双胞胎成功奥秘全解析 现在,不少企业想学双胞胎,可惜,画虎画皮难画骨。是双胞胎不能学吗?不是的.是双胞胎不能模仿吗?也不是的.那么,原因何在??? 有人说:双胞胎的成功绝对是体系运作的成功,得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不会再有第二个企业采用双胞胎的模式可以超越双胞胎的成功。真的如此吗?非也!!!! 江西双胞胎集团是一家集饲料研究、生产、销售及技术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成立于1988年,1998年改制成股份制公司。2002年以1480万元收购“赣州大康实业有限公司”后成立江西金苹果集团, 2003年8月,“双胞胎乳猪料”问世。双胞胎刚刚在猪饲料市场上露脸,便是一副咄咄迫人姿态。它狂轰乱炸的广告和大规模的人海战,形成排山倒海的攻势,使“双胞胎乳猪料”迅速走红江西、广西、广东、湖南、安徽、云南等地方,让许多对手纷纷落马。2004年底,为了突出双胞胎的品牌形象, 双胞胎将江西金苹果集团更名为江西双胞胎集团。2004年后,“乳双胞胎”还出现“井喷”现象,销量以1000——2000吨/月的高幅度递增。2004年底,即推出17个月后,“双胞胎乳猪料”累计销售14万吨, 浓缩料6万吨,完成饲料销售30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2005年6月,“双胞胎乳猪料”的月销量达2万吨,创造了中国饲料史上的奇迹。2007年,双胞胎集团猪料月销量高达6万吨,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乳猪料第一品牌”。 2009年双胞胎集团销售额达到76亿,2010年约115亿,年销量352万吨。目前,“双胞胎” 拥有广西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江西双胞胎实业有限公司(江西上高)、江西双胞胎牧业有限公司(江西万年)、江西金苹果实业有限公司(江西吉安)、湖南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成都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广东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江西金苹果饲料有限公司、广东韶关金苹果饲料有限公司等20多家分(子)公司。 双胞胎现有员工6500多名,其中科技人员200多名。2005年集团被中国饲料工业协会评为“全国三十强饲料企业”, 有人说: “双胞胎 成功源于简单”.而“简单”应该好模仿才是。可是众多企业就是模仿不来。 有人说: “双胞胎 成功源于厚积薄发,赢在起跑线上”(2001年,双胞胎开始寻找乳猪料的新技术和推广方法,并与华南农业大学长期合作。双胞胎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做了1000多次试验后,才让“双胞胎乳猪料”上市)。那有的企业建立都十几二十年了,还不是蜗居一偶。 有人说“双胞胎 成功源于出新”:其实,双胞胎也就是外观有那么点推陈出新。一直以来,420(6)、420(33)、420(2+4),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而已,说什么“永远没有句号,只有逗号”;说什么“ 在产品开发上,形成“四个一代”,即:销售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若真如此,哪能6变33,又变2+4. 有人说: “双胞胎 成功源于乱世出英雄”,遇上百年难得一次仔猪价格高的好机会( 1997年猪苗价格蹿升到历史新高7元/斤;1998年猪苗价格狂跌至1.8元/斤;2002后市场逐步走出低迷,猪苗价格回升到4元/斤左右;但2003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再次把猪价推入低谷,下半年后,“非典”阴影消除,猪价一路高歌猛进;2004年9月份猪苗价格达10元/斤,超过97年的价格。随着猪价狂升,养猪业也得空前繁荣起来,养猪户全力扩大规模,原来在一旁观望养殖业的人也纷纷加入养殖行列。
饲料业经历了90年代的蓬勃发展后,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各企业的伎俩早就在2001年前用光了。所以,在养猪业高潮前,各企业已经斗得疲倦不堪了。
经销商在赊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仍不能自拔,又因饲料企业的同质化过于严重,出于竞争需要不得不牺牲部分利润。因此,他们企盼有一个与众不同的企业带领自己走出困境。 市场在不断升温,而竞争对手早已失去斗志,无法嗅出或无力应对这种市场机会。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就在这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双胞胎横空出世!) 然而,五六年间,就没有一个企业抓住一次机会? 有人说: “双胞胎 成功源于抓弱智”。(国内养猪的,多是散养户,因品种、环境、营养、管理等跟不上,仔猪拉稀问题十分严重,已成为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而国内众多饲料企业因技术或设备原因没有能够很好拉稀问题,双胞胎采用把玉米、豆粕分开完全膨化,再混与鱼粉、乳清粉和添加剂,生产出熟化度很高的膨化颗粒料,就能很好解决仔猪拉稀问题。而散养户因文化素质低,往往用猪的外观来判断饲料的质量及猪的健康程度,因此,他们认为“皮红毛亮”是猪生长良好的直观表现。只要你的饲料能使猪“皮红毛亮”,那必定的好饲料,反之亦然。双胞胎正是抓紧这上点,猛在“皮毛”上下功夫。可是,高铜的黑粪便,怎么就没出现第二个双胞胎? 有人说: “双胞胎 成功源于薄利多销,微利经营”,这实在是宣传。(在双胞胎没有出来前,供给散养户的乳猪料零售价多在120—130元间,极少有超过140元的。但双胞胎却出奇地把零售价定在150元,而且这种价格不是由于高成本造成的,因为其出厂家价仅为116元) 有人说: “双胞胎 成功源于只卖价值,不卖价格”。这倒是实话,只不过是只卖“价值”。 有人说: “双胞胎 成功源于不为短期利益牺牲未来,(有谁愿意为短期利益牺牲未来,有毛病啊) 有人说: “双胞胎 成功源于产品定位\价格定位的准确”,其实任何企业成功都离不开产品定位\价格定位的准确。(跟没说一样) 有人说: “双胞胎 成功源于整合营销到位,难道说这“整合营销到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吗?不是的。 有人说:没有哪个饲料企业像双胞胎一样,敢拿几百万地豪赌广告。可但是,秦池不是销声匿迹了。 …… 其实,那些都是表面文章。双胞胎的成功有其更深层次的东西。就好比人家“双胞胎”,你就“龙凤胎”、“三胞胎”(注册了)地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找饭吃。那当然只有吃屎的份。 事实上,双胞胎的成功,在于“有的说” 纵观大大小小的饲料产品,大都几句就没了说辞。 而据说双胞胎集团的推销员很“时髦”,在向养猪户推销时,从包里掏出的不是猪饲料,而是笔记本电脑。 养猪户们觉得很新奇,都笑嘻嘻地来围观。电脑打开后,屏幕上出现的是双胞胎牌猪饲料的PPT。据说,这个PPT是特意请“高人”制作,专门给销售员当“开路法宝”来用的。 放完PPT,销售员开始问养户:小猪会不会拉稀?成活率有多少?一包猪料能长几斤肉?从小猪出生到养成,需要花多少钱买饲料?听完养猪户介绍,销售员们开始算账,如果使用双胞胎的猪饲料,不仅省钱,小猪长肉也快。 这些销售员背着电脑,来到猪圈旁,费尽口舌,目的仅仅是为了说服一个养猪户买饲料而已。他们认为,只要能拿下一个养户,整个村、甚至整个乡的市场都能拿下。这就是被双胞胎集团津津乐道的“按图钉式”营销策略。靠着这样的营销策略,双胞胎集团近年来步步为营,在猪料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双胞胎的成功,在于“有魄力” 2000年,双胞胎只有600万利润的时候,2001年却投入了400万进行技术开发(那400万元是公司的全部家当),这说明双胞胎对技术开发的重视和魄力,2008年,隆重表彰了在产品研发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王勇飞副总裁,颁发了奖金一百万元。2010年,投巨资(据说最少二百万)拿到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这么大的魄力,无非还是为了“有的说”, 那么,试问有哪一家企业肯花百万引进技术?——没有;试问有哪一家饲料企业不是希望招个技术经理就想出盘大菜(超过双胞胎)?——做梦。因为您没花钱铺垫,不要说没超过双胞胎,就算超过,他有人信吗? 双胞胎的成功,在于“有方案” 安全的养殖方案,实际就是“安全的赚钱方案”。 420(6)、420(33)、420(2+4),虽然是换汤不换药,但它毕竟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养殖方案(谈不上安全),这在没有人提供安全的养殖方案的中国来说,当然吃得开。 那么,试问,有哪个企业能够提供“安全的养殖方案” 双胞胎的成功,在于“有数据” 4公斤双胞胎人工乳,从7日龄开始诱食到42日龄喂完时,猪体重平均达20斤;接着再喂20公斤双胞胎猪场专用乳猪料,到63日龄喂完时,猪体重平均达到46斤以上;再喂2包40公斤双胞胎小猪料和4包40公斤(加强型)双胞胎大猪料,到180日龄喂完时,猪体重达到240斤。自繁自养和抓小猪的都非常适合用420(2+4)模式; 双胞胎人工乳145元/20kg,双胞胎猪场乳猪料155元/40kg,双胞胎小猪料118元/40kg,双胞胎加强型大猪料118元/40kg,断奶体重为13斤。 问题一:420模式的饲料成本是多少?价肉比是多少? 答:420模式的饲料成本为:4公斤人工乳29元,20公斤乳猪料77.5元,合计106.5元,猪净增重46-13=33斤, 106.5/33=3.23元;该阶段长一斤仔猪的饲料成本约为3.3元。 问题二:420(2+4)模式的饲料成本是多少?价肉比是多少? 答:420(2+4)模式的饲料成本为106.5+118×6=814.5元,猪净增重240-13=227斤,814.5/227=3.59元,全程长一斤猪的饲料成本约为3.6元。 试问,有哪一家企业敢承诺到如此精确。没有。(骗人不脸红——不吃药、不打针……) 双胞胎的成功,在于“有招术” 双胞胎从上市开始就屡出奇招 产品一上市,问题随之而来,双胞胎乳猪料很快就被假冒者仿制。饲料行业里,跟风是常事。邓书甄说:“迫于无奈,我们开始对饲料模具进行改造。改造后,两颗料并排压制出来,外形犹如一对双胞胎。” 当时农村实行计划生育,哪家生了双胞胎是相当喜庆的事,因此,公司就把这种外形独特的乳猪料命名为“双胞胎”,不仅如此,公司也正式更名为“双胞胎集团”。吉祥喜庆的名字,新颖的外观,让老百姓一下子就记住了双胞胎。 为了防止对手复制,该集团迅速对产品外观、名字都申请了专利。而且还把“三胞胎”、“四胞胎”、“梅花型”等所有非圆形的饲料外观都申请了专利保护,给对手设置了“复制”的法律壁垒。双胞胎也成了饲料行业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2003年,全国饲料市场渠道和价格都相当混乱。一般饲料公司的做法是,设立一个市级总经销商,下面还有县级、乡镇经销商。渠道一多,经销商之间就相互串货,再加上假冒产品多,利润越来越薄,有些经销商卖一包饲料只赚4毛钱。 双胞胎再次特立独行,直接发展乡镇渠道商,由乡镇直接卖给养殖户。省去了诸多中间环节,双胞胎把更多利润让给了经销商和养户。如此一来,经销商就有热情来推广双胞胎的产品。 双胞胎另一奇招是统一定价。无论经销商大小,均一视同仁,不仅进货价格一致,连零售价都统一定好。不仅如此,双胞胎还强硬规定,所有经销商进货,必须现款现货。 “2003年之前我们也做赊账,财务部每月都有几天通宵打对账单,欲哭无泪。而且每次对账单出来,数目总是不对,销售人员变成对账员了。”邓书甄解释说,因为饲料是农产品,价格自然会上涨和下跌。一涨价,经销商就认为有问题,意见很大。再者,就是返利原则,总经理、销售经理、片区经理,再到营销人员,分别有不同的折扣体系,最后对账时相当混乱。 为解决问题,双胞胎规定,统一定价,所有经销商一律现款,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赊账和谈价格。自此,营销人员从杂乱无章的对账中解脱出来,专心做营销服务。 对经销商而言,既要现款,又必须按照双胞胎的定价来销售,怎会保证利润?双胞胎的做法是,如果专门销售双胞胎饲料,会给经销商发专销奖,达到一定销量,还会进行返。 试问,抛开经销商,销售人员全部终端化,有几个人认同它?试问,二十种作用的乳猪料。有谁深入求证了?
双胞胎的成功,在于“超模仿”双胞胎的营销模式大都不是双胞胎首创,其它很多公司早就用过,现在升华的厂家也不少,比如有人就说: 双胞胎掌控经销商招数之客户年终奖次年3月以后兑现,最早见于扬翔;双胞胎的称猪实证和会议营销,最早见于骆驼饲料的科技示范和科技讲座以及招商会……然而,有哪一家公司能像双胞胎,不仅仅是模仿,而是发挥得淋漓尽致.而饲料销售方法近百种,哪是一个简单模仿,就能成为双胞胎第二!所以, “学或仿”双胞胎,着眼点就错了。功夫更在戏外。双胞胎的成功,在于“解决关键问题”一个产品、一种服务,好不好,就看一个产品、一种服务能为消费者解决多大问题。谁解决得最好,谁才有可能被认同。作为乳猪料,重中之重就是拉稀问题,双胞胎,文章就做在这上面(并不是最好)。试问,除去拉稀,有哪个企业研究过比拉稀还重要的问题。双胞胎的成功,在于“洞察力”十年前若不是洞察到了中国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长远的趋势。双胞胎如何能做出准确的战略决策——全力以赴做猪料,而事到如今猪饲料业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发展方向是什么?(有人肯悬赏百万吗?)双胞胎的成功,在于“懂经营”事实上,营销应该分为两个部分:主要的是“营”,其次才是“销”。而“营”是“经营”,
“销”是“销售”。(太简单是吗?)而经营是要企业来做的,企业不“营”,销售人员若真的能“把黄土卖成黄金”,还卖饲料干嘛?而双胞胎的销售人员通常都是初中文化,并不是特别优秀的人才。但是双胞胎的销售人员人均饲料销量能达到200吨以上,(这个水平在国内应该是领先的)人均年创利将近10万元。而这关键,还不是企业经营得体,销售人员不过有的是:认真的执行力。双胞胎的成功,关键在于“产品 ”营销四要素,产品是关键。要学双胞胎,首先必须要足以证明产品超越了“双胞胎”。试问,就现有的乳猪料来说,有哪一个敢说超越了“双胞胎”?没有!(当然有人大言不惭,可谁信呐?)除非“有二十种作用的乳猪料”问世。双胞胎的成功,关键的关键在于“鲍洪星”都说学双胞胎”,没有一个企业提出和认识到:学“双胞胎”,要学鲍洪星。事实上,双胞胎的成功,关键的关键在于“鲍洪星”,没有鲍洪星,就没有双胞胎。(倾家荡产研究三年、百万巨奖、两百万申奖)试问,有哪一个饲料企业,肯让配方师当副总裁。更别说百万巨奖,发点干股都闹心。双胞胎,你学得来吗?下一篇文章:《双胞胎还能走多远?》
(未完待续)(还有五点,在100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