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ager 于 2011-4-28 15:12 编辑
第一代猪舍

第一代猪舍:河南牧原一分场,位于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始建于1992年,采用双曲砖拱结构,实心地坪 养猪,双列圈,火炕加热,自然通风,人工饲喂。

优点:在当时造价最低,是一般同类猪舍造价的三分之一;

缺点:通风不好,实心地坪卫生差,夏季降温效果差。
第一代猪舍——马山一场
第二代猪舍
第二代猪舍:水田种猪场。始建于1998年,房顶采用大跨度砖拱结构,地面采用第一代全漏缝网床 养猪,热风炉加热,双列猪圈,小单元饲养,机械通风,喷雾降温,人工饲喂。
优点:机械通风效果很好,呼吸道病少,小单元饲养,全进全出,全漏缝高架网床,猪舍内卫生好,节约水,劳动强度小,夏季降温效果好。
缺点:大跨度砖拱结构,施工难度大,周期长,造价高。
第二代猪舍——水田种猪场
第二代猪舍——怀孕舍
第二代猪舍——哺乳舍
第二代猪舍——保育舍
第二代猪舍——育肥舍 第三代猪舍
第三代猪舍:水田种猪场小试验圈。始建于2001年,房顶采用泡沫拱顶结构,带猪厕所,实心地坪,热风炉加热,自然通风,全自动饲喂。
优点:带有猪厕所,猪夏季定点排粪;小单元养猪,能做到全进全出,全自动饲喂,节省人力。
缺点:猪不能在冬春秋季做到定点排粪,且猪不断搅动猪厕所内粪水,舍内氨气大,卫生差。
第三代猪舍——育肥舍
第三代猪舍——育肥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