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生产线是一种明朗的设备流水线,从原料投入到成品产出是严格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成的。那么生产管理就是与一般加工企业贯通的模式,从细节管理的角度看,是一种典型的“点、面”相结合的管理,于是乎生产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几个“点”。 第一“点”生产计划。日常的生产任务大致依照生产计划进行,除临时性计划外不会有太大的改动,所以生产计划就很重要。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技术要求;销售计划及实际进程;销售品种和数量变化趋势;库存成品的品种及数量;冷销产品补充;原辅材料的库存情况,而生产计划是否合理又直接影响到生产能耗、生产效率的高低。生产计划安排要定期进行合理性分析,主要是针对延期销售或者非及时销售品种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其对于能耗、工时效率、产品质量等各种相关元素的影响。 第二“点”开班前会。生产开始前必备工作就是开班前会,也可说是“开战”时的一个动员会,同时也是一个总结会。即对上一个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对做得好的人和事给予表扬,对本班工作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这对“安全、高效、低耗”地完成当日生产计划有着很大地益处。人是最具潜力的劳动因素,管好了人、理顺了事,一切工作就会都在“掌控”之中。 第三“点”多走多看。即现场巡视。一看投料,看包是否抖干净,看是否有霉变原料上机;二看配制,看配料精度如何,看配方执行怎样,看制粒温度、冷却效果如何,看小料添加是否到位等等;三看装包,看感官质量,看装包重量。这些都关乎着原料损耗的高低、产品质量的稳定,同时也是为下一个班前会收集“素材”,因为只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嘛。生产管理人员应该“沉下”去,去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改进。其实饲料加工的管理就是一项如此简单、如此枯燥、如此重复的工作。 第四“点”跟踪分析。在多走多看的基础上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认真地填好一些相关的表格(如原料损耗表、能耗表等),进行班与班比较、月和月对比,从中总能发现一些问题,这样便于分析原因,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做好了相应的“点”,许多的“面”就能基本到位。当今的管理理念可谓是“百花齐放”,管理模式也是“百家争鸣”。其实我们不是要刻意地去“模仿”谁,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做细每一件事。当然,生产管理也不是如此的“几点”就能简单囊括的,以上仅为个人浅显之见,望各位同仁多多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