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39|回复: 10

[版主发言] 发酵制品-饲料生产-养殖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1 09: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饲料与养殖角度来看,这十几年“发酵”的东西出现的频率在增高。前几天看了一个材料,说欧盟30%的猪是吃发酵稀料育肥出来的。由于有从众借力心里,当某个企业或团队在某方面经过努力取得效果,特别是经济上成功时,往往一拥而上。我们在2007年做发酵豆粕也是看人家成功了,才去凑的热闹。最初直接的代价是前三批15吨,80%不合格,扔掉了。由于对新东西的鉴赏肯定不会很完善,于是鱼龙混珠在所难免。饲料与养殖是应用技术范畴,优秀技术者应在稳妥基础上敢于探索新路,具有半步领先觉悟。可以肯定地讲:要想在接下来的10年成为一名优秀的饲料养殖技术者,要拿出一些时间研究一下“发酵”这东西。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3-21 09: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景不错的产业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09: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发酵制品的争论肯定会继续下去,由于发酵及其产物的复杂性,达成共识需要时日,甚至是不可能的。


补充内容:
以下的两篇文稿,一是2007年底写的,一是近期的一个闲聊记录,原来发在帖子里参与讨论的,我把它提出来,再占用点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09: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Parker(1974)提出的益生素最初含义是指微生物活体,失活体和其发酵产物。目前国内外市场益生素产品主流是益生活菌(活菌剂),通常采用液态发酵,在微生物数量达到高峰时停止发酵,低温干燥出品。其中的芽孢菌则需要最终形成芽孢,以期耐受饲料加工过程的热处理。根据笔者公司和了解到的同行企业生产工艺,姑且可将发酵豆粕视为一种代谢产物型益生饲料,其生产目的应是代谢产物,而不是活菌。
发酵豆粕可采用纯液态生产方式,如乐能肽,特点是发酵彻底,代谢产物稳定,但成本偏高。绝大多数公司采用液态制种结合固体发酵方式以求降低发酵豆粕成本,发酵程度和产品稳定主要取决于菌种、固液比、工艺流程、设备和过程控制。实践证明只要在菌种扩大各阶段通过镜检跟踪菌体生长情况,根据菌体数量确定接种量,发酵过程中处理好温度、湿度、通风、翻动频度等要素相互关系,固体发酵也可生产出品质稳定的产品。
随着研究与生产应用的进步,我们对发酵豆粕营养价值的认识愈来愈清晰。通过调整豆粕发酵工艺能使芽孢菌、酵母菌、曲霉和乳酸菌等微生物产生大量多肽、小肽、寡糖、维生素、氨基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连同酵母自溶细胞成分以及变性培养基,消化率达到90%以上(杨琳2007),可作为营养成分被动物高效吸收利用;也能为动物消化道有益微生物提供营养,促其生长,竞争性抑制有害病原菌;同时还会对免疫机能起到调节作用。通过微生物处理可以清除非热敏性的大豆抗原,主要是大豆球蛋白和α大豆聚球蛋白。此外,发酵过程产生的细菌素、抗菌肽、有机酸等均对疾病具有控制作用;醇、酯等芳香物质和功能性氨基酸(例如γ―氨基丁酸)对嗅觉或味觉具有刺激作用,可提高采食量。以上各项作用体现在养殖生产中,就如某养殖厂发现并总结的那样:使用第一天发现小猪爱吃,使用一周猪舍内的嗅味减轻,一期下来小猪健康好养多了。因此在2007年即使鱼粉价格走低,使用过该类产品的绝大多数企业没有动摇。发酵豆粕不再仅仅是鱼粉替代品而是做为一种具有复合功效的代谢产物型益生饲料正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认知和接受。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发酵过程中添加有酵母,应使其“破壁”,成为酵母培养物为好,以充分利用细胞壁中的葡聚糖、甘露糖以及其它活性成分。正如广东省农科院最新结果所示,酵母培养物及超微粉碎破壁酵母的饲养效果优于未处理的干酵母(林映才2007讲座)。如何破壁成本最低,且保证营养素损失最小,已有这样的专利技术(潘军等2006)。芽孢菌在未形成芽孢之前称繁殖体或营养体,以豆粕为培养基进行固体发酵时,由于营养丰富,除非采取独特措施,在36-56小时发酵期内少有芽孢形成,营养体在利用热源进行干燥时会失去活性。至于乳酸菌其耐热性更低,因此目前市场上的发酵豆粕不同于活菌剂,故称其为代谢产物型益生饲料。
肽类物质的营养作用在研究和应用领域均得到确切证实,许多发酵产品以活性肽类做为主要买点。生产大豆肽的方法目前主要有酶解法和微生物发酵法,但微生物发酵法具有更多的优点。通过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和发酵条件可生产分子量不同的肽。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氨基酸被微生物再次吸收利用,对微生物的代谢不会产生反馈抑制。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氨基酸和小肽被移接和重排,某些肽基团和疏水性氨基酸末端被修饰和重组,改变了大豆蛋白质固有的氨基酸序列,清除了抗营养因子并赋予大豆肽一些生物活性功能,能克服酶解法生产的大豆多肽生物活性低、苦味大等缺点。各类微生物通过蛋白酶的作用均可将大分子蛋白降解转化为小肽,肽转化率因菌种和工艺而异。就菌种而言,芽孢菌应为首选。
感官评定可初步分析产品特点,酱香型的为芽孢菌或以芽孢菌为主的产品。面包香型的为酵母菌或以酵母菌为主的产品。酸香型的说明发酵中有大量乳酸菌发挥了作用。发酵豆粕的核心是降解大豆蛋白,发酵程度或降解程度同代谢产物生成量以及抗原失活直接相关,对其应予以评价。适合于一般饲料厂或养殖场的分析方法首推测定水解度(余勃 陆兆新, 2005)或肽转化率(博善生物2007)。博善生物肽转化率测定方法由大豆肽粉标准(QB/T 2653-2004)完善而来。原理是用三氯醋酸溶液将大分子蛋白质和肽链较长的多肽进行沉淀,将其中的短链小肽用酸溶解出来,用凯氏定氮法定氮推算。只要配置一台每分钟4500 转离心机,结合使用定氮设备既可测定。测得的小肽分子量在2000道尔顿以下。
一些饲料或养殖企业已经体会到了发酵豆粕在生产乳猪教槽料和保育料上的独得作用。此外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小猪阶段使用发酵豆粕可以提高日增重5%,生长发育全期使用的养殖户也有取得比对照组出栏体重高出5-7千克的结果;添加母猪日粮中可改善母猪产后食欲;添加公猪日粮中有助于配种后体能恢复。富含肽类的发酵豆粕可以鳌合微量元素,保护维生素效价,减少维生素用量;可以减少或替代血源蛋白、乳蛋白、鱼粉等动物蛋白,因此在成本控制上也有优势。
鉴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内饲料生产与养殖过程需要使用抗生素与药物,适当降低抗生素与药物量辅以发酵豆粕为代表的代谢产物型益生饲料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单一使用抗生素与药物的效果,这必将有利于饲料与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21 0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11年2月16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著名微生物专家王书锦老师、胡江春博士、研究员等一行四人来我公司进行中试。2月18日深圳安佑康牧科技有限公司邵海涛总经理等二人前来我厂考察。我公司潘军博士、薛工(原中科院)、王工与以上来宾一起进行了交流。
议题一:使用米曲霉和使用芽孢菌等复合菌生产发酵豆粕,哪个更好?
潘博士首先说明自己的观点,认为米曲霉生产发酵豆粕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但味道不好,适口性稍差。安佑邵总也有同感。经讨论使用芽孢菌或使用芽孢等复合菌生产发酵豆粕是最佳方案,产品不仅适口性好,而且其代谢产物和残留的活菌具有更多的功能性,对动物健康非常有利。
王书锦老师介绍说,一般来讲米曲霉主要分解碳水化合物,合适的原料主要是高粱、玉米等,分解蛋白能力不强。芽孢类细菌可产生较多的蛋白酶,用来分解蛋白质,生物活性物质也多,更适合用来做发酵豆粕。
议题二:使用何种芽孢菌?
薛工就海洋地衣芽胞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功能开发应用研究做了概括说明。海洋地衣芽孢杆菌是从深海取样,经分离、筛选得到的。该菌株具有产生抗菌肽和活性肽等功能性物质,对预防动植物疾病有很强的作用。
王老师就海洋地衣芽孢杆菌的抑菌和健康机理做了说明,他认为陆地微生物被研究开发了较长时间,具有突破性发现的概率在下降。海洋地衣芽孢杆菌较陆地菌活性以及对抗逆性更强。海洋地衣芽胞杆菌可产生高活性抗菌肽,不仅如此,他还有免疫提升、促进生长作用,具有这三个功能的肽可叫做“活性肽”。
议题三:关于外来有益菌的定植与益生机制问题
安佑邵总提出外来有益菌在动物肠道中能否定植问题,对此潘博士谈了他的观点。潘博士认为,肠道菌主要有三种存在方式,消化道壁付着、固体饲料粘附、消化液悬浮。在动物肠道菌群稳定情况下,动物肠道所能定植有益菌部位已经饱和,外来菌是很难再定植的,只能是过客,定植菌必须具有较强粘着性。王老师补充说,但肠道菌群失衡,例如在一些病原菌侵入后,它产生毒素,抑制有益菌,会打破平衡,就下痢。潘博士接着说,这时的益生菌也许不再是过客,可能变成“替补”,它可帮助占领定植部位,抑制有害菌。
王老师对芽孢菌作用做了进一步的论述,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的作用机制是:1)抗菌肽直接抑菌,这点可以直观观察到;2)活性肽可以增强体内SOD酶活性,清除自由基,给动物免疫力提高作出贡献。

此次闲聊搞成了小研讨会,笔者感到收获不少,整理一二,仅供同行参考。
(博善生物发酵工艺研究员 王瑞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1 11: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上善水 的帖子

  很荣幸,   看来我一定是你所说的“优秀的养殖技术者”了(有点不谦虚),关于液体发酵饲料   酶解饲料  芽孢杆菌  乳酸菌      复合氨基酸以及以此为基础的螯合微量元素等, 这类技术在10年前我已经很成熟了,而且到了小规模应用阶段,但遗憾的是未能大规模应用。主要原因是领导不舍得投资,所以感到很郁闷,跳槽了。我希望在咱们养猪业里,有一个条件适宜的场子来做这个,但是还是很失望,去过的场子都没有这个意识,我想,中国养猪业要想走上这条道路,还很漫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1 16: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uxingli 于 2011-3-21 16:55 编辑

潘博,我做的发酵浓缩料已经OK了。还有部分发酵预混料没有做完,因为北京气温突降发酵慢了。马上就拿到猪场做饲养试验了,经过三次试验如果效果稳定,就会做区域中试。样品我看了很香,但没带相机。下回发图片和试验结果。我觉得在中国做发酵全价料不现实,但做发酵浓缩料还是有空间的。在七八月份一定会上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1 21:4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发酵全价料喂蛋鸡4个多月了,效果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1 2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前几年开始,也在进行不断的尝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23: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看了一个材料,说欧盟30%的猪是吃发酵稀料育肥出来的。

会不会,是因为禁用或限用抗生素,被迫用“发酵”这种技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8 10: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