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赫娜兰.孤城 于 2011-3-7 08:56 编辑
大和尚谈声律
昨天,大明湖畔,南岸。 和能道和尚聊天----纯属聊天,不谈佛,不谈道,谈声律,谈节奏,谈骈文,谈散文。 谈到词。
我说,我是婉约派词人,我学李清照的。他说,你背背看。 于是,我背一首小令,他背一首小令,应和! 孤城本是在俗之人,说话就不免随便,我说,师傅的词,填的可是有点缺憾,缺憾在哪儿?不透,不深,又太重复,表达不明确。 师傅说,词,是用来唱的! 我说,哦?问道,后来,不是不能唱了吗? 师傅说,词,从来都是用来唱的,自古都是!
登时心下明白:我的词,是用来读的,是属于一种唱不出来的“准诗歌”,没法借助唱腔助长情绪,所以,我要表达深刻,而师傅的词,可以借助唱腔来表达故意不表达清楚的情怀---非要在语言上表达,就抢了唱腔的“戏”了。
师傅问,你懂声律吗? 问题是声律是“律句”那么简单吗?是平仄分节,临节必换那么简单吗?我哪里敢回答自己“懂”声律! 师傅说,不仅仅是词,是诗,就是文章,也是能唱,能咏的! 我说,骈文我知道,散文也能咏吗? 能,我咏给你听!
于是,随手拿来一篇古文,能道师傅开口,唱咏而出----一波三折,最后一字,竟转折一十二次之多! “文章一定要压得住----中间换气,要有停顿,压得住,最后一句,要能沉稳全篇,也要压得住,写文章,怎能不注意节奏和声律呢?现在的文章读不出口,就是因为没有用声律!”
这才是古人文章,这才是古人读书! 呵呵! 这个能道和尚出家前,曾是北大的本科,人大的硕士,红学界有一席之地的文人,诸如小学,声律,自然不在话下。
孤城心中轻轻一凛----如此说来,孤城以前所写一切,都只不过是一堆读不出口的粗俗的废纸啊!以后写文,敢不注意节奏?! “历史你别顺着读了,跳着读一下,”能道师傅说,“你直接读一读《明史》吧!” “好!”我答。
双方施礼,孤城离开大明湖,东去。
201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