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里的脸色,也是我们所说的表情的一种。
每人都有一张脸,人与人的脸由于五官的排列或所占的位置比例不一样,再加上脸上的五官可以任由人的心、脑所牵制,所以起变化出来的脸色也就不一样。
有的脸色你是可以不看的,比如售货员的脸色,如今的商品琳琅满目,商店比比皆是,你没给好脸色我可以不买你的东西而离得远远的。可是,有的脸色你却不得不看。比如你的上司的脸,你几乎每天都在他的公司干活,你是非看不可的。再就是关起门来的一家人,你每天吃喝拉撒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这其中只要有一张脸摆起了面孔,那其他人员的心情就不会好到哪儿去。难怪有些孩子把父母的脸看做晴雨表,是欢喜还是悲哀,是高兴还是懊恼全由他们的脸色儿决定。而一家人之中,无论哪一位成员发“神经”,为一丁点儿小事摆起一副面孔,那这家的餐桌上即使有山珍海味也会什么味都吃不出来。
“好语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句三伏寒”,每个人都在寻找最好的说话技巧,却不知和颜悦色的脸部表情最温暖人心。《论语》记载了一段关于孝的对话。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什么意思呢?子夏问:“怎样做才是孝道?”孔子说:“最难的是在子女的脸色上。如果遇有事,就由年轻人去操劳,而对于老年人,就只关心他们有没有吃饱吃好,难道说这就是孝了吗?”孔子的话不愧为经典,仔细想想,孝道的最难之处不就是每天都能对自己的父母和颜悦色吗?
我们要给人以好脸色,自然也要学会看人家的脸色。父母看孩子脸色,孩子看父母脸色,上学看老师的脸色,就医看医生的脸色,工作看上司脸色,人生在世,就必须看别人的脸色。相应的脸色是一个人喜、怒、哀、乐的写照,脸也是一个人的“面子”所在,考虑到了别人的面子,就会顾及他人的感受,适时给人台阶下。
“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不是圆滑世故,而是一种敢于正视现实的表态,是一种冷静睿智的表现,提醒一个人不要冲动、冒失。
走家串门,你是否受欢迎,对方给你的脸色就是对你的答复:喜欢还是讨厌,欢迎还是拒绝。不看脸色,肯定吃亏。出门办事,特别是普通老百姓,如果没个熟人照应,“门难进,脸难看”是必定的。
曾有一位为自己工作调动而看尽各种脸色的朋友说,如果下刀山下火海能办成事而可以免去看那一张张冷漠无情的脸,他宁愿去尝试一下。
由此看来,人的脸色可不能随心所欲的变,即使自己难以控制,也要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因为,你的脸除了蒙在被子里外,其他时间基本上是与别人相对的,是让别人看得到的。也就是说,你的脸色往往会影响到别人的心情,有时甚至会传染给别人,会剥夺别人的欢悦和快乐,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不悦,只有弊而无一利。
生活赋予了我们很多的快乐和幸福,即使经常有某些不尽如人意的事让你心烦,你也应该尽量不把难看的脸色展示给别人。多一些豁达和宽容,多一些开心悦怀的笑,自己高兴别人也快乐,于己于人都有利。
秀色可餐,脸色可读,但愿能在你的脸上读出甜蜜和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