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也是鱼,所以它和普通鱼类一样属于卵生,雌雄亲鱼排卵、排精是在水中同步进行的。在繁殖的季节,也就是4~9月份的时候,成熟的泥鳅,会将自己的卵产在水草上面进行孵化。因为泥鳅的卵属于微粘性的沉性卵。这种卵的特性就是卵膜微微有一些粘性,遇水会粘附在水草、木桩或岩石等附着物上,所以在自然环境下泥鳅会选择水草当产卵巢来孵化自己的宝宝。
泥鳅受精卵实际的直径只有0.8毫米左右,几乎完全透明,在22℃~26℃的水温中,只需要30多个小时,它们就会变成小泥鳅苗,但是它们要在3天以后才能游动,这就是泥鳅自然孵化的特性。但是由于卵粒的粘附性不大,附着力不强,一有风吹草动,卵粒很容易从附着物上脱掉落到水底。这样使卵不容易孵化;而且受到天气、水温、天敌等外在因素的干扰,所以在自然环境中泥鳅的孵化率非常低,只有20%~30%。 而人工繁育的孵化率可以达到80%~90%。
本文来源:科技苑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