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66|回复: 43

[养猪] 女硕士辞职回乡当“猪倌” 带乡邻走上致富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5: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硕士1.jpg

  女硕士辞职回乡当猪倌

   硕士2.jpg

  朱艳霞正拿着饲料给猪喂食

   硕士3.jpg

  朱艳霞上网查找养猪相关知识。人民图片

  1月12日,河南省新野县新甸铺镇石桥村的一个猪舍内,朱艳霞和丈夫何松伟正在工作。
  朱艳霞是毕业于浙江大学植物营养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丈夫何松伟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学的是动物科学专业。尽管毕业后两口子在浙江的工作收入不菲,可朱艳霞觉得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发挥不了他们的特长。2008年初,朱艳霞和何松伟带着积攒的20多万元,回到河南新野农村,当起了“猪倌”。
  回到农村的朱艳霞如鱼得水。她反复多次试验成功的“发酵床零排放生态养猪技术”,能将粪便在猪圈内经过微生物分解产生热能,不仅不用每天挑猪粪,而且还解决了冬季的取暖问题。
   硕士4.jpg

  朱艳霞、何松伟在养猪场内为发酵床试验做准备。

   硕士5.jpg

  朱艳霞、何松伟一直住在猪圈里,随时随地观察猪的生活习性。

  两年来,朱艳霞和丈夫埋头苦干,锐意创新,采用生态养猪技术获得成功,不仅零排放、无污染,而且饲养的猪可快速育肥,达到“供港标准”。夫妻俩鼓捣着电脑、培育着微生物养猪,饲养的猪长得快,猪舍还没有异味,乡邻们纷纷登门取经。一位老饲养员参观了他们的猪舍后连连称奇:“养了一辈子猪,没见过这么个养法!”如今,已有10多户农民到朱艳霞家学习养猪技术,办起了养猪场。
  据了解,传统的养殖方法一个人最多可养百余头猪。而朱艳霞他们每个人最多能养500多头猪。同时,还大大缩短了猪的出栏时间。(来源:人民日报)
更多养猪资讯、行情、精华资料请登录中国畜牧人网站养猪频道:

http://www.xumuren.com/pi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1-13 16: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女精神可嘉,养猪是件很辛苦的事,可不像文章写的这样轻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8:0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人民日报——这是舆论导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8: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零排放,如果不建大棚猪圈的话早晚淘汰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8: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可嘉,也祝福这位河南老乡取得成功,可是养猪不是那么轻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0: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
今有朱艳霞,致富为人民。
养猪未必是儿郎,中原英才响当当。

点评

好文采啊,赞!  发表于 2011-1-13 21:2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0: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女精神可嘉,养猪是件很辛苦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0: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棉瓦搭建的猪舍夏天咋过?
是人民日报的报道,当热要学习。
发酵床养猪何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猪业的利润还是不错的,至于发酵床华北还没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21:47: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养殖密度如何 密度大发酵床也没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3-31 23: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