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28|回复: 3

[饲养管理] 2010 牛场问题回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1: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牛郎阿飞 于 2011-1-13 17:12 编辑

    笔者在为牧场做服务期间,活动于华北和华中地区,深深得感觉到牧场管理是一件很精细的工作,牧场规模越大要求越高,牧场管理就怕外行管理、怕不负责人的人管理、怕不求进取的人管理。2010年通过不断的努力,一些牧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些牧场还处在调整阶段,现举4个典型的牧场为例,将饲养管理的优缺得失、经验教训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取长补短、引以为戒:
    A场:用的是立式TMR日粮车,干草由饲养员用拉车拉到牛棚里(没有宽的传送带,未能把粉碎后的干草传送到日粮车里),挤奶前半小时饲喂干草,挤奶期间上TMR日粮(即精料+青贮),挤奶后牛开始采食日粮。问题在于一开始喂干草时,通过观察每圈都有20%左右的牛不去采食,挤奶后才采食TMR日粮(即精料+青贮),这样采食进去的干草就很少了。因此,该场前些年疾病发生率偏高,瘦牛比例偏大,繁殖疾病也多,兽医人员很忙。该场2010年年初购买了一个加宽的传送带,将干草全部加入日粮车,使牛吃上真正的TMR日粮,情况大大改善,产奶量也增加了,牛奶质量也增加了,兽医繁殖人员工作也轻松了。另外,该场坚持每月做一次隐性乳房炎检测,及时进行预防治疗,使得全年的乳房炎发病率控制在3%以下,有的月份在1%以下。
    B场:①2009年爆发过乳房炎,造成一部分牛出现瞎乳区,致使2010年有15%的产奶牛因为瞎乳区而淘汰,从而影响了全年的产奶量任务。②该场繁殖人员流动大,更换了三波人马,使繁殖工作十分被动。③该场的TMR日粮车容积已经不能够满足牛群规模的需要,超负荷运转,致使有些牛圈的日粮搅拌不匀,造成奶牛有挑食现象,发病率偏高,尤其是产后疾病较多。可喜的是该场2011年初就计划再购买一辆日粮车,改变工作中的被动的局面。
    C场:新建厂,均为青年牛,粗饲料包括黄贮、花生秧、部分苜蓿,青年牛并没有急于配种,平均16.2月龄配孕(一般别的牧场都在14-15月龄配种),体成熟发育较好。青年牛分娩后,产奶量发挥的很好,平均高峰期在30公斤左右,全面平均产奶量25公斤,头胎牛发挥这样的水平在当地区已经很棒了!
    D场:新建场。①牛的饮食霉变严重,主要是青贮顶部霉变没有清理,水槽不常清洗而出现绿色水苔。②饲养上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根据日粮原料中干物质的变化去进行日粮调整,有段时间日粮剩余量达30%之多,致使奶牛没有采食到应有的精料和精粗比,牛群整体偏瘦。该场头胎牛全年平均产奶量20公斤。
    通过跟场长们沟通探讨,以上问题均已达成共识,这些牧场都在努力改进,祝愿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推陈出新、勇于进取、大发牛财!
   (水平有限,泛泛而谈,不当之处望见谅)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hougou + 20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1-1-13 11: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喜欢这方面的知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3 1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批一下牧场老板吧,太黑了。

点评

呵呵 不是黑不黑的问题 是对“奶牛”的理解问题  发表于 2011-1-13 12: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8:5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你是做什么的? 是饲料厂售后么?

点评

没有什么名头 技术顾问吧 呵呵  发表于 2011-2-28 08: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5 05: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