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31|回复: 2

饲料粗蛋白测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7 13: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饲料—粗蛋白含量的测定—凯氏法  1 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本方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
  GB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3 原理
  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液吸收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的含量。
  4 试剂
  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仅使用化学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与其纯度相当的水。
  4.1 硫酸, ρ约1.84g/mL
  4.2 混合催化剂
  称取0.4g 硫酸铜(CuSO4·5H2O), 6g 硫酸钾或硫酸钠,磨碎混匀。
  4.3 氢氧化钠溶液,400g/L
  4.4 硼酸溶液,20g/L
  4.5 混合指示剂溶液
  甲基红乙醇溶液(1g/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5g/L),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4.6 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0.02mol/L
  4.6.1 配制c(HCl)=0.1mol/L
  移取8.3mL 盐酸(分析纯),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为c(HCl)=0.1mol/L。
  4.6.2配制c(HCl)=0.02mol/L
  移取1.67mL 盐酸(分析纯),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为c(HCl)=0.02mol/L。
  4.7 蔗糖,分析纯
  4.8 硫酸铵,分析纯,干燥
  4.9 硼酸吸收液
  于1000mL 硼酸水溶液(10g/L)中加入10mL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g/L),7mL 甲基红乙醇溶液(1g/L), 0.5mL 氢氧化钠水溶液(40g/L),混匀,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5 仪器设备
  5.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5.2 分样筛,孔径0.45mm(40 目)
  5.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4 消煮炉或电炉
  5.5 滴定管,酸式,10、25mL
  5.6 凯氏烧瓶,250mL
  5.7 凯氏蒸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
  5.8 锥形瓶,150、250mL
  5.9 容量瓶,100mL
  5.10 消煮管,250mL
  5.11 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蛋白质测定仪
  6 试样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0.45mm(40 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 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
  7 操作步骤
  7.1 仲裁法
  7.1.1 试样的消煮
  称取试料0.5~1g(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6.4g 混合催化剂,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2mL 硫酸和2 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
  7.1.2 氨的蒸馏
  7.1.2.1 常量蒸馏法
  将试料消煮液冷却,加入60~100mL 蒸馏水,摇匀,冷却。将凯氏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5mL 硼酸吸收液(20g/L)和2 滴混合指示剂溶液的锥形瓶内。然后小心地向凯氏烧瓶中加入50mL 氢氧化钠溶液(400g/L),轻轻摇动凯氏烧瓶,使液溶混匀后再加热蒸馏,直至流出液体积为100mL。降下锥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2min,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 然后停止蒸馏。
7.1.2.2 半微量蒸馏法将试样消煮液冷却,加入20mL 蒸馏水,转入100mL 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做为试料分解液。将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0mL 硼酸吸收液(20g/L)和2 滴混合指示剂溶液的锥形瓶内。蒸汽发生器的水中应加入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硫酸数滴,在蒸馏过程中保持此液为橙红色, 否则需补加硫酸。准确移取10~20mL 试料分解液注入凯氏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10mL 氢氧化钠溶液(400g/L),小心提起玻璃塞使之流入反应室,将玻璃塞
  塞好,且在入口处加水密封,防止漏气。蒸馏4min,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吸收液面,再蒸馏1min,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
  注:7.1.2.1 和7.1.2.2 蒸馏法测定结果相近,可任选一种。
  7.1.2.3 蒸馏步骤的检验
  准确称取0.2g 硫酸铵,代替试料,按7.1.2 或7.2.2 步骤进行操作,测得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21.19± 0.2%,否则应检查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
  7.1.3 滴定
  用7.1.2.1 或7.1.2.2 法蒸馏后的吸收液立即用盐酸标准溶液(0.1mol/L 或0.02mol/L)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
  7.2 推荐法
  7.2.1 试样的消煮
  称取0.5~1g 试料(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消化管中,加2 片消化片(仪器自备)或6.4g 混合催化剂,12mL 硫酸,于420℃下在消煮炉上消化1h。取出放凉后加入30mL 蒸馏水。
  7.2.2 氨的蒸馏
  采用全自动定氮仪时,按仪器本身常量程序进行测定。
  采用半自动定氮仪时,将带消化液的管子插在蒸馏装置上,以25mL 硼酸溶液(20g/L)为吸收液,加入2 滴混合指示剂溶液,凯氏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要浸入装有吸收液的锥形瓶内,然后向消煮管中加入50mL 氢氧化钠溶液(400g/L)进行蒸馏。蒸馏时间以吸收液体积达到100mL 时为宜。降下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
  7.2.3 滴定
  用标准盐酸溶液(0.1mol/L)滴定吸收液,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
  8 空白测定
  称取0.5g 蔗糖,代替试料,按第7 章进行空白测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0.1mol/L)的体积不得超过0.02mL。消耗盐酸标准溶液(0.02mol/L)体积不得超过0.3mL。
  9 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粗蛋白质的质量分数:
  粗蛋白质(%)=0.0140×6.25×100V(V2-V1)C/MV/
  式中:V2——滴定试样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
  V1——滴定空白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
  C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m ——试样质量,g;
  V ——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
  V′——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
  0.0140——与1.00mL 盐酸标准液[c(HCl)=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
  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10 精密度
  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
  11 参考文献
  GB/T 6432-94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1-1-8 08:5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方法有改进的地方,饲料厂要采用快速一些的方法。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3 2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全面,很基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3 20:0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