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要想养好牛、挤好奶,靠得不再是盲目的热情和传统的养牛法,学习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技巧才是关键。在记者多次下乡采访过程中看到,很多奶农都在忙忙碌碌地干活,谈到学习养牛的方法时,他们都是以自己的经验为主,逐步养牛、逐步学习,不过奶农赵云刚并不是这样,他总是会提前看一些关于养牛的书籍来学习一些科学的养牛知识。
家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河少镇太平庄村的赵云刚饲养奶牛已经6年了,最初养牛的想法是因为看到别人养牛养得不错,所以自己也想养,没想到这一养自己竟成了“业余专家”。
想养好奶牛,费心费力是必然的,但掌握科学的饲养方法更重要,这是赵云刚这几年养牛所体会到的心得,“不能像以前老一辈的传统养法,也应该跟上现实形式掌握科学技术了,这样奶牛有些小毛病自己就可以处理,不用请兽医,能省不少麻烦,而且还可以学些提前预防的知识。”很多养牛人总是把辛勤的劳动和丰富的养牛经验作为养好奶牛的关键,刚开始的时候赵云刚也一直这样认为,但是一次小事情改变了他的观念。在某天早上,赵云刚在把刚挤完奶的奶牛赶回家的途中发现,其中有一头奶牛走路的姿态和平时不一样,有些烦躁。赵云刚开始怀疑是不是牛生病了,正巧当时手边有些急事,回家了也就没太注意。但是晚上赵云刚爱人回来后感觉到了奶牛有些反常,仔细观察后发现奶牛得了感冒。但并不严重,夫妻俩就按书上介绍的知识对牛做了简单的诊治,结果第二天奶牛明显好转了。通过这件事赵云刚觉得,要想养好牛,光靠辛苦和经验是不行的。渐渐的,家里的窗台上堆满了一些关于奶牛养殖的书和资料,闲暇之余,赵云刚就会拿出来看看。
赵云刚最多的时候养过9头奶牛,今年春天的时候卖了3头,尽管在卖出去的价钱上会高于别人500到1000块钱,但是来看牛或者选牛的人依然络绎不绝,这也是因为赵云刚仔细琢磨养牛方法之后养出健康、高产牛的原因。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活学活用,理论结合实际,这牛养起来比起以前更科学、更轻松了。村子里也有人打算把牛放进小区或是牧场里养,这样既省事又不用那么辛苦。但赵云刚却从没这样想过,家里虽然只有6头奶牛,但是一直都是自己照顾的,养了这么多年,要是放到牧场里他还真是不放心。用他的话来讲就是 “牛必须得自己养。”
本文来源:乳业时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