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0|回复: 2

[疾病防控] 羊痘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3 23: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羊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传染性病毒病,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疹。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但山羊痘发病比绵羊痘发病较缓慢。
  解病:
  ⑴病原:病原为痘病毒科的羊痘病毒,3%石炭酸、2%甲醛、0.1%升汞都有良好的消毒效果,直射阳光和紫外线也能迅速杀灭该病毒。
  ⑵流行特点: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不能相互传染。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全群。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些。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水疱液和痂快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肌体。人、饲管用具、毛、皮、饲料、垫草等,都可成为间接传染的媒介。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 管理 不良等因素也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⑶症状: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8天。发痘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黏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经1-4天后开始发痘。
  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山羊大多发生在乳房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疱,内含清亮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下降。由于白细胞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后痊愈。
  在羊痘流行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有的病羊呈现非典型病程经过,如在形成丘疹后,不再出现其他各期变化;有的病羊病程经过很严重,痘疹密集,互相融合连成一片,由于化脓菌侵入,皮肤发生坏死,全身病状严重;甚至有的病羊,在痘疹聚集的部位或呼吸道和消化道发生出血。这些重剧病例多死亡。一般典型病程需3-4周,冬季较春季为长。
  ⑷剖检病变:剖检病死羊的病变,可见前胃和第四胃的黏膜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球形坚实结节,有的融合在一起形成糜烂或溃疡。咽和支气管黏膜也常出现痘疹,肺部有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炎症变化。
  ⑸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即或确诊,在遇到非典型经过的病羊,或发病头数较少时,只要逐头检查病羊,就可发现具有典型痘疹的羊。
  治病:
  ①预防:a、加强羊的饲养管理,羊圈要保持干燥清洁,抓好秋膘,做好防寒过冬工作。b、平时注意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发生疫情时及时封锁,隔离消毒。c、定期注射疫苗,将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用生理盐水25倍稀释,摇匀,不论羊大小,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后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②治疗:对病羊的皮肤病变应酌情进行对症治疗,如用0.1%高锰酸钾洗患处后,涂碘甘油、紫药水。对细毛羊、羔羊,为防止继发感染,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80-160万单位,每天1-2次,或用10%磺胺嘧啶10-20毫升,肌肉注射1-3次。用痊愈血清治疗,大羊为10-20毫升,小羊为5-10毫升,皮下注射,预防量减半。用免疫血清效果更好。中药疗法:金银花100克、黄连100克、黄芩100克、黄柏100克、柴胡50克、栀子50克、地骨皮50克,加水10升,文火煎至3.5升,用细纱布7层过滤3次,装瓶灭菌。皮下注射,大羊每次10毫升,小羊每次5毫升,每日2次,连用3天,一般均可治愈。
  小结本病的发生,与圈舍不良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饲养密度过大,圈舍阴暗潮湿,不定期消毒,还有羊痘疫苗注射不按时,夏季不药浴等是诱发本病的主要因素。排除这些不良因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24 06: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09: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11-14 15:5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