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91|回复: 1

复合甜菜碱有毒成分含量推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3 16: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化学合成法生产甜菜碱(包括无水甜菜碱、一水甜菜碱、盐酸甜菜碱、复合甜菜碱等)需要使用化学原料氯乙酸或者氯乙酸钠。无论是氯乙酸还是氯乙酸钠,他们都属于国家限制使用的毒害品。因此,甜菜碱生产企业必须拥有政府公安部门颁发的毒品经营许可证。很遗憾,不少甜菜碱生产企业根本就没有毒品氯乙酸或氯乙酸钠的经营许可证,特别是生产复合甜菜碱的企业。
   什么是复合甜菜碱?复合甜菜碱又称吸附型甜菜碱。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生产复合甜菜碱基本上都是采用氯乙酸、烧碱、三甲胺和玉米芯粉这几种主要原料。氯乙酸首先用碱中和生成氯乙酸钠,然后再和三甲胺反应生成甜菜碱。
   反应式:
ClCH2COOH(94.5)+ NaOH = ClCH2COONa(116.5)+ H2O
ClCH2COONa + (CH3)3N = (CH3)3NCH2COO(117) + NaCl
        
   反应完成后,在不进行任何分离的情况下即对反应产物的水溶液进行浓缩,然后喷洒到玉米芯粉上面混匀,干燥后加香味剂即包装出售。由于每生成1分子甜菜碱就副产1分子氯化钠(二者质量比为2:1),不分离意味着氯化钠全部进入到复合甜菜碱,复合甜菜碱一般做成30%含量,那么其氯化钠的含量也高达15%。
   生产复合甜菜碱的企业没有毒害品氯乙酸或者氯乙酸钠的经营许可证,当然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然而,更糟糕的是这些企业生产的复合甜菜碱还含有氯乙酸或者氯乙酸钠毒品!复合甜菜碱生产企业也许会质问:你这样说有何根据?下面我们晒晒复合甜菜碱可能含有多少毒!
   根据中国化工行业标准HG/T 3271-2000,目前化学合成甜菜碱所使用的氯乙酸,优等品氯乙酸含量≥99.0%,一等品氯乙酸含量≥97.5%,合格品氯乙酸含量≥96%。氯乙酸优等品价格比一等品和合格品要高昂得多,所有生产复合甜菜碱的企业没有使用优等品氯乙酸的,都是用合格品。这里折中,假设复合甜菜碱生产均使用一等品氯乙酸。
   复合甜菜碱一般制成含甜菜碱30~33%的剂型,假设甜菜碱合成时氯乙酸原料被完全中和(不完全则残留氯乙酸),现在我们以1.0吨含甜菜碱33%的复合甜菜碱为基准计算不同情况下复合甜菜碱中氯乙酸钠的含量:
   1.0吨复合甜菜碱含甜菜碱1.0×33%=0.33吨。
   当甜菜碱对氯乙酸计算的合成产率为100%时,合成1吨复合甜菜碱需要氯乙酸0.33÷117×94.5÷97.5%=0.2734吨。由于合成产率为100%,故没有氯乙酸钠残留。
   当甜菜碱对氯乙酸计算的合成产率为99%时,合成1吨复合甜菜碱需要氯乙酸0.33÷117×94.5÷97.5%÷99%=0.2761吨。由于合成产率为99%,故未反应剩余氯乙酸钠量为0.2761×97.5%×1%÷94.5×116.5 = 0.0033吨,在复合甜菜碱中的百分含量位0.0033÷1.000=0.33%。
   同样的计算方法,计算到下一步:
    当甜菜碱对氯乙酸计算的合成产率为80%时,合成1吨复合甜菜碱需要氯乙酸0.33÷117×94.5÷97.5%÷80%=0.3417吨。由于合成产率为80%,故未反应剩余氯乙酸钠量为0.3417×97.5%×20%÷94.5×116.5=0.0821吨, 在复合甜菜碱中的百分含量位0.0821÷1.000=8.21%。
     由上,我们获得对氯乙酸计算的不同甜菜碱合成产率下复合甜菜碱中氯乙酸钠的百分含量,列表如下:

合成产率        氯乙酸钠含量,%
100        0
99        0.33
98        0.67
97        1.02
96        1.37
95        1.73
94        2.10
93        2.47
92        2.86
91        3.25
90        3.65
89        4.06
88        4.48
87        4.91
86        5.35
85        5.80
84        6.26
83        6.73
82        7.21
81        7.71
80        8.21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现在生产甜菜碱的企业其合成产率绝大部分不到90%,即便合成产率达到95%,属于毒害品的氯乙酸钠含量也达到了1.73%!这还是在假设使用一等品氯乙酸的情况下计算的结果,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用的只是氯乙酸合格品这个档次的原料,毒害品含量要更高!
    复合甜菜碱中含有氯乙酸钠毒害品是肯定的,道理很简单:工业生产甜菜碱化学合成产率难以达到100%!不属于毒害品的三聚氰胺对婴儿的危害事件构成了2008年中国食品安全事故的主角,谁敢肯定存在于复合甜菜碱中、属于毒害品的氯乙酸钠不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通过食物链传导到人类爆发一次更加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
    生产复合甜菜碱的企业和使用复合甜菜碱的企业,是否应该对照上表对复合甜菜碱这一产品进行新的评估?
    但愿三鹿集团的不幸不会重演。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1-16 14: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直在使用纯度高的剂型。从来没用过复合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18 19:2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