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蹄
进一步了解修蹄对于正确发挥马的工作能力的意义,正确识别蹄形,初步掌握修蹄方法和要领。
用具和材料 蹄铲、蹄锉、双刃蹄刀、蹄钳等工具,另需二柱栏,保定绳等。
内容和方法 首先由教师讲解正常蹄的构造和名称,再由修蹄工人示范表演,介绍各种蹄形特征及修蹄方法,然后学生分组操作。
(一)蹄的护理 马蹄角质每月生长1厘米,当护理不当时,往往产生不正确的形状,因此护蹄工作必须定期,一般约每月修整一次。
除定期检查修蹄外,平常经常注意护理和保持蹄的清洁,清除蹄叉附着异物,消除任何产生畸形的因素,厩床应垫平,不要过于潮湿,这样才能保证蹄的健康。
(二)修蹄前检查 为了正确修蹄,事前须对马的肢势、蹄形、肢蹄负重状态、运步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和正确判断,找出问题,制定修蹄方案。
1、驻立检查:使马站立在平坦地面上,距离马2~3米,从前、侧、后方检查肢势和蹄形,蹄负重时着地状态和系蹄方向是否一致。
2、运动检查:重点观察马的运动状况,根据肢蹄的提举、伸扬和着地、负重情况,发现有无异常步样或跛行。
3、举肢检查:有蹄铁时先检查蹄铁状态,再查下面情况。将蹄下面清理后,应注意检查蹄内外侧负面是否平整,是否呈高低和弧形状态;蹄底、蹄叉、蹄支有无异常,蹄叉中沟和侧沟的状态;内外侧蹄球大小和高低的状态;有无变形蹄和病蹄。
(三)马匹保定 二柱栏或四柱栏法,由教师或技工示范操作。保定后马蹄有蹄铁者先取掉。
(四)削蹄要领
1、修削蹄负面:先将蹄铲或蹄钳修掉蹄尖壁过长的部分,然后按前蹄蹄尖壁为蹄踵壁二倍半的比例,后蹄则为二倍的比例,修削蹄负面。蹄角度基本上可达到前蹄55~60°,后蹄60~65°的要求。然后用直刃刀或蹄锉进行细致的修理,要做到内外侧蹄壁同高,负面平坦,左右蹄的大小及蹄角度相同。
2、修削蹄底及蹄支:要修除蹄底枯角,用弯刃刀削蹄底过厚部分,削时应保持一定的倾斜度。蹄支应较蹄底略高,蹄支与蹄叉后端相联系的部位要彻底削开。蹄支对蹄的负重和防止蹄踵狭窄有一定的作用,因此不宜过削。
3、修削蹄叉:蹄叉一般不修。如有枯角和腐烂组织用直刃刀削去,使蹄叉稍高于蹄踵及负面,蹄叉尖端要平滑而成钝角。
4、修削蹄叉中沟及侧沟:应用直刃刀修理,使之广浅平滑且不可狭深。
5、不正蹄形修削注意
(1)广蹄 少削负面及蹄底,适当锉削蹄壁外缘。
(2)低蹄 少削蹄踵,必要时适当削蹄尖壁下部。
(3)高蹄及狭蹄 多削负面,适当切削蹄底、蹄叉及蹄支。
(4)外向蹄及内狭蹄 少削蹄底及蹄叉的内半部。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