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开始从数量的需求转向质量的需求,需求趋于理性化。但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中出现以肚子肥大、体色苍白或发黄、肌肉松弛、活力很小、脱壳困难、抗病力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亚健康水生动物”,与健康水生动物相比其外观、体色、活力、抗病力相差甚远,养殖过程中抗应激能力普遍很差,发病率较高,用药频繁,养殖成本加大,经济效益低下;更为重要的是肉质和风味方面大大下降,吃起来味同嚼蜡,失去了水产品特有的口感,导致消费者对整个水产品持怀疑态度,影响水产品的消费热情,给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研究课题。在此,笔者结合人的亚健康状态谈谈水生养殖动物的亚健康以及给水产养殖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预防水生养殖动物亚健康的方法和措施,为养殖生产管理提供改进的思路以确保养殖生产的成功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美味的水产品。
一、鱼类亚健康的特征
亚健康 (sub-health)是国际医学界的医学新思维。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却表现出疲劳增加,活力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我国学者根据这种状态提出中国式的名称,即亚健康状态。人的亚健康状态可分为 4种类型 :躯体性亚健康状态、心理性亚健康状态、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状态、道德 (思想)性亚健康状态。除了以上观点很多学者还在对亚健康的表现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具体的释。
对人的亚健康而言,水生养殖动物的亚健康特征主要表现在机体方面,即机体性亚健康状态,至于心理性亚健康在鱼类上无从得知,但是鱼类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的跳跃、异常的环游等反映看来,这方面我们还需要从生理学角度作以深入研究加以论证。目前养殖生产中水生养殖动物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为:个体发育不匀称,疾病发生率上升;鱼类肠道功能紊乱,充血严重,饲料利用率低下;免疫力低下,对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且易久治不愈;鱼类体色发白,体型短而肥,肉品质下降;甲壳动物脱壳缓慢;应激能力低下,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死亡;异常的非正常生理性游动、跳跃,摄食能力的下降。
二、鱼类亚健康的产生因素
1、养殖模式的改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的深入,我国水产养殖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水产的产品也连续20年居世界第一,养殖模式也从原来单一的粗放养殖模式发展到现在的池塘精养、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等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养殖密度和单位产量是过去的几倍甚至十倍,生长周期也从过去的2、3年缩短到现在的1年时间甚至更短,养殖对象的生理承受力比以往大大增强。
2、营养状态的改变 在目前这个高密度、集约化的情况下,自然饵料以及不能满足鱼虾类等水产动物的生长需求,需要人为的投入大量的饵料以满足其生长需要。人工投入的饵料经过加工,带入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激素,以及在加工过程中饵料的败坏,在鱼虾大量摄入后必然导致体内生理形态的改变,比如体色发白、体型短而肥等形态特征的变化。
3、鱼类品种的退化 鱼种在长期近亲繁殖后,其优良的基因的丧失,鱼类的生长速度、抗力性、风味都有所下降,在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很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4、养殖环境的恶化 养殖在取得可喜的同时我国很多养殖环境都被养殖自身或外来物污染,有机物沉积增多,氨氮、亚硝酸等有毒有害物质明显上升,养殖环境内部营养元素的过渡利用而导养殖环境的“荒漠化”等,给高密度的养殖鱼类健康带来直接的威胁,导致其生理生活习性发生变化。
5、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我国养殖户大多数还是缺失正确技术指导,基本上都是在目前企业和技术员的指导下用药的,但是一旦条件变化的时候无法灵活的变化用药方法,一味使用以前的经验治疗鱼类疾病,导致疾病久治不愈和药物的大量无规则的使用,对鱼类的生长、免疫力造成重大的影响。
三、亚健康的检查诊断
亚健康对于鱼类说诊断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其生活在水体中,且亚健康病理变化不明显,难以有个有效的方法。但在人类的医学中已经有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显微诊断细胞水平的活动结合血液检查指标,判断人体是否健康;此外很多仪器科技公司已经研制出分析仪器能快速准确的检测人体健康状况,比如清华同方的超高倍多功能显微分析仪、贝亿集团的热扫描成像系统、顺磁共振技术以及西门子和GE等公司生产的PET检测仪等等,但是最为出色的2000初福贝斯公司开发的远程健康检测仪,可无创伤检测人体健康状况。这些技术的使用进一步成熟,将来一天也可能用于水产养殖业。目前,水生动物亚健康状态主要还是根据水生养殖动物表现特点判断,生长速度是否一致,大小是否均匀,疾病易感性是否强烈,饲料利用率等等一系列的特点加以判断,暂时还没有其他成熟稳定的方法和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致力于水产事业的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也会有一套用于水生养殖动物亚健康状态监测的系统
四、亚健康的危害
亚健康状态作为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及时预防和治疗可向健康转化,否则将直接导致严重的疾病。所以,亚健康状态是个极其重要的状态,也对鱼类健康构成危害。鱼类亚健康状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 鱼类在亚健康状态下,其群体的生长速度下降,饲料的浪费程度很高,养殖的效益低下。
2、影响疾病的发生和治疗 鱼类在亚健康状态下,在天气异常或水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发生疾病或死亡。比如在转水的时候一般那些长得大而肥的鱼先死亡,在闷热天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的鱼也是最大或最肥的鱼,这些鱼都有个特征就是身体过胖,体色异常。鱼类在亚健康的状态下,疾病的治疗很难治愈,往往出现久病不愈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殖把矛头直接指向渔药生产企业的药物出了问题,没有根本上去思考发生的原因。同时,在亚健康的情况鱼类常常出现肠炎、烂鳃等情况。
3、鱼类免疫力低下,抗应激能力下降 在亚健康状态下鱼类免疫低下,体内代谢紊乱,并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亚健康状态的发展,导致鱼类疾病的发生。
4、水产品质量下降 鱼类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脂肪含量增加,鱼类的风味减弱,口感下降,严重影响水产的质量,最终导致消费者对水产品的消费积极性,甚至影响某些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对水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五、鱼类亚健康状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亚健康状态虽然不是疾病状态但很容易向疾病状态发展,只有预防好亚健康的发生才是真正的健康。鱼类要摆脱亚健康状态 ,不能光靠诊疗手段 ,养殖生产者的细心观察和科学管理去预防,预防才是避免亚健康发生的主要手段要预防鱼类亚健康状态,应主要注意:
1、选择优质鱼种 优良的苗种生长、抗病力、抗逆行都非常的强,其体质优良,健壮,活力强,可以很好适应养殖环境,这样的鱼种在养殖过程中在同等的条件下发病率低、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发生亚健康几率的相对较少。
2、选用营养全面、质量过硬的饲料 选用的饲料必须符合饲养水生动物的营养需求,选用知名度高 、有一定规模 、声誉好的加工企业生产的优质全价饲料。使用促长剂 、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或防腐剂等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法规和标准;饲料中不得添加国家禁止的药物 (如烯雌酚 ,喹乙醇 )。
3、长期积极改善养殖环境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鱼种放养前要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让池底经阳光曝晒一段时间;饲养期间可定期施用生石灰、底净爽、光合细菌、伟嘉活水素、水质嘉、清凉解毒净、应激解毒灵等水质改良产品,以降低氨氯、硫化氢和亚硝酸盐等有害、有毒物质以及有害细菌;同时由于长期饲养,环境很多微量元素被耗尽,必须使用合理、环保的生物肥水产品,比如伟嘉肥水宝等产品,保持水质达到 “肥 、活 、嫩、爽”的要求。
4、合理投喂 根据水温、天气情况、水产动物摄食状况、水环境等因素确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数,保证水产动物吃饱 、吃匀、吃好,不浪费饲料,不造成环境污染。不要盲目追求生长速度,过度投喂。
5、适当补充天然饵料 除投喂配合饲料外,根据养殖对象的食性,补充投喂天然适口饵料。如饲养肉食性鱼类,可定期投喂一些鲜活小杂鱼和螺、蚬、蚌肉等;饲养草食鱼类,适当投喂一些水草、陆草,以补充鱼类对维生素和纤维素,促进鱼类营养平衡。
6、合理用药 切忌盲目用药当养殖鱼池发生病害时,一定要咨询专业技术人员,查清病因,方能对症诊治,不可滥用药物,以免造成药物中毒和降低鱼类自身免疫能力。
定期使用免疫增强剂性保健药物 鱼类在一个高密度、集约化的养殖的环境中,其养殖空间狭小,应激因素多,且生长速度过快以后,导致鱼类基本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可以说在集约化养殖情况下每条鱼都不在健康,都处于疾病发生的边缘,都需要人为的增强免疫力来保护其健康的生长。
六、展望
水生养殖动物的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可以说还没有开始,但是已经开始逐步引起水产研究工作者和养殖户的注意。其鱼类亚健康状况与疾病的发生关系,发病机理,预防和治疗非常多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今后都是水产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