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0-10 20: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光合细菌培养条件
1、 营养条件
光合细菌细胞体构成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磷、钾、钠、镁、钙、硫和一些微量元素等,它们也是所有生物细胞构成的主要物质。一般情况下,细胞鲜重:水占80%-90%、无机盐1%-1.5%、蛋白质7%-10%、脂肪1%-2%、糖类和其它有机物1%-1.5%。其中干细胞含碳45%-55%、氢5%-10%、氧20%-30%、氮5%-13%、磷3%-5%、其它矿物元素3%-5%。光合细菌的细胞壁具有半透性,能选择性地让一些营养元素按一定比例进内,在酶的作用下合成自己的细胞组织和裂新的个体。
营养元素的全面和搭配的合理,是营养条件的关键。根据这一要求,选用多种食品添加剂,科学配方,经特殊加工而成的"光合细菌培养基"(图2),基本符合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要求,无毒无副作用,使用安全,固状结晶体便于包装和运输,而且有2年的保质期。用其生产菌液(每毫升含有30-50亿个活菌体),成本每500克仅0.2元,且现制现用,质量明优于市售同类产品。
光合细菌培养基(产品:Q/321081BJA001-2000,即光合细菌高效生长剂),是光合细菌生长繁殖所需各种营养元素的组合体。每种原料都能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生产高浓度的菌液,因此,单位效价的光合细菌菌液生产成本低、质量好,这无论是对于用户、经销商还是厂家都有很大的益处,对在工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普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环境条件
有了营养全面的光合细菌培养基,才是内因,还不能培养出光合细菌菌液。还需有适宜光合细菌生长的环境条件,才能培养出优质的菌液。环境条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介质:含菌量较低的清洁淡水、海水或加粗食盐的淡水。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地下水含菌量低,为最佳水源;清洁的地表水也可使用;含氯量较高的自来水应敞口放置两三天或调PH值至偏碱后使用;蒸馏水及纯净水固然很好,但成本太高,可用于提纯菌种。
(2).酸碱度(PH)值:7.5-8.5最佳(适应范围6-10)。
(3).水硬度:PH值中性时10度以下。即调节PH值至8.0左右时,培养介质中的乳白色沉淀物不宜过多。
(4).温度:25℃-34℃最佳(适应范围15℃-40℃)。
(5).光照度:3000LX-4000LX最佳。即每25千克菌液需用60瓦左右的电灯泡进行光照,当然,太阳光最好且无需成本。
(6).透气性:密闭、敞口皆可培养,密闭效果更好。
(7).容器:透明或白色容器;大规模培养可用土池、水泥池等,菌液深度30厘米以下为佳。
三、 增菌培养
光合细菌具有生长优势强,培养条件要求不高,施用对象对菌液纯度要求不十分严格等特点,因而适合用户在普通条件下生产。为了便于了解培养过程,掌握生产技术,现以样品为例介绍两种培养方法。若培养海水光合细菌,只需将介质换成海水或每25千克淡水加450克的粗食盐即可。
样品:1.光合细菌培养基(简称培养基)1袋(300克)。
2.菌种500克。浓度为每克30亿个活菌体,简称30亿级
1. 培养方法一:
本着实用和便于取材的宗旨,特备如下材料,供参考。
1、容器:
①清洁透明玻璃瓶或塑料瓶500毫升3只、1250毫升12只
②20升容积的塑料桶1只
③25升容积的塑料桶25只(装水用)
④50升容积的广口塑料桶1只
⑤小塑料漏斗1只
⑥玻璃杯1只
⑦5升塑料盆1只
2. 水50千克
3. 培养基1袋
4. 菌种(优质成品菌液500克)
5. 精密试纸1本(PH值范围5.5-9.0)
6. 氢氧化钠(烧碱)30克(不得用手触摸,以免烧伤皮肤)
7. 装满水插入温度指示瓶1只
8. 电灯炮3只(25瓦、40瓦、60瓦)
9. 清洁木棒2支(一支20厘米、另一支60厘米)
10. 称量工具:天平、秤
11. 纸箱2个(体积视具体情况而定)
步骤
第一次培养
1. 称取2千克的水倒入小塑料盆。
2. 用天平称取培养基12克,放入盆中,用木棒搅动,溶解制成培养基溶液。
3. 用试纸测出溶液的PH值。如是8.0左右为正好;如大于9.0,则需用盐酸下调至8.0(实际上在我国未发现有溶入培养基后,PH值还超过9.0的水源);如小于7.5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上调至8.0。设测出的PH值为6.5。需上调PH值。
4. 取100克水,倒入玻璃杯中,再取氢氧化钠2克加入,搅拌溶解后,制成氢氧化钠溶液。
5. 将培养基溶液搅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0%左右,静置半分钟,用试纸测其PH值,如不能达到8.0,搅后再加10%,如此反复,直到PH值调至8.0为止。计算所用掉氢氧化钠溶液量,推算出实际用掉氢氧化钠的重量,作为以后制备氢氧化钠溶液的参照数值。上调PH值时,如出现少量白色絮状凝胶团,为正常现象,不影响培养效果。调好PH值的溶液即为培养液。
6. 从500克的菌种中取出400克,其余备用。将400克的菌种加入到培养液中,搅拌均匀,制成混合培养液,简称菌液。菌液的重量为:水2000克 +培养基12克(忽略不计)+菌种400克+氢氧化钠(忽略不计)=2400克。菌种与培养液的比例为1:5。
7. 设菌液的密度为1克/毫升,则菌液的体积为2400毫升。取500毫升容积的清洁透明玻璃瓶5只,用漏斗将菌液装入瓶中,拧紧瓶塞。8. 对菌液进行连续地光照和保温培养。取纸箱一只,将菌液瓶和温度指示瓶贴近纸箱内壁放置,灯炮悬于箱内中部距瓶约10厘米处,保持温度25℃-34℃。注意观察温度的变化,如果温度过高,应更换小灯泡,仍过高,应打开箱散热,否则会蒸死细菌;如果温度低,应盖上箱盖增温,仍达不到要求,应更换大灯泡,否则会延长培养时间;室外温度适宜时,也可置于阳光下培养,谨防温度过高(45℃)!
9. 菌液的光照和温度都适宜后,细菌就进入了增殖阶段。每天颜色、气味、PH值、透光度和漂浮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情况如下:
前3-4小时,菌种适应培养基,吸收水份和营养物质,细胞膨胀,将要裂殖,液体无明显变化。
48小时后,菌液的颜色更深,透光度更低,气味更浓,PH值也会有所升高,3-5天后升到9.0左右就不再升高了。
72小时后,菌液中的细菌浓度已很高,效价可达30亿级,颜色深红,有臭味,透光度低,PH值9.0左右,液底有少量淤泥状沉淀物。继续培养几天,细菌浓度还会继续升高,此时,可将菌液对照剩余菌种,如果浓度已达到或超过菌种,菌液即为成品菌液,培养成熟。10-15天后,菌液浓度达到最高值。
如上述,第一次培养结束后已得到2.4千克的成品菌液,可作为菌种再次培养扩大。
第二次培养
从上述得知现有菌种2.4千克(成品菌液),根据接种比例1:5的要求:
1.称取12千克水倒入20升塑料桶中,再用玻璃杯从中取出少许,用于溶解氢氧化钠。
2.称取培养基72克放入桶中,搅拌溶解制成培养基溶液。
3.将培养溶液PH值调节至8.0左右,制成培养液。根据"第一次培养"中实际用掉氢氧化钠的重量推算,称取此次的所需量,即第一次实际用量的6倍,将其倒入玻璃杯中,制成氢氧化钠溶液,用于调PH值。
4.将2.4千克菌种加入到培养液中,制成菌液,则菌液的总重量为:水12千克+培养基72克(忽略不计)+菌种2.4千克+氢氧化钠(忽略不计)=14.4千克,即体积为14.4升。
5.取清洁透明塑料瓶和玻璃瓶,容积为1250毫升的12只,用漏斗将菌液分别装满1250毫升的瓶中,拧紧瓶塞。
6.将菌液瓶等放入纸箱,按照第一次培养的方法进行培养。
几天后培养成熟,可得14.4千克成品菌液,作下次培养的菌种。
第三次培养
经过前两次培养后,菌种已达到14.4千克,还剩水约36千克、培养基216克。根据菌种与培养液的比例为1:5的标准,菌种已明显超过,菌种接入量的增多,有利于缩短培养时间,提高成品菌液质量。
1.将所剩的36千克水倒入广口塑料桶中。
2.将所剩的216克培养基加入桶内水中,溶解制成培养基溶液。
3.称取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8.0,制成培养液。
4.将14.4千克菌种倒入培养液中,制成菌液。则菌液的重量为:36千克水+216克培养基(忽略不计)+14.4千克菌种+氢氧化钠(忽略不计)=50.4千克。
5.将菌液50.4千克直接留在桶中培养。取电灯泡一只,悬于桶内液面上10-20厘米处;将温度计插入桶内菌液中;用塑料薄膜盖桶口,进行连续光照,并保持适当温度。如果温度过低,可将桶置于纸箱内增温。培养过程中适当搅动菌液,使之受光均匀,这样几天后,即可得到成熟的菌液约50千克。
样品培养完毕。
室外温度适宜,可将菌液直接置于阳光下培养。
此时,如果有足够的培养基和水,仍可按菌种与培养液1:5的比例,反复培养扩大。当达到所需用量时,留下一部分作菌种,其余施用。
操作要点:
①.PH值8.0左右;
②.菌种接入量不低于1:5;
③.温度25℃-34℃;
④.光照度3000LX-4000LX;
⑤.水硬度10度以下。
2.培养方法二(简便方法):
材料
1.容器:
①.清洁透明玻璃瓶、塑料瓶500毫升3只,1250毫升6只
②.50千克容积的广口塑料桶一只
③.小塑料盆1只
④.小塑料漏斗1只
⑤.10升容积的塑料桶1只
2.水50千克
3.培养基1袋
4.菌种(成品菌液500克,30亿级)
5.装满水插入温度计的温度指示瓶1只
6.电灯泡3只(25瓦、40瓦、60瓦)
7.清洁木棒两2支(一支20厘米、另一支60厘米)
8.称量工具:天平、秤9. 纸箱2个(体积视具体情况而定)
步骤:
第一次培养
1.称量水400克倒入小塑料盆。
2.称取培养基2.4克溶于盆内水中,无需调节PH值,制成培养液。
3.取菌种400克加入培养液中,制成菌液。菌种与培养液的比例为1:1。菌液的重量为:水400克+培养基2.4克(忽略不计)+菌种400克=800克,则菌液的体积为800毫升。
4.用漏斗将菌液装入两只500毫升瓶中,拧紧瓶塞。
5.取纸箱1只,将菌液瓶和温度指示瓶分别贴近纸箱内壁放置。再将电灯泡悬挂于箱内中部(距瓶约10厘米),对菌液进行连续光照和保温培养。注意观察温度的变化(25℃-34℃)
这样,3-5天后培养结束,得到约800克的成品菌液,可作为菌种再次培养。
第二次培养
由第一次培养已得菌种800克,根据菌种与培养液1:1的要求。
1.取水800克倒入小塑料盆。
2.取培养基4.8克溶入盆内水中,制成培养液。
3.将菌种800克加入到培养液中制成菌液。则菌液的重量为:水800克+培养基4.8克(忽略不计)+菌种800克=1600克,即体积为1600毫升。
4.取容积为1250毫升、500毫升的塑料瓶各一只,用漏斗将菌液分别装入两只瓶中,拧紧瓶塞。
5.将菌液瓶等放入纸箱,对菌液进行培养,成熟后,可得到约1.6千克的成品菌液,作为下次培养的菌种。
依照上述方法,再经过3次培养,即可得到成品菌液约12.8千克作为菌种。
第六次培养:
1.取水12.8千克倒入广口塑料桶中。
2.取培养基76.8克溶入桶内水中,制成培养液。
3.将菌种12.8千克加入培养液中制成菌液。则菌液的重量为:水12.8千克+培养基76.8克(忽略不计)+菌种12.8千克=25.6千克。
4.将菌液留于桶中,内悬电灯泡于液面上10厘米处、温度计于菌液中,桶口覆盖薄膜,进行光照保温培养。
成熟后,可得到约25.6千克的成品菌液,仍作为下次培养的菌种。
第八次培养:
将剩余的水、培养基依次加入盛有25.6千克菌种的广口塑料桶中进行培养,成熟后可得约50千克成品菌液。
样品培养完毕。
室外温度适宜,可将菌液直接置于阳光下培养。
方法一与方法二的区别是:
①无需调PH值;
②菌种与培养液的比例为1:1;
③培养周期短,质量好;
④单位时间总体增菌量少。
3.大规模生产方法介绍
根据光合细菌具有兼性厌氧、生命力强,易于培养等特点,本着便于取材,节约成本的宗旨,现采用"方法二",以一次培养1吨菌液为例,简要介绍几种形式的培养方法。
1.塑料桶培养法
材料:
①50升的透明或白色清洁广口塑料桶40只
②水1000千克
③菌种1000千克(30亿级)
④培养基半箱(20袋,每袋可培养50千克菌液)。
往每只桶内加入25千克水和半袋培养基(150克),搅拌使之溶解,再往每桶中加入25千克菌种,制成菌液,将温度计插入菌液中,用透明塑料薄膜覆盖桶口,并用橡皮筋扎紧,使之保持相对厌氧培养状态。
室外温度适宜情况下(25℃-34℃),将菌液直接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培养;温度过低,可用透明塑料薄膜搭建温棚,采光增温,仍达不到要求,应采取其它增温措施;温度过高,将菌液置于通风的地方,仍过高,应在桶周围洒水降温。
如连续晴天,7-10天后可培养成熟;若有阴天,培养时间则相对延长,连续阴天,应采用功率较大的电灯泡悬于桶与桶之间,进行连续光照,由于白色塑料桶相对于透明塑料桶透光性较差,因此培养时间会相对延长。培养成熟后即可得到1吨的菌液(菌种除外)。
2.土池(水泥池)培养法
材料:
①完好的桶状塑料薄膜(长8米,宽2米),塑料薄膜(长7米,宽4米)
②土池(长5米,宽1.8米,深0.4米)
③水1000千克
④菌种1吨(30亿级)
⑤培养基半箱(20袋)
在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先挖一个长5米,宽1.8米,深0.4米的土池,然后将塑料薄膜覆盖池底,整平,再将桶状塑料薄膜平铺在池中。一端卷叠并压紧以确保密封,置于池外。从加端加入1000千克水,20袋培养基和1000千克菌种,制成菌液。排尽薄膜中空气后,也将此端卷叠密封,置于池外,使菌液保持相对厌氧状态,保持适当的温度和光照,进行培养。如温度过低,用透明塑料薄膜搭建温棚增温。这样,约10天后,可得到1吨的成品菌液(菌种除外)。
补充培养法假设一个池内常备1吨成品菌液,现仅用掉100千克,为保持常备量,只需将100千克清洁水和2袋培养基补充进去,两三天后,即可培养成熟。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4.培养过程中菌液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1)变淡
原因:接种量过少,菌种老化、杂菌过多,PH值过低或过高,光照不足,温度过低或过高,水的硬度过高。
对策:调节至正常状态。
(2)变黑
原因:气温较高的季节,刚培养好的菌液因长时间失去光照。
对策:施以光照。
(3)变绿
原因:可能是菌液中绿硫菌大量繁殖,多见于高温季节。
对策:连续多次密闭培养,或更换菌种和水源。
(4)变灰
原因:接种量少,菌种不纯,光照不足,PH值过低。
对策:选用优质菌种,按要求接种,增强光照,调适PH值。
四、光合细菌的保存
光合细菌生长繁殖除营养条件外,还与光照和温度有关。温度适宜,即使光照不足,也会生长,只是速度缓慢;温度较低,即使光照充足,也很难甚至停止生长;温度过高,则会老化而死。因此保存菌液,温度是关键。
据此,成品菌液应存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15℃以下为最佳,并保持一定的光照(每天不低于2小时),这是因为光合细菌在营养、光照、温度都适宜的情况下,形成一定速度的生长态势,即"生长惯性",处在生长高峰期的光合细菌生长惯性很强,此时如果突然失去光照或光照很弱,5-10天后,会出现生长旺盛的光合细菌因光合作用失衡,而导致菌体细胞大量死亡,使菌液发黑,并有恶臭。刚开始发黑时,施以适当光照即能缓解。所以刚培养好的菌液应尽量降温,逐步减少光照,以减弱生长惯性。到了生长惯性很弱或没有的时候,光合细菌就进入了稳定期(保存期)。此时阴凉避光保存会延长保存期(六个月)。
当然,削弱生长惯性不单靠降温,减少光照等外部条件,与内因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光合细菌生长达到高浓度的时候,由于代谢产物积聚增多,所产生的一些有害因子会抑制本身繁殖;培养基内部的缓冲体,在菌液达到高浓度的时候,也会发挥缓冲的作用。
通常,用户在生产过程中,对菌液的保存无须作特别处理。气温高的季节,在阳光下培养,成熟的菌液仍置于阳光下,不必避光,保存期2-4个月,在此期间可反复培养续种,秋天,气温下降后,培养好一批菌液过冬,冰冻前移至室内避光保存,保存期8-12个月。
总之,保存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温度越低,保存期越长,反之越短。
五、 合细菌菌种的简易提纯
1.菌种提纯
(1)选择性培养基
光合细菌适宜PH值在8.0左右,在9-10的高碱度情况下仍能生长,而一般杂菌适宜的PH值在7.2-7.6左右。若把菌液的PH值调节至9.0,杂菌难以耐受甚至死亡,而光合细菌则可以承受并能生长。这样可筛除一部分杂菌。
(2)选择优质菌种
细菌的生长繁殖一般按倍数的规律增长。假设菌种内的杂菌含量较高,培养几次后,它们在菌液中的比例不会减小,有些杂菌的生长速度较光合细菌快,比例可能还会增大。老化的光合细菌活性较差,菌液内的有害代谢物质较多。
因此,菌种应选用浓度高、活性强、杂菌少鲜紫红色的菌液。
(3)优势接种量
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由于水源、容器及空气中的杂菌是不可排除的,因而应加大接种量使光合细菌占绝对优势,这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菌液。光合细菌含量高了,还能释放抑菌酵素,抑制一些杂菌的生长。
究竟多在接种量为好呢?实践证明,正常的接种量应不低于1:5,即菌种1份(30亿级),培养液5份;培养液不调PH值和提纯菌种时,其接种量应不低于1:1,即菌种和培养液各一份,这样,培养周期短,质量好,缺点是保种量多。
(4)好氧培养
将菌液用增氧机砂头充氧曝气,培养两天,可有效的抑制一些厌氧菌的生长。
(5)厌氧培养
将菌液装入透明密封容器内进行培养,可有效抑制一些好氧菌的生长。
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将光合菌菌液适当提纯,反复接种,从而使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用户自已也可以生产出优质菌液。
六、 光合菌浓度的简易计算
(1)比例法
取已知血红细胞数的血液与待测菌液各1毫升充分混合,涂片、染色固定、镜检,分别数出视野内血红细胞及待测菌细胞的个数,需重复上述操作十次以上,算出视野内血红细胞以及菌细胞的平均数,即得出待测菌液的浓度,比例式为:
(2)比较法
将待测菌液与已知浓度的菌液进行比较。如它们的红色度,透光度大致相同,则它们的浓度也大致相等,如待测溶液比已知浓度菌液红色度深,透光度低,说明待测菌液浓度高于已知菌液,定量加水稀释待测菌液,使之与已知菌液红色度,透光度相同,那么待测菌的浓度为:已知菌液的浓度乘以待测菌液稀释后的倍数;如待测菌液比已知浓度的菌液红色度浅,透光度高,说明待测菌液的浓度低于已知菌液,定量加水释已知菌液,使之与待测菌液浓度相同,那么,待测菌液的浓度为:已知菌液的浓度除以已知菌液稀释后的倍数。
七、光合细菌的活菌计数及纯菌种分离
采用琼脂固体培养基涂抹培养计数分离法
条件:无菌室、过滤空气鼓风工作台、平皿、接种针、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密封玻璃试管、高压锅、加热器、培养箱等。
步骤:(在无菌室内操作)
1.将适量琼脂固体培养基高压蒸煮(120℃)20分钟后,倒入若干个平皿冷却到45℃以下,制成固体培养基待用。
2.取待测光合细菌菌液,分别用蒸馏水以10万倍、50万倍、100万倍、500万倍、5000万倍、10000万倍 稀释。
3.分别从每个稀释倍液中取1毫升的样本各10个,均匀涂布于贴好相应标签的平皿内固体琼脂培养基平面上。
4.将平皿放入培养箱培养12-50个小时,如菌落未长成,再继续培养,直到有明显的菌落长成为止。
5.各种菌的菌落颜色、形状各不相同,根据光合细菌菌落特征,找出光合细菌菌落,并计数。取同稀释倍液10个样本菌落的平均数,乘以它的稀释倍数,即可大约得出待测菌液每毫升含光合细菌的活菌数。取各稀释倍液算出的每毫升含光合细菌活菌的平均数,即可较为准确地检测出该待测菌液的浓度。实际操作并不如此简单,因为菌落有杂菌和光合菌交错在一起的,也有两个以上光合细菌菌落合在一起的,很难分辨计数。
6.用接种针将光合细菌菌落挑出,用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再涂布于固体培养基平面上,进行培养,待光合细菌在培养基上再次长成菌落后,在鼓风工作台内用接种针挑出,接入盛有经高压蒸煮灭活过液体培养基的试管内,进行密封厌氧培养,培养好的光合细菌就是纯菌种。
纯菌种的分离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技术,只有专业人员,且经验丰富的,才能识别各种菌落,从中分离出有用的菌株。
八、光合细菌的使用剂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光合细菌对各类养殖动物及农作物都有益。表现在成活率高、个体大、免疫力强等方面。特别是育苗阶段,效果更明显。
1.使用剂量(30亿级)
(1)育苗
鱼苗培育:一般施用浓度100-200ppm(1ppm为百分之一,即1立方水体用1克)。常规鱼苗100 ppm,虾蟹苗150-200 ppm,贝苗180-200 ppm,使用周期为5-10天。
(2)成鱼
首次施用10 ppm(即水深1米每亩约用7千克),以后每次5 ppm(即水深1米每亩约4千克),周期为10-15天。如常规鱼、虾、蟹、珠蚌、鳗等。
(3)饲料添加
鱼苗5%,成鱼3%,禽畜3%-5%,现拌现喂,喂水添加3%。
(4)种植业
水稻、小麦:每次亩用5千克叶面喷施。水稻秧苗期、孕穗期各用一次;小麦冬肥、拔节期各用一次。
油菜:基肥亩用15千克浇根。窜苔前亩用15千克叶面喷施。
瓜果类蔬菜:每次亩用10千克,幼苗期适量稀释浇根一次,现蕾期喷施一次。
叶菜类蔬菜:每次亩用20千克,生长期浇根或叶面喷施,7天用一次。
花卉:移载后亩用40千克浇根。生长期每次亩用20千克喷施,每15天一次。
茶树:播种基肥亩用80千克。冬肥亩用40千克浇根。萌发期前亩用20千克浇根。叶片生长期亩用15千克喷施,每15天一次。
果树:冬肥亩用40千克浇根。新叶长成后亩用20千克叶面喷施。
(5)环保
污水处理用量:200-1000ppm。
2.使用方法
(1)将光合细菌菌液稀释20-30倍全池均匀泼洒。
(2)将菌液用沸石粉吸附或拌和细土以后撒入池中。
(3)将菌液拌和饲料后投喂。
(4)将菌液稀释10倍后,浸泡鱼种。
(5)拌种、浇根、叶面喷施。
3.注意事项
(1)不可与消毒杀菌剂混合使用,水体消毒须1周后方可使用。
(2)使用前,将菌液光照10小时以上,使用效果更好。
(3)晴天水温20℃以上时使用效果较好。
(4)拌入的饲料应于当天投喂完毕。
(5)应灵活掌握用量和使用的连续性,因为光合细菌在水体中只有形成优势群落后,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6)水体呈碱性时施用效果最好。酸性水体易使鱼类生病,应常用生石灰或烧碱调节PH值至中性或偏碱程度。
(7)光合细菌菌液不能用金属器皿贮存。
(8)培育鱼苗时,在苗种入池前7天全池泼洒,以利于浮游生物生长。
(9)植物萌发期,施用效果最好。
附录:
光合细菌的镜检方法(细菌的涂片和革兰氏染色法)
1.涂片
以灭菌接种环取一滴盐水放于清洁玻片上,然后挑取少许细菌与盐水混匀,均匀涂布。
2.干燥
将标本涂好后,使自然干燥,或在火焰上略烘,但防止过热。
3.固定
将已干燥标本在火焰上来回通过3-4次,可使细菌固定在玻片上。
4.染色,有以下四个步骤
(1)初染:在涂片上加结晶紫染液1分钟后,用自来水冲洗,将水沥净。
(2)媒染:加碘液作用1分钟后,水洗沥净。
(3)脱色:用95%的酒精,约10-30分钟,水洗。
(4)复染:加稀释复红染半分钟,水洗,用滤纸吸干。
(5)干燥后:加香柏油镜检。
(6)观察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huyidao068 于 2010-10-10 20:02 补充以下内容
我今年用的是“江苏仪征市诚信微生物制品厂”生产的光合细菌培养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