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597|回复: 29

[饲料]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18 16: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养殖量大幅度下降,养殖效益全面亏损,对养殖业、饲料业、兽药、畜产品加工等行业造成直接冲击,畜牧业形势异常严峻。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业界人士无不关注!还望各位有识之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谈阔论!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6-6-18 16: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明年吧
发表于 2006-6-18 16: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我感觉明年和后年会好一点
发表于 2006-6-18 16: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在我看来,畜牧业要进行一次转变了,不是在一切陈旧的基础上恢复
这是一个阵痛,没有人可以逃过去的--除非,积极寻求突破。
行业并没有衰退,只是略微的供求失衡。
没有什么事情会让我们失去信心的
发表于 2006-6-21 14:0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下半年了啊!郁闷.越快越好
 楼主| 发表于 2006-6-21 21: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家禽业何时复苏?

来源:齐鲁牧业报

上周由江苏刮起的肉鸡上涨之风,本周也成了强弩之末,市场在短暂热闹之后,又重归平静,行业复苏的希望再次落空。


本周召开的全省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会上,各地提供的生产数据让人担忧,几个养殖大市肉鸡存栏量下降40%以上,蛋鸡存栏下降35%以上;肉鸡销售价格下降25%以上,西装鸡价格7000元/吨,四月份曾经到6300元/吨,肉鸭4400元/吨,四月份甚至跌破4000元/吨;销售量下降50%以上,大量家禽产品积压严重,省内几家大型家禽龙头企业的库存超过2万吨,企业举步维艰。由于大量资金被占用,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进而影响到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兽药、饲料企业的销售量大幅下降,许多业务员不得不减少外出,养殖户收入大大减少,事态发展正逐渐演化成一个涉及千万人利益的社会问题。


持续的市场低迷,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市场的调节作用已经微乎其微,单靠市场的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来救市,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况且这并不是主要问题,消费市场启动不起来,一切都是空话。谁来拯救市场,靠企业吗?显然没有这个能力;靠各级协会吗?太难为他们了,也办不了,真正能起作用的还是各级政府。解铃还需系铃人,行业到今天这个局面,固然有其本身的原因,禽流感是其导火索,但在禽流感问题上所采取的一些措施间接导演了这部长剧,部队不吃了,学校不吃了,外资企业不吃了。。。,至今对禽流感还没有一个定论。


政府应在这个问题上有所作为,首先,要对禽流感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位,合格的家禽产品不会传染禽流感,在此问题上,政府态度要坚决!其次,要利用掌握的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大造声势,提倡安全、健康消费观念。第三,各级政府领导要带头消费家禽产品,尤其要让那些大的消费群体如学校、部队、企业增加消费量。第四,要慎重报道各地突发的疫情个案,对媒体的报道、宣传要严格审查。

惟有如此,才能尽快拯救这个产业,也才能真正保护千万人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
发表于 2006-6-22 19: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该来的总会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15: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农业部关于促进畜牧业平稳发展的通知

--------------------------------------------------------------------------------


畜牧业的发展在保障畜产品市场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建设现代农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我国畜牧业发展正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今年以来肉禽蛋奶主要畜产品价格低迷、价格跌幅加大,养殖成本增加、比较效益下滑,一些养殖户出现亏损、养殖积极性下降。今年前4个月农民来自畜牧业的现金收入出现了多年未曾有过的负增长。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畜牧业平稳发展的重要意义。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连续三个1号文件,都对大力发展畜牧业作出明确要求。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畜牧业产值已超过1.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畜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各级畜牧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1号文件的精神上来,把行动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做好畜牧业的各项工作。

  (二)明确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在畜牧业发展新的历史阶段,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畜产品进口调控,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三)加快制定和实施畜牧业发展规划。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十一五”期间畜牧业发展规划,突出重点,明确发展方向。要根据不同区域资源、技术、市场和产业发展状况,优化要素组合,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奶牛优势区域、生猪优势区域和肉牛肉羊产业带建设。

  (四)大力推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转变增长方式是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各地要以转变养殖方式为切入点,进一步总结近几年养殖小区建设经验,加强标准化养殖小区示范建设,发展适度规模化养殖,提高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实施畜牧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养殖技术,切实提高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五)努力提高畜禽良种化水平。良种、良料、良法是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保证,良种是关键。各地要科学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畜禽良种建设规划。加强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场建设,有效保护当地的畜禽种质资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要加强畜禽良种选育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适应本地发展需要的畜禽育种繁育体系。要加大畜禽良种推广力度,提高本地区畜禽良种的覆盖率。

  (六)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各地要继续加大禽流感、口蹄疫、猪链球菌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认真做好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控工作。制定本地区种畜禽疫病净化方案,净化种畜禽主要疫病,从源头提高畜禽健康水平。要继续加大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措施,力争使本地禽流感和口蹄疫免疫率达到100%。加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预警预报,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反应机制。

  (七)不断完善畜牧业生产者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要引导和鼓励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者协会及股份合作制联合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参与畜产品加工销售环节的利益分配,提高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的获利水平。要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农民的利益。

  (八)正确引导畜产品消费。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正面宣传和报道。特别是正面宣传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改进疫情公布方式,普及公众卫生知识,使其懂得重大动物疫病可防可控。要防止媒体过度炒作,避免产生社会和公众消费恐慌,给畜牧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要正确引导畜禽产品消费,稳定消费信心,扩大消费群体,提高消费水平,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九)切实加强对畜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畜牧部门要充分发挥规划、指导、协调、监督、管理和服务的职能,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势,把握规律,了解畜牧业发展的新情况,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积极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畜牧业发展情况,提出扶持政策措施建议。与有关部门主动协调,争取支持,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要增强服务意识,深入基层和农户,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帮助农牧民通过发展畜牧业实现持续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发表于 2006-6-23 16: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畜牧业不景气,与从业人员也有关系;很多造假是专业人事所为,总以为畜牧业是低档行业.产品自己都不吃,还期望别人去多消费..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21: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畜牧业市场何时才能复苏?

着实很压抑,对行情感觉无回天之力哦!看不到曙光似的,无法制定计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06: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