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条件反射:7年前的雕塑被热议 一个普通的雕塑,站在那里已经7年,最近被和房奴联系在一起,有人感叹、有人抱怨,有人大吐苦水,都是高房价惹出的热议,可见房奴的压力很大。 雕塑是这样:一个人倒立着,除了头部、手部和脚部是金属,中间的身体部分则是由建房用的砖块垒砌而成。该雕塑有两三米高,位于厦门的思明北路和厦禾路交会处的绿化带边上。雕塑位四周高楼林立,砖块、负重等让人感觉有一种压抑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联想总会有的,但和与房奴二字联系起,称为“房奴雕塑”,决不是作者的本意,2003年的房奴还很舒服。 这个雕塑的名称叫《传承·状态》,“中国‘大海·音乐’国际雕塑展”现场创作的城雕作品,作者是李冰,创作时间是2003年12月8日。 作者是四川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曾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现正在中央美院读研。李冰表示:“当时我要表现的是闽南人行走天下、根在中国的主题,也包括房子的要素”。 一个雕塑想表白的东西是无语言的,“神似”、“很形象”都是靠和现实碰撞来点化的,点化出的文化再令大众恍然大悟。现实是刀,点化是刀,恍然大悟也是刀,一个雕塑完成后,不仅要经历风吹雨淋,还要再经过现实、点化、恍然大悟三把刀的再雕刻,再雕刻极大地丰富了雕塑的内容。还有,作品的张力还包涵着看客的心情和柔和的目光。 柔和的目光看到的风景也是柔和的,不会熟视无睹,也不会条件反射。 “房奴雕塑”就是条件反射,也反馈出房奴的文化缺乏。 房奴的文化很缺乏,反映房奴的作品也太少了,而房奴毕竟是个阶层了,他需要自己的文化来滋润,他的目光在搜寻,吸收文化营养,他找到这个雕塑,这个雕塑便成了他的图腾、他的代言。 代言一下也好,这个雕塑中的房奴毕竟是金属的,比所背负的砖块贵重多了。说明人是第一位的,要善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