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
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集团 区域经理
曾在北京某规模猪场工作两年
15810901600
我们养猪人
刘冰
每当我们喝着牛奶、吃着肯德基、啃着猪蹄的时候,我们是否想曾过这些东西都来自哪里?我们记得的或许只有儿时的那几句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真正去想过的,去看过的,又有几人呢?
养猪业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但随着人们欲望的不断膨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猪肉越来越不够人吃了。于是,工厂化养猪随之而来。说是工厂化养猪,与工厂可大不相同。这里的产品一天24小时都需要人照顾,“生产机器”相当娇贵。保种用的种猪需要持续照顾3—5年,育肥猪也要照顾近6个月,这期间不能有一点马虎,否则损失不可估计。正是由于害怕这不可估计的损失,几乎所有的猪场都有一个杀手锏——封闭式管理。这种封闭式管理可不像学校,里面可以随便活动,有图书馆、商店和娱乐设施;也不像军队,有保卫国家的光荣使命,有寝室无忧的后勤保障;更不像监狱,监狱至少不会天天接触肮脏的猪粪便。这就是现代生活中的特殊行业——规模化养猪。
在群山之中,有一片排列规则的场房,大门紧闭,外人未经允许一律不准进入。里面的工人早晨7点半上班,晚上5点半下班,看似一天工作8小时,但实际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为场里工作。假期几乎是没有的,他们只允许每隔两个星期外出购物一次,每次限时下午3点到晚上10点。每年能给10天左右的探亲假,但过年时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回去,因为年三十晚上猪还是要正常分娩。如果遇到疫情封场,可能几个月甚至半年不能离开场区半步,有时还会封在猪舍里,与猪同吃、同睡。他们每天都要在猪舍里工作,为猪的吃喝拉撒睡服务。这里的工人大部分是夫妻或是单身汉,也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学历高低不等,但大部分都是初中以下学历。常年的封闭耗费了工人们的心血,每天无精打采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喂猪、清粪、再喂猪、再清粪……有的呆一个月走了,有的呆半年走了,有的一年走了。场长大骂,这些没良心的,难怪我平时对他们那么好!都是些没有出息的家伙,想走就走吧!其实,场长又何尝不知道这里的苦呢,只不过快快嘴而已罢了。规模猪场留不住人已是最令管理者头痛的事,他们不是不想留,而是没有条件。养猪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不但要防疫病,还要防价格,说赔就赔个倾家荡产。怕怕怕!这一怕困扰了中国规模养猪多少年!越怕越留不住人,越留不住人越阻碍发展,这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恶性循环。归根到底症结在哪?还是国家不重视啊!如果国家能认识到这个行业的特点,给养猪企业更多的扶持,给养猪从业者,特别是畜牧兽医专业的大学生更人性化的待遇,那么每年数以万计的大学生还会离猪场避而远之吗?
我们总是认为是自己的技术太低、设备太差、种猪质量太次,所以我们花大力气研制新疫苗、研究新的疾病诊断技术,花高价引进新设备,花大把外汇购外国种猪。纵观专家讲座、学术期刊、国家媒体,关心的是无名高热、该用空气过滤把猪养在无菌室里、猪病已经进入分子生物学时代、养猪原来是风险行业啊!猪价为什么就那么高呢?猪价怎么又低了呢?……如果我们真的把养猪当作一个行业来看,我们是否应该来认真反思,中国养猪业的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中国畜牧人论坛上发布的系列投票表明,只有不到10%的猪场是采用了机械清粪的方式,其余全是靠人工去操作;71%的人只想在猪场工作不超过3年;62%的人是因为猪场封闭而不愿意在猪场工作;37%工作在猪场的人常年没有节假日(连场大门都很少出)。虽然这些投票很局限,但现实可能就是这样。假如把猪场比作工厂,产品当然是猪,但生产产品的工具是什么呢?猪肯定是有的,但比猪更重要的是人!是直接让猪出产品的饲养员。我们只把眼光放到给猪吃、给猪打苗、给猪消毒、给猪治病,谁注意到了整天陪着猪的人了呢?一头好猪让一个差的饲养员养,可能不久就会因为各种原因或者死掉、或者淘汰。正是由于猪场人员的不稳定,直接导致我们很多养殖技术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所谓的先进技术多是摆设而已。有专家说,以后发展的趋势是智能化管理了,全电脑监控了。全国的猪场都会发展成这样吗?投资有多大?要等到房地产赚的黑心钱全都投到养猪业吗?还是要等到外国财团垄断中国的养猪业?中国人力资源这么丰富,就不能想一想办法来更合理地利用这些养猪人吗?
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中,只要人类社会存在,那么他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就是家庭。想想那些在规模猪场工作的人们,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爱人、他们的儿女都受了多少苦。人们在喝着牛奶、吃着肯德基、啃着猪蹄的时候,谁想到了那些有家不能回、有孩子不能疼、有爱人不能爱的那些养殖场里的人们啊?希望有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个人群,认识到这也是困扰我国规模养猪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是有着10亿农民的大国,散养户和在猪场工作的农民工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变,也不应该改变。
人们都说现在的年轻人浮躁,安不下心来从底层做起。可这个底层说得容易,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像这些工作在猪场里的年轻人,如果是中专生还要好一点,刚入场的时候十八九岁,不用考虑太多的问题。而要是本科生呢,毕业时多二十四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供了这么多年的书,在猪场却只赚那么点钱,又要考虑找对象的问题,整天关在猪场里想着这些问题,他们能工作好吗?他们能不走吗?这些问题看起来跟养猪技术不沾边、跟猪病不沾边、跟猪价不沾边,但它却也是一个困扰规模养猪的主要根源啊。如果我们把养猪场适当放开,更合理地安排职工的待遇和生活,让职工能感受到基本的生活尊严;有了疫病不是瞒着不报,胡乱采取封场、封栋、封人,而是及时发布疫情动态(哪怕以X号代替发布也行啊),采取大环境和小环境综合控制措施......这样会不会更好?就算我们把自己封闭的很严,把员工更换了一批又一批,把某些疾病叫的模棱两可,但中国的猪还在不断地病死,中国的养猪人还在忍受着折磨,中国的猪肉还是出不了国门啊!
养猪的事很多,但我更关心养猪的人。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来关注养猪业、关注我们养猪人。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