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31|回复: 8

霉菌毒素及其作用机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7 14: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霉菌毒素及其作用机理

  徐运杰 方热军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摘 要:霉菌毒素普遍存在,严重危胁畜牧生产和粮食生产的安全。文中阐述了常见的霉菌毒素及其作用机理。
  关键词:霉菌;霉菌毒素;作用机理
  Mycotoxins and Its Mechanism
  XU Yun-jie Fang Re-ju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28)
  Abstract: Mycotoxins are ubiquitous, which bring Serious threats to safety of livestock production and grain production. The common Mycotoxins and Its Mechanism were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olds; Mycotoxins; Mechanism
  霉菌毒素污染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给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据报道,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5%农作物或产品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Council等,1989;Mannon等,1985;Finks-Gremmels,1999)。广义上的霉菌毒素是指产毒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时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以及某些霉菌使其基质发霉变质后形成的有毒化学物质。狭义上的霉菌毒素主要指霉菌在污染基质的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由于霉菌种类的多样性,其有毒代谢产也多种多样,现已知的霉菌毒素有200多种。本文就主要的几种霉菌毒素进行详细介绍。
  1.霉菌毒素的起源及其分类
  霉菌毒素这个词最早出现是在1962年。当年,英国伦敦发生了一场大灾难,大约有十万只火鸡死亡。经检验分析,这个神秘的火鸡“X”病与饲喂了滋生有黄曲霉次级代谢产物的花生粉有关(Blout,W.P.1961;Forgacs,J.,1962)。不久,麦角碱和棒曲霉素等霉菌次级代谢产物也归类于霉菌毒素。同时也研究发现了如赭曲霉毒素等新的霉菌毒素。1960年到1975年,对霉菌毒素的研究非常火热(Maggon等,1977)。要注意的是,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但并不是霉菌产生的所有有毒化合物都可称为霉菌毒素。这得看次级代产物的用途和引起中毒症所需的浓度。如果主要用来杀死其它微生物,像盘尼西林,则称为抗生素;如果对植物产生毒性,则被植物病理学家称为植物毒素(注意要与由植物产生的毒素进行区别);而由霉菌产生的低分子次级代谢产物应如果在低浓度微量下就能够对畜禽和人类产生毒性,则可称为霉菌毒素。其它低分子代谢产物,如乙醇,只有在较高浓度时才有毒性,就不能称其为霉菌毒素(Bennett,J.W.,1987)。
  对于霉菌毒素的分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临床工作人员常通过霉菌毒素影响的器官进行分类,因此有肝毒素、肾毒素、神经毒素、免疫毒素、致皮炎毒素、血液毒素等;细胞生物学家则把霉菌毒素分为致畸毒素、致诱变毒素、致癌毒素和致变态反应毒素;有机化学家依结构的差别将霉菌毒素划分为内酯环类、二呋喃环类、醌类、环氧类、有卤素原子类、靛基质环类等;生物化学家根据霉菌毒素合成途径进行分类,如通过聚酮途径产生毒素,通过氨基酸衍生(amino acid-derived)产生的毒素等;霉菌学者则根据产生毒素的霉菌名称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已被广大学者承认和接受。
  2.主要的霉菌毒素
  在饲料中常见的产毒素霉菌主要有: 曲霉属(Aspergillus) 中的黄曲霉(A.
  flavus)、赭曲霉(A. ochraceus)、杂色曲霉(A. versicolor)、构曲霉(A. nidulans)、寄生曲霉(A. parasiticus)和烟曲霉(A. fumigatus)等。青霉属(Penicillium)中的岛青霉(P. isandicum)、桔青霉(P. citrinum)、黄绿青霉(P. citreovinide)、红色青霉(P. rub-
  rum)、扩展青霉(P. expansum)、圆弧青霉(P. cyclopium)、纯绿青霉(P. Viridicatum)和斜卧青霉(P. decumbens)等。镰刀菌属(Fusarium)中的禾谷镰刀菌(F.gramine-
  arum)、三隔镰刀菌(F. tritinctum)、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zeae)、梨孢镰刀菌(F. poae)、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雪腐镰刀蒲(F. nivale)、串珠镰刀菌(F.manilib-
  orme)、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um)、木镰刀菌(F.equisti)、茄病镰刀菌(F.solani)、粉红镰刀菌(F.roseum)等。另外,麦角菌属(Claviceps)、鹅膏菌属(Amanita)、马鞍菌属(Helvella)和链格孢菌 (Alternaria)等也是较为常见的产毒霉菌。
  2.1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通过聚酮途径所产生的一种对人类和畜禽危害最大、最常见的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在1961年首次从霉变花生粉中发现(Blout,W.P.1961,Goldblatt等,1969)),后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许多黄曲霉毒素的衍生物和相似物,所以它是指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的总称。
  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含有一个双氢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天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根据其在蓝色(Blue)或绿色(Green)紫外光下所产生的荧光以及在薄层色谱法过程中的相对迁移率不同,主要有B1、B2、G1、G2四种。另外还有多种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异构物和相似物,如P1、Q1、B2a、G2a等。 其中毒性最大研究的最多的是AFB1(如图1),是已知致癌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Squire,
  1981)。通常所说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指AFB1。黄曲霉毒素分子量是312-346,难溶于水、己烷和石油醚,可溶于甲醇、乙醇、氯防、丙酮等。对热稳定,在280℃才开始分解。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主要影向是致肿瘤、免疫抑制、致突变和致畸。影响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可引起肝脏出血、肝脏脂肪变性、胆管增生等,并可导致肝癌的发生。不同动物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程度不同,禽类对黄曲霉毒素特别敏感(Klein等,2OO0)。Schuller等(1986)报道,饲料中允许的AFB1含量是10-600ppb。饲喂奶牛的玉米中AFB1含量不得超过20ppb;饲喂肥育牛与猪的玉米中不得超过300ppb;饲喂繁殖家畜的玉米中不得超过100ppb(Ezzell,C.,1988)。饲用棉籽中AFB1的含量不得超过300ppb(Park,D.L.等,1986))。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规定,牛奶中AFB1的代谢物AFM1的含量最大允许量是0.5ppb。
  图1:黄曲霉毒素B1
  2.2 桔青霉素
  桔青霉素(Citrinin, 如图2)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从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中分离出来(Hetherington,A.C.和H.Raistrick,1931)。随后研究发现,包括常用来生产干酪的Penicillium camemberti在内的十几种青霉和几种曲霉如Aspergillus terreus、Aspergillus niveus、Aspergillus oryzae等都可代谢产生桔青霉素(Manabe,2001)。Blance P.J.等(1995)从工业上常用来生产红色素的红曲霉(Monascus ruber)和紫色曲霉(Monascus purpureus)的代谢产物中也分离出了桔青霉素。
  桔青霉素不易溶于水,在酸性及碱性溶液中对热均敏感,易分解。Carlton,W.W.等(1977)研究报道,桔青霉素几乎对所有的动物都有肾毒性,但急性毒性在不同的品种之间有所差异。对鸭来说,半致死剂量是57mg/Kg;鸡是95mg/Kg;兔子是134mg/Kg(Hanika等,1994)。桔青霉素与赭曲霉毒素A有协同作用,可抑制鼠科动物肾脏RNA的合成(Sanging等,1976)。小麦、燕麦、黑麦、大麦、玉米、稻谷等都可生长桔青霉(Abramson等,2001)。
  图2:桔青霉素
  2.3麦角生物碱
  麦角又叫麦角菌,小麦角。寄生在小麦、黑麦、拂子茅、大叶章、披碱草、老芒麦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上。化学成分主要是含麦角生物碱、胺类麦角红及脂肪油等。生物碱约0.1%-0.4%、脂肪油30%-40%。生物碱中主要为麦角新碱,麦角胺和麦角高碱等。在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麦角碱的外表比较漂亮,是“最迷”人的一种霉菌毒素。麦角异新碱的结构图如下:
  图3:麦角异新碱
  人较少发生麦角碱中毒,畜禽特别是牛、羊、猪、鸡发生较多。临床症状是坏疽、流产、抽搐、过敏、共济失调等,以坏疽和抽搐两种症状最常见。坏疽影响机体血液流动与供应,抽搐影响中枢神经系统(Bennett等,1999)。要注意的是,药物与毒物有时只是在量上的差别。麦角生物碱就是这样。经观察,当孕畜采食了长有麦角菌的牧草后常发生流产,从而表明麦角生物碱能够诱导平滑肌收缩。也正因其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有许多生理功能而受到内科医生和药理学家的关注。所以麦角也是一种中药,可用其来坠胎和助产(Riddle等,1997)。
  2.4 伏马毒素
  Gelderblom,W.C.A.等1988年首次对伏马毒素(Fumonisins)进行了阐述。以伏马毒素B1最常见(如图4)。许多镰刀菌可产生伏马毒素,其中以串珠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为主,常污染玉米。高浓度(50-500ppm)的伏马毒素B1对畜禽和实验动物可引起各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毒理作用,如马(Marasas等,1988)、兔(Bucci等,1996)的脑白质软化症,猪的肺水肿和水胸(Harrison等,1994),鼠、羔羊、小牛的肝细胞凋亡和肾毒性(Pozzi等,2000; Haschek等,2001),还有肝毒性和致癌效应(Gelderblom等,1988,1991,1996)。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Lombaert等2002报道,加拿大由伏马毒素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0亿美元;Windel等2000报道,从1990-1999十年间,仅伏马毒素就使美国损失25亿美元之多。与大多数其它真菌毒素不同的是,伏马毒素是亲水性的,不溶于有机溶剂,这就给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Blackwell等,1996)。伏马毒素还与人类的食道癌密切相关(Yoshizawa等,1994;Marasas,1995; Ueno等,1997;Groves等,1999)。
  图4:镰刀菌毒素B1
  2.5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是由曲霉属及青霉属中的某些菌种产生的一类结构相似的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以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最强( Creppy等,1995 )。Van der Merwe,K.J.等1965年从赭曲霉(Aspergillus ochraceus)的次级代谢产物中最先发现了赭曲霉毒素A(如图5)。可溶于极性有机溶剂,微溶于水,对热的稳定性好。
  赭曲霉毒素A可感染大麦、燕麦、黑麦、小麦和其它植物产品中,而以大麦的可能性最大。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与黄曲霉毒素相当。肾是其主要的靶器官,几乎对所有的动物都有肾毒性,尤其是人类。除肾毒性外,还有肝毒性、抑制免疫、致畸和致癌性。低量摄入量时可造成生殖性能下降。最新研究表明,赭曲霉毒素A还具有遗传毒性,可使细胞中染色体断裂增加(Lioi等,2004)。赭曲霉毒素A通过多种方式干扰细胞正常生理,但主要与苯基丙氨酸代谢的酶有关,抑制参与苯基丙氨酸-tRNA复合物合成的酶的活性(Buuge等,1979;Marquardt等,1992)。还可抑制线粒体中ATP的产生(Meisner等,1981)和促进脂质过氧化(Rahimtula等,1988)。赭曲霉毒素可代谢到动物的血液、乳汁和其它组织中(Marquardt等,1992)。因而可间接通过生物链效应危胁人类健康。据报道,一种名叫地方性巴尔干肾病的人类疾病与赭曲霉毒素有关(Hult等,1982;,Krogh,1987)。
  另外要注意,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常广泛用来生产酶和柠檬酸,具有很重要的工业价值(Heenan等,1998;,Teren等,1996)。尽管有报道青霉菌也可产生赭曲霉毒素,但Chu(1974)和Pitt(1987)研究表明:常生长在大麦上的Penicillium verrucosum是青霉属中唯一能产生赭曲霉毒素的青霉菌。
  图
  5:赭曲霉毒A
  2.6 棒曲霉毒素
  棒曲霉毒素(Patulin)是由青霉、曲霉和丝衣霉等不同霉菌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级代谢产物。1940年首次从青霉菌Penicillium patulum(后来叫Penicillium urticae,称为Penicillium griseofulvum)中分离出来,最初作为抗生素用来抗革兰氏阳性菌。正因如此,许多早期研究主要是针对它的药用功能。例如,可用它喷雾治疗普通感冒或作为膏药来治疗皮肤真菌感染(Ciegler,1971和1977)。其化学结构如图6。然而,1950-1960年研究发现,棒曲霉素除了有抗细菌、抗病毒、抗原虫等作用外,对动植物也有毒性作用。1960年,将其重新归类于霉菌毒素。
  霉变的水果如苹果、梨子、樱桃等最有可能产生棒曲霉毒素。用霉变的水果研究表明,蓝色的霉菌—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出现的概率最高。Tapia等(2005)每天给瘤胃连续培养物中添加0、20、40、80mg棒曲霉毒素,结果降低了挥发性脂肪酸的产生、纤维的消化以及瘤胃中细菌数量。Sabater-Vilar等(2004)报道,棒曲霉素对家畜的毒性较低。
  图6:棒曲霉素
  2.7单端孢霉烯毒素
  单端孢霉烯毒素(trichothecenes)是由镰刀菌产生的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种类超过148种,其中以T-2毒素(T-2 toxin,图7)、雪腐烯醇(nivalenol,图8)和脱氧雪腐烯醇(deoxyni-valenol,DON,图9)为主。
  Hulan和Proudfoot(1982)、Kubena等(1997)实验表明,鸡和火鸡等家禽对脱氧雪腐烯醇的敏感性较低。然而,Huff等(1986)、Kubean等(1989)、Harvey等(1991)、Swamy等(2004)报道,日粮中脱氧雪腐烯醇含量16-18mg/Kg就使肉鸡生产性能明显降低,免疫功能减退,血清生化指标发生改变,特别对小鸡影响较大,中成鸡敏感性较低。家畜低量采食感染有脱氧雪腐烯醇的饲料或牧草后表现生长减慢,拒食等;而大量采食后,则出现反胃、呕吐、腹泻等症状,所以脱氧雪腐烯醇又叫呕吐毒素。主要由禾谷镰刀(Fusarium graminearum)和大刀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产生。T-2毒、镰刀菌毒素与呕吐毒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强化呕吐毒素的毒性(Kubena 等1989;Smith等,1997)。但Rotter等(1992)报道没有协同作用。
  家畜采食了感染单端孢霉烯毒素的饲料后所出现的食欲减退或丧失、肌肉失调和呕吐等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和脑中的神经化学物来调控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种神经递质是5-羟色胺,可降低采食量,其前体物是色氨酸。当畜禽发生单端孢霉烯毒素中毒后,脑和中枢神经受到损伤,大量的色氨酸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增加了脑内5-羟色胺的合成。这是单端孢霉烯毒素使动物厌食与呕吐的原因之一。MacDonal等(1988)和Cavan等(1988)用鼠、Prelusky等(1992)用猪、Swamy等(2004)用仔猪和肉鸡进行实验证实了这个观点。Chung等(1991)用高色氨酸日粮对猪实验观察到呕吐现象的发生。
  图7:T-2毒素 图8:雪腐烯醇 图9:脱氧雪腐烯醇
  2.8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是Fusarium graminearum、Fusarium culmorum、Fusarium equiseti和Fusarium crookwellense等镰刀霉菌通过聚酮途径合成的对哺乳动物具有雌激素样效应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适宜的条件下,所有的谷物类作物或饲料产品都可受到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Hagler等,2001)。猪对玉米赤霉烯酮最敏感。早在1920年就发现猪食用了感染有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食出现雌激素过多综合症。Kurtz等(1978)报道,日粮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浓度达到1ppm就可致使猪发生雌激素过多综合症,母猪表现为子宫扩张、乳房与阴户肿胀、排卵量减少、发情周期延长,公猪表现为雌性化(Newberne等,1987),甚至低至0.1ppm就有相关症候出现(Mirocha等1977);高浓度的可导致不孕、假孕、流产等。儿童食用了激素较多的畜产品出现早熟现(Szuetz,P.等,1997)。因而,玉米赤霉烯酮又叫霉菌雌激素,另还有α和β两种异构体。除猪外,对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生殖健康(EI-Nezami等,1998)以及家禽的生产性能同样有不良影响(Branton等,1989)
  从化学特性而言,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二羟基苯甲酸内酯,属非甾类化合物,没有真正的毒性。Hidy,P.H.等(1977)报道,雌鼠的半致死剂量大于10000mg/Kg;几内亚母猪的半致死剂量是5000mg/Kg。其结构式如图10。 由于在微量情况下就可导致相关症状出现以及半致死剂量高,所以有学者建议,将玉米赤霉烯酮称为霉菌雌激素似乎更加合适。
  图19:玉米赤霉烯酮
  3. 霉菌毒素的产生条件
  霉菌产生毒素的先决条件是霉菌污染基质并生长繁殖,其它条件包括基质的种类、水分、相对湿度、温度以及空气流通情况等。
  3.1适宜的基质 霉菌生长所需的基质因其种类不同而各异,如黄曲霉最宜在花生、玉米、水稻、麦类等植物上生长,而镰刀菌则易在小麦秸秆上大量繁殖,T-2毒素则易污染玉米,黑斑病霉菌最适的基质是甘薯等。
  3.2 适宜的温度 各种霉菌最适宜的产毒温度不尽相同,如黄曲霉产毒温度在12~41℃之间, 当高于12℃或低于41℃时,其产毒能力明显下降。镰刀菌在8~16℃之间产毒能力最强。
  3.3 适宜的湿度 霉菌繁殖和产毒时所需的湿度也不相同,但当基质的含水量在10%~15%之间、环境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时,各种霉菌繁殖能力高,产生毒素也相对较多。
  3.4 通风和透气条件 各种霉菌产毒时所需的氧气相对浓度不一样。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在1%以下,CO2浓度增加到100%时,黄曲霉产毒能力明显下降。
  4.霉菌毒素的作用机理
  霉菌毒素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作用机理十分复杂。学者们主要就霉菌毒素对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合成、细胞膜功能等几个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4.1 抑制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
  早在1973年,Ueno,Y.等就研究报道,单端孢霉烯毒素在真核细胞中能够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木霉菌素(Trichodermin)是第一个发现能抑制肽转移酶活性的单端孢霉烯毒素(Stafford等,1973;Wei等,1974)。随后研究证明,所有的单端孢霉烯毒素都能够通过60S-核糖体亚基结合位点而抑制肽转移酶活性进而阻止蛋白质合成(Feinberg等,1989)。Bondy 和Pestka(2000)同样研究报道,单端孢霉烯毒素是蛋白质合成强有力的抑制剂。在完整的核糖本中,它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延伸、终止(Cundliffe等,1977)。通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研究表明,T-2毒素的C-4与C-5位置或C-8位置的异戊酰基对其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Thompson等,1986)。如果C-3位置的异戊酰基被乙酰基取代,则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减弱。12,13-环氧基团是单端孢霉烯毒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必需基团(McLaughlin等,1977)。Middlebrook等(1989)报道,T-2毒素对核糖体的键合具的特异性与可饱和性,每个核糖体键合一个毒素分子。Marc Maresca等(2002)用呕吐毒素对人小肠上皮细胞进行实验,结论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是其发生毒理作用的主要机制。棒曲霉素能名够抑制外周淋巴细胞DNA的合成。半胱氨酸可减轻其对DNA合成的抑制作用。这表明,巯基对棒曲霉素诱导的DNA合成抑制具有调节作用(Corray等,1982)。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都够抑制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胞周期紊乱,使丙二酫的浓度增加。黄曲霉毒素还可直接作用于核酸合成酶,抑制mRNA的合成,进一步抑制DNA的合成。
  4.2 改变细胞膜结构,诱导细胞凋亡
  因为T-2毒素是亲脂性的,它它能够嵌入细胞质膜的脂质与蛋白质,干扰正常膜功能(Pritchard等,1979)。Bunner等(1988)用8.5×10-12M的T-2毒素处理L-6成肌细胞,结果表明:细胞膜对钙、葡萄糖、亮氨酸和色氨酸的吸收能力十分钟之内就显著减弱。用T-2毒素对红血球细胞处理也得到同样的结论,但所需浓度稍高(Gyonggyossy-Issa等,1986)。Suneja等(1989)用小白鼠口服T-2毒素实验发现,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增加,机体发生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胞大量死亡。T-2毒素还可抑制线粒体中电子的转运(Pace,1983)。Marc Maresca等(2002)实验报道,肠道粘膜吸收功能减弱的主要机理是霉菌毒素抑制了蛋白质合成和诱导肠道细胞凋亡。
  4.3 竞争受体的结合位点
  Klang等(1978),Kawabata等(1982)用鼠研究证明,玉米赤霉烯酮和其代谢产物的作用机制就是与雌激素竞争受体。玉米赤霉烯酮对字宫以及输卵管中雌激素受体的亲和力强度因动物品种不同而各异。Fitzpatrick等(1989)用猪、鼠和鸡进行实验,结论是猪最大,鼠次之,鸡最小。
  麦角生物碱的毒性作用主要在于神经受体,基本效应是刺激平滑肌,与α-肾上腺素受体结合,抑制β-肾上腺素受体,导致子宫和血管收缩。另外,麦角生物碱可刺激多巴胺受体,抑制动物和人催乳素分泌,降低产奶量。麦角生物碱与生物胺相似,可作用于生物胺受体,影响神经递质。
  4.4 影响鞘脂的代谢
  伏马毒素的作用机制很复杂,涉及到几个分子作用位点(Riley等,1998)。但最主要的机制是影响鞘脂的代谢,打破血清、肝、肾中二氢鞘氨醇(Sa)与鞘氨醇(So)之间的平衡。目前认为,Sa/So是对伏马毒素B1中毒最为敏感的生化指标之一(Ledoux等,1996;Henry等,2000;Tardieu等,2004)。Tran等(2005)用含伏马毒素分别是0、2、8、32、128mg/Kg的日粮对鸭实验表明:伏马毒素B1抑制了神经酰胺合酶的活性,诱导鞘脂代谢的中断,而且在低剂量2mg/Kg时就表现出来。这与Voss等(1999)用鼠实验、Zomborszky-kovacs等(2002)用猪实验的结果一致。
  5. 结语
  总之,饲料或农产品中霉菌毒素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大问题,它牵涉到饲料工业与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涉及到畜产品安全,影响到人类的健康,防止霉菌毒素的污染是一个永久性、世界性的课题,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躲过这些“无声的杀手”。
  作者简介:
  徐运杰:男,1980年出生,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方热军:男,指导老师,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是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50 收起 理由
魁罡 + 5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27 14: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料挺全面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system + 3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5:3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6: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6: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copy下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9: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好好学习自己了!!!!!

徐运杰2008 于 2010-9-27 19:05 补充以下内容

自己好好学习自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8 08: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有更详细的内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13: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1 15: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22 22:0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