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景松,硕士,雨润集团养殖事业部技术部营养与饲料负责人,2年一线养殖经验,主管养殖事业部营养与饲料相关工作。TLE:18762728878 AD:南京市建邺区雨润路10号,雨润集团养殖事业部。
杨龙圣,博士,雨润集团养殖事业部技术部负责人,2年一线养殖经验,主管养殖事业部技术工作。
规模化猪场之初始控制——猪场引种程序
史景松 杨龙圣
引种是每个猪场生产经营者都要首先考虑的问题,它是猪场生产的前提,同时也是实现品种改良和迅速提高养猪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养猪企业中,品种的改良速度是牵制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到国外引种,还是在国内引种,都应该树立一种科学的引种理念,即三个意识:品牌意识、健康意识、良种意识。
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养殖场建成投产时,在引种环节上上并没有过多重视,这也是造成目前中国规模化养殖场品种退化过快,各类疾病繁多的问题之一。
下面就笔者从事工作以来的经验,结合本公司相关引种程序,总结如下,供大家点评。
一、 引种考察
1、种猪来源:来自于的猪场越多越好。
例如:
品种 猪场 | 大白 | 长白 | 杜洛克 | 加拿大
海波尔 | 30 | 40 | 30 | 王将杜海龙原种猪场 | | | 4 | 美国 | 8 | | | 美国 | | 8 | |
标准:猪场越多越好,种源离得越远越好。 2、供种能力: 保证在20周内全部到场,所选猪均衡分布在20周龄段内,比如500头规模的猪场,算上后备母猪使用率90%,实际需要560头,每周段内必须有28头猪。如果从50-70kg开始引种,即13周龄-17周龄。 例表:
品种周龄 | 大白 | 长白 | 杜洛克 | 19 | | | | 18 | | | | 17 | | | | 16 | | | | 15 | | | | 14 | | | | 13 | | | | 12 | | | |
标准:每一周龄段的猪只最好有40头的供选数量。 3、种猪编号:是否可以根据种猪耳号和产子记录找出母亲和父亲,并进一步找出系谱亲缘关系。 标准:保证耳号与种猪编号能对上。 4、生产性能:(配种报表、分娩报表、饲料报酬报表)整体的总产子、健子数、死胎、畸形木乃伊、初生重、断奶重、断奶数、首配月龄、发情率、流产率。此外,还有公猪的精液量、活率、密度、畸形率。 标准:平均总产子10头以上,健子数8头以上,死胎木乃伊弱子畸形少于1.5头,初生均重大于1.1kg,断奶重大于5kg,首配月龄不大于9月龄,发情率大于90%。 5、疾病情况:疾病监测情况、免疫程序、周围有无蓝耳等疫情。防疫保健程序,药品名称和厂家等。 如:
免疫时间 | 免疫疫苗 | 使用剂量 | 使用方式 | 疫苗公司 | 联系方式 | 空怀期 | 猪瘟 | | |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空怀期 | 蓝耳 | | | 勃林格 | | 一年一次 | 细小 | | | 武汉中博生化有限公司 | | 春、秋季 | 口蹄疫 | | |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产前45天、15天 | K88,K99大肠杆菌 | | |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产前13天 | 伪狂犬 | | | 海博莱 | |
标准:必须有猪瘟抗体、蓝耳抗体、伪狂抗体等检测结果。免疫程序必须有猪瘟、伪狂、口蹄疫,蓝耳、其他细菌性疫苗有没有?周围近期不能出现猪瘟、口蹄疫、高热病、蓝耳病等烈性传染病。保健程序如何进行?
6、证件提供: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企业营业执照、动物防疫合格证 。
7、种猪测定。
日增重——通常用测定期间(30~100kg)的平均日增重或达到一定目标体重(100kg)的日龄来表示。背膘——测定100kg体重日龄时,采用B超扫描测定倒数第3~4肋间处离背中线5cm处的背膘厚,以mm为单位。
饲料转化率——从30~100kg阶段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
8、价格情况:根据市场情况制定。
9、运输情况:选择地区较近、疾病情况相近的猪场。
10、 确认场家,合同评审
根据价格、供种能力、健康状况、生产性能、系谱状况等综合筛选出一家引种场。而后进行合同评审,根据合同的项目,双方就合同的方方面面进行讨论从而达成一定的共识。
合同初步达成共识后,由卖方盖公章,附有动物防疫合格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合同签订人的身份证正反面、税务登记证全部一份,一起送至买方公司进行评审。
二、 正式选种
1、供种能力核对
在进场之前隔离的两天时间内,每次核对供种能力,比如500头基础母猪的猪场,每周配种28头,也就是每周龄段要保证有40头左右的种猪供选,或者每两周龄段要保证70-80头的种猪供选。
如:
类别出生日期 | 大白公猪 | 大白母猪 | 2010-3-1 | 26 | 33 | 2010-3-7 | 22 | 23 | 2010-3-13 | 35 | 45 | 2010-3-19 | 36 | 32 | 2010-3-25 | 30 | 35 | 2010-3-31 | 42 | 46 | 2010-4-6 | 31 | 34 | 2010-4-12 | 28 | 32 | 2010-4-18 | 33 | 38 | 2010-4-24 | 52 | 44 | 2010-4-30 | 31 | 27 | 2010-5-6 | 34 | 38 | 2010-5-12 | 38 | 28 | 2010-5-18 | 20 | 27 |
2、进场开始选种,根据外表体型进行选择 具体要求: 种公猪: 体躯结构:种公猪的体躯结构要匀称,头颈、前躯、中躯和后躯结合自然、良好,眼观具有非常结实紧凑的感觉。颈短而粗,眼睛有神,前躯舒展,背腰平直,腹部大小适中,后躯丰满,耳、尾摇摆自如而不下垂,四肢强壮,姿势端正,蹄趾粗壮对称。 生殖器官:种公猪要求睾丸发育良好,轮廓清晰,大小适中,均匀一致,对称饱满,无单睾、隐睾。包皮大小适中、无积尿。 趾蹄:要求公猪四肢强壮,蹄趾粗壮、对称。关节发炎脓肿、蹄甲裂痕严重的种猪不能选择。尽量避免肢蹄结构不理想的种猪。 应激检验:将公猪在场地上迅速驱赶运动几圈,如果公猪出现肌肉震颤现象的不能选择。 种母猪: 母猪要符合本品种的外形标准,生长发育好,皮毛光亮,背部宽长、后躯大,但是肌肉不是越多越好,体型丰满,四肢结实有力,并具备端正的肢蹄,腿不宜过直。 体躯结构:体躯紧凑结实,身腰不太长,但体躯要深,背腰部稍弓起,尾根高,骨盆较大,四肢粗壮。腹部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 乳头发育:乳房膨软、发育良好,有效乳头7对以上,乳头排列整齐、对称,间隔适宜,第一对乳头要生在胸骨前方。无遗传缺陷,无瞎乳头、副乳头、内翻乳头。 阴户:母猪外阴户明显,大小正常,与其年龄相称,不能过小和上翘。 趾蹄:四肢强壮,行走稳健,蹄趾结实,后肢后踏,两后肢间距宽。
3、所选种猪打上喷漆记号
4、查看所选种猪的生产日期和生产性能情况,按照日龄均衡排布所选种猪,并记录每头种猪情况,同时编制耳号与选择种猪报表。
例表:
5、去除生长性能较差以及生产性能较差的猪只
标准:每头种猪的母亲胎均产总仔大于10头,胎均产健子大于8头。初生重大于1.1kg,21日龄断奶重大于6kg。
6、对剩下的猪只进行部分或者全部采血。
外部首次引种的猪场第一批引种时最好全部检测,第二批根据第一次检测结果作适当比例的检测,如果第一批检测结果较好,那么第二批检测25%。如果检测结果有阳性病毒存在,那么第二批也检测全部。
7、分别对HCV,PRV,FMDV,PRRSV(先检测PRRS抗体),PCV进行检测,并进一步根据HCV抗体和PRRSV的检测决定后备猪的免疫程序。
8、打上耳牌,并有买方技术员驻场跟踪。
耳牌与耳号保持统一。种猪运回场之后,下一代按照买方统一标准进行打耳号。
9、检测情况通过后,开始交下订单,交预付款,根据合同程序进行运猪过程。
一、 下订单
1、 检测结果合格后,买方养殖场向供方引种场下订单。
2、 首付预付款。
3、 联系车辆。
4、 一个一个核对耳号后将种猪上车运输。
二、 途中运输
运输前:
车辆在运猪之前3天必须准备好,对用3%的NaOH溶液对车进行消毒,空车处理,运猪前,将车上碱水冲洗之后,再用卫康进行消毒。做好车辆棚架等防暑通风准备。
准备相关手续。车辆检疫合格证,种猪出场合格证。
准备好水、抗应激药物、治疗药物。
器械和车辆维修设备
让有技术的人员进行押车
运输途中:
通风,饮水,保证充足的饮水。饲喂,冲洗降温,及时观察和治疗。
司机注意:
不能急刹车,要平稳行驶;途中少停,远离其他动物。
运载种猪前应使用高效消毒剂对车辆和用具进行二次以上的严格消毒,最好能空置一天后装猪,在装猪前再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彻底消毒一次,并开具消毒证。
在运输过程中应设法减少种猪应激和损伤肢蹄,避免在运输途中死亡和感染疫病。要求供种场提前2~3小时对准备运输的种猪停止投饲料。赶猪上车时不能赶得太急,注意保护种猪的肢蹄,装猪结束时应固定好车门。长途运输的车辆,车厢最好能铺上垫料,冬天可铺上稻草、麦麸,夏天铺上细沙。
为降低种猪肢蹄损伤的可能性,所装载猪只数量不要过多,装得太密会引起挤压而导致种猪死亡,运载种猪的车厢面积应为猪只纵向表面积的1.5倍,最好能将车厢隔成若干个隔栏,安排4~6头猪为一个隔栏,隔栏最好用光滑的水管制成,避免刮伤种猪。达到性成熟的公猪应单独隔开,并喷洒带有较浓气味的消毒药(如复合酚),以免公猪间相互打架。长途运输的种猪,应对每头种猪注射一针长效抗生素(如“得米先”或“爱畜达”),以防止猪群途中感染细菌性疾病。对临床表现特别兴奋的种猪,可注射适量镇静针剂。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尽量避免急刹车,应注意选择没有停放其他运载动物车辆的地点就餐,绝不能与其他装运猪只的车辆一起停放。随车应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药品,如绳子、铁丝、钳子、抗生素、镇痛退热药以及镇静剂等。冬季应注意保暖,夏季要重视防暑,夏天特别不能在炎热的中午装猪,可在早晨和傍晚装运。途中应注意经常供给饮水,有条件时可准备西瓜供种猪采食,防止种猪中暑,并定时寻找可靠水源为种猪淋水降温,一般日淋水3~6次。运输车辆应备有汽车帆布”若遇到烈日或暴雨时,应将帆布遮于车顶上面,防止烈日直射和暴风雨袭击种猪,车辆两边的篷布应挂起,以便通风散热。冬季帆布应挂在车厢前上方以便挡风保暖。长途运输可先配制一些电解质溶液,用时加上奶粉,在路上供种猪饮用。运输途中应适时停歇,检查有无伤病猪只。应经常注意观察猪群,如出现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注射抗生素和镇痛退热针剂,并用温度较低的清水冲洗猪身降温,必要时可采用耳尖放血疗法。
三、 后备猪的管理
1进猪前空栏冲洗消毒,空栏、消毒的时间至少要达到7天。种猪到场后,立即对卸猪台、车辆、猪体及卸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然后将种猪卸下,有损伤、脱肛等情况的种猪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并及时治疗处理。
2、按大、小、公母进行分群饲养,新引进母猪一般为群养,每栏4~6头,饲养密度适当。公猪要尽可能做到单栏饲养。
3、隔离舍要保持舍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4、先给种猪提供饮水,休息6~12小时后方可供给少量饲料,第二天开始可逐渐增加饲喂量,5天后才能恢复正常饲喂量。
5、种猪到场后的前二周,由于疲劳加上环境的变化,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会降低,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尽量减少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多维,使减少应激。
6、种猪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45天,每天观察猪群生长动态,做好种猪的适应工作。
7、种猪到场一周开始,应按按照本场制定的相关免疫程序接种猪瘟等各类疫苗。配种前,需要进行一次猪群健康检测。
8、做好发情记录,以便及早对后备母猪进行发情处理。
9、做好催情工作。
10、针对疾病情况,及时隔离和治疗。
除此之外,种猪进场后,应填写后备种猪管理报表,以便跟踪后备猪的饲养管理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