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近年来农牧业产品市场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型超市、商业连锁店每年以30%的增长速度取代着传统的农贸市场。对进入超市的各种农牧业产品,各地更是制定了严格的商标检验和品牌标准。可以预见,在今后没有商标、没有品牌的农牧业产品,将很难进入消费的主渠道。而我市的许多县(市、区)又地处工业不发达的纯农业地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农牧业产品市场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进而带动农牧业生产提高效益,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些年的农牧业发展当中,一些县(市、区)抢先发展,争得先机,注册了一批商标,认证了一些产品,这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项工作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所产生的效益还非常有限,与农牧业自身所占有的比重和优势相比也相去甚远。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品牌开发主体不强。
就拿长子县这个农业大县来说,目前真正能在全国或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几乎没有。多数生产企业产品附加值低,结构单一,规模小,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关系松散,带动能力弱,存在着大产业小龙头的现象。
二、品牌意识淡薄,企业创新创优品牌的积极性不高。
重发展生产,轻品牌开发。许多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核心仍然是产品,而不是品牌。加之品牌建设风险高,费用投入大,短期效益难显现,企业缺乏品牌建设开发的积极性和紧迫性。
三、政府引导不够,没有形成农牧产品注册认证的激励机制。
政府对农牧产品商标的注册、产品的认证、名优名牌的申报等,缺乏配套财力的支持,没有过硬的奖惩。
为加强农牧业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经营效益,现提出如下五条建议:
一、要进一步做大优势产业。
从我市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的实际出发,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要求,着力培育、重点扶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凸显其区域产业优势,奠定农牧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
二、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实施品牌战略需要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牵头。因此,要选择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潜力的农牧业企业,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信贷、技术扶持,采取外联内合、抱团发展的策略,扶持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使其产品早出名牌、多出名牌。
三要做优做精产品。
增强品牌意识,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科技含量、推进产品创新上狠下功夫。既要提升传统产品的档次,也要注重开发新产品。用严格的产品质量培育企业的品牌信誉。
四要建立品牌激励机制。
政府要加强对农牧业产品注册、认证工作的引导。要对注册农牧业产品商标、认证绿色无公害产品和基地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并要对取得“驰名”、“著名”农牧产品商标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五要强化对企业品牌的宣传。
要组织相关企业,利用好农博会、招商会、展销会等平台,开展产品的宣传和促销,打造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公众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有效地提升品牌价值。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