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69|回复: 5

企业为员工的简历打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7 15: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30, 2, left]近来,类似富士康员工跳楼这种持续发生的悲剧让我们不能不再次深入思考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血汗工厂”所能解释的了的。[/p][p=30, 2, left]其实,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压力压不死人,劳累累不死人,只有绝望才会真的杀人。让我们放眼社会,医生、律师、警察、矿工、消防员……这些人都基本是在压力或者劳累的极限状态下工作的,即使是那些为了生存而奔波的小商小贩,我相信每天的压力和劳累都不低于富士康的员工,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自杀,就是因为这些人心中有自己的信念和希望,感到自己付出有回报、有价值。换句话说,再苦再累,只要感到自己的事业有意义,人就不会自杀。而富士康却恰恰走到了反面:一个已经跻身500强的企业,却基本不创造自己的品牌,而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的代工商——超级大作坊。富士康的“代工”性质,使企业失去了以打造最佳品牌为核心的凝聚力和价值观——富士康上到领导,下到员工,都处在一种找不到事业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状态。   [/p][p=30, 2, left] 希腊神话中的西绪弗斯,每天推石头上山,晚上石头又滚落,第二天再推,周而复始……这本是对生命最大的惩罚,但是西绪弗斯没有自杀,因为他把“命运”转化成了“使命”,从而找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而富士康,却人为地打消了员工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把打造品牌的神圣“使命”转化成了日复一日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绝望“命运”。    管理的本质就是合作,其他有关管理的一切理论都对这句话的解释。但是,如何借助员工的合作来实现真正合理的管理,在大企业和小作坊中却有着本质区别。大企业的管理靠文化,小作坊的管理靠压制。但是,情况一旦相反,就会出现问题——富士康就是这样,一个已经跻身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却采用了小作坊的管理方式。要命的是,被管理者却又恰恰是一帮不喜欢合作的新生代员工。  [/p][p=30, 2, left]
  从宽容的角度,80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是我们很多企业整天标榜的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出了问题。21世纪的今天,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标榜自己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但是,我们是否真的弄懂了以人为本的确切含义?其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在人类的生理机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前提下,人类的心理机制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换句话说,数百年来,人性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绝不是改变人性的管理,而是顺应人性的管理。既然“以人为本”,那就是说“人”是“本”、是“目的”,而“本”、“目的”是不能动的。那么,只能通过控制“事”这一手段来适应“人”这一目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必须以砸锅卖铁破釜沉舟的严正态度指出: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控制人”来“适应事”,而真正“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应该用“控制事”来“适应人”,这才叫“以人为本”。

      因此,面对富士康12连跳,我们的解决方案不是单纯的去教育、培训新生代员工,而是更是要调整企业,让企业来适应员工。这就不能不涉及到企业文化。 [/p][p=30, 2, left]
  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雇主文化”。它的最高境界不是要求员工做到什么,而是企业能为员工提供什么;不是要求员工如何提升企业,而是要求企业如何提升员工。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员工的生命质量和价值。因此,能否提升员工的生命价值,已经成为衡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劣一个重要标准。我们说,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价值的员工才是最有责任感的员工,只有对工作感到最满意的员工才是工作最有效率的员工,只有充分感受过尊重的人才会去主动尊重他人,只有员工认可的企业才是最佳企业,只有最佳雇主才能创造最佳品牌,也只有最佳品牌才能打造最佳雇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句话,在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中,员工为自己的价值和梦想打工,企业为员工的简历打工——每年你的员工又有了哪些新的成就和提升。    企业文化不同于企业制定的各种“法规”。“法规”和“文化”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对组织中个体生命价值的不同引导上:“法规”强制人达到最低标准,“文化”提升人达到最高标准。“法规”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遵守,达不到或者违反了这种要求就要受到惩罚。而“文化”的目的是让人们实现更高的追求,让人们感到自己从属于某种文化而感到荣誉和自豪,并愿意维护这份荣誉和自豪而自觉自愿地做得更好。只有把人当作自我实现的人,人的能力与智慧才会真正体现,企业也才能因此而水涨船高。因为企业文化不是员工的精神桎梏和行动羁绊,而是醍醐灌顶的心灵解放和纵心所欲不逾矩的行为自由,是以员工为基因的企业公民在地球村中生存的责任和信念,是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得以彰显的神圣契约!这就不能不涉及到品牌。因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打造最佳品牌。    品牌并不是消费者的心理专属,只有最佳雇主才能打造最佳品牌。反过来,不打造最佳品牌的企业,一般成不了最佳雇主。因为正是打造最佳品牌的信念,才把员工流水线上的“命运”转化成充满意义和价值的崇高“使命”,才把管理者的“企业”转化成了员工的“事业”!因此,被喻为“血汗工厂”的“富士康们”的根本出路不仅仅在于提高工资待遇、减少劳动时间,更在于从“制造的富士康”向“品牌的富士康”转型。只有打造最佳品牌这件“事”才能真正打造最佳雇主这个“人”,才能把“企业”转化成“事业”!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富士康问题的最终出路!  [/p][p=30, 2, left]
  放眼世界,我们不难看到,越是受人尊重的最佳品牌,其背后企业中的员工,工作的责任心也就越强,生活的幸福指数也就越高,自杀的也就越少。因为品牌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奋斗的依据和意义,也是员工工作的希望和信仰。美国有微软,德国有奔驰、日本有索尼、韩国有三星……,大到国家,小到企业,没有品牌,就没有骄傲!所以,从“中国From EMKT.com.cn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转型并不仅仅是一种面子上的虚荣,而是企业的意义、员工的事业和国家的骄傲!

(作者: 刘悦坦)[/p]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bonderic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7 15: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进步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0: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好了,顶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谐社会,需要的是大家一致,互相尊重!都感到幸福了,才会有更大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4:3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员工自身价值感没有体现出来,同时企业文化没有跟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4: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代工也可以做一种品牌的,富士康就是代工行业的品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20 02:3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