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349|回复: 1

[基础知识] 益生菌在彭泽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7 14: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益生菌在彭泽鲫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齐欣 魏雪生 陈颖 张峻 陈晓云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300112)


  摘要:本试验在彭泽鲫饲料中添加不同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光合细菌),研究其对彭泽鲫的增重率、存活率、饵料系数及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能显著提高彭泽鲫的增重率和存活率,并降低饵料系数,其中以地衣芽孢杆菌能力最强,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对此无显著差异;在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COD含量方面,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均有显著效果,而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生长;水质;益生菌;彭泽鲫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水产养殖业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病害的困扰,各种流行病相继爆发,已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发展。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业高密度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养殖水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病害频繁发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殖业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无污染食品”趋之若鹜,水产品优质化将是新世纪养殖业发展的必然。因此,利用益生素替代抗生素,即能优化养殖环境,又能促进生长、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是国内外水产养殖者关注的焦点。
  本试验在完全不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对5种益生菌在彭泽鲫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增重率、存活率、饵料系数及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化学需氧量(COD)等指标进行了分析,重点在于能够找到替代抗生素产品的有效益生素制品,推动水产养殖业走向健康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益生菌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tles)、光合细菌,上述菌种均由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室保藏。
  1.1.2试验用鲫鱼
  试验用彭泽鲫平均体长15cm、体重35g,取自天津市津南区红星养殖场。
  1.1. 3饵料
  天津通威预混料
  1.2试验设计
  试验分A、B、C、D、E、F6组,每组设3个重复试验,每个重复16尾鱼,共288条,分18个水族箱养殖(800㎜×450㎜×600㎜),每个水族箱放置1个气泡石,用汽泵充气。其中A为对照组,B为添加枯草芽胞杆菌组,C为添加地衣芽孢杆菌组,D为添加植物乳杆菌组,E为添加戊糖链球菌组,F为添加光合细菌组。每天8:30、16:30各喂饵料一次,以鱼体重的4%投喂饵料。每天测水温、溶氧各一次,定期测COD、NH4-N、亚硝酸盐等指标。试验期间不使用任何药物。
  1.3增重率(WGR)、饵料系数(FCR)、存活率(SR)计算方法
  增重率(%)=(鱼体末重-鱼体初重)/鱼体初重×100
  饵料系数=饲料消耗量/鱼体增重量
  存活率(%)=末期鱼数/初期鱼数×100
  1.4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pH值采用pH8-1便携式pH计测定,溶氧采用JPB-607便携式溶氧仪测定,NH4-N采用钠氏试剂光度法,亚硝酸盐采用N-(1-萘基)-乙二胺光度法,化学需氧量(COD)值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
  1.5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先对数据作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组间若有显著差异,再作Duncan’s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与分析
  2.1益生菌对彭泽鲫的生长情况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A相比,在增重率、饵料系数、存活率方面,试验组B、C、F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试验组C差异最为显著。与对照组A相比,试验组B、C、F增重率分别增加了12.66%、16.90%、13.45%;饵料系数分别降低了11.28%、14.42%、11.91%;存活率分别提高了10.67%、14.67%、13.33%。试验组D、E在增重率、饵料系数方面略强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存活率方面,试验组D低于对照组,试验组E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1 益生菌对彭泽鲫增重率、饵料系数、存活率的影响

组别

尾数

初均重/g

末均重/g

增重率%

饵料系数

存活率%

Group

Number

Initial AW

Final AW

WGR

FCR

SR

A

48

34.06±0.18

85.31±0.32

150.47±0.96

3.19±0.26

75±0.11

B

48

33.44±0.26

90.13±1.59

169.52±1.65*

2.83±0.85*

83±0.06*

C

48

33.75±0.31

93.12±1.26

175.91±5.62*

2.73±0.49*

86±0.10*

D

48

34.19±0.29

87.19±2.34

155.01±3.48

3.01±0.76

74±0.12

E

48

34.11±0.34

87.81±1.03

157.43±5.26

3.05±1.06

77±0.09

F

48

33.13±0.39

89.69±2.21

170.72±2.19*

2.81±0.95*

85±0.06*


  注:*表示差异显著(P<0.05)。
  2.2益生菌对彭泽鲫养殖水体情况的影响
  2.2.1益生菌对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图1,试验初期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亚硝酸盐含量均快速上升,到试验中期最高,后期不断下降。试验期间,试验组B、C、F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对照组A和试验组D、E。到试验结束时,试验组B、C、F亚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A(P<0.05);而试验组D、E亚硝酸盐含量虽低于对照组A,但差异不显著(P>0.05)。

1.jpg

  图1试验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情况


  2.2.2益生菌对养殖水体中NH4-N含量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图2,在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与对照组NH4-N含量基本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到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NH4-N含量均低于对照组A,其中试验组B、C、F的NH4-N含量与对照组A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D和E与对照组A差异不显著(P>0.05)。

2.jpg

  图2 试验过程中NH4-N含量变化情况


  2.2.3生菌对养殖水体中COD的影响
  试验结果见图3,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与对照组COD变化规律基本相同。试验组D和E与对照组A水体中COD非常接近;试验组B、C、F与对照组A相比,COD均有所降低(P<0.05)。

3.jpg

  图3 试验过程中COD变化情况


  3小结
  试验组B、C、F对降低彭泽鲫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NH4-N、COD等水质指标,并且在增重率、饵料系数、存活率方面与对照组A相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可见,地衣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光合细菌均有改善水质、提高营养和促进生长的作用,其中以地衣芽胞杆菌能力最强。综合3株菌对彭泽鲫养殖水质改良的效果和对彭泽鲫生长性能的影响,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探讨三株菌的协同作用效果。
  另外,试验组D和E与对照组A相比,在改善养殖水体环境和促进养殖动物生长方面均无明显效果,没有表现出其他学者报道的乳酸菌在水产养殖中能够促生长的效果,原因还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yeguoq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9-7 15: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咯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1 21:0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