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及环境】
马身猪分为“大马身猪”(大)、“二马身猪”(中)和“钵盂猪”(小)三型。“大马身猪”原产神池、五寨、灵丘等县,“钵盂猪”原产平原地区和城镇附近,数量很少,“二马身猪”由上述二类型杂交而成。产区黄河、淮河、海河常泛滥成灾,易旱易涝,土壤瘠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作物以麦类、甘薯、玉米、豆类、花生、高粱、谷子等旱作为主。由于地广人稀,闲散土地较多,群众养猪多采用放牧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猪在较艰苦的条件下培育而成。
【地理分布】
马身猪的“大马身猪”分布于太原以北的边远山区,“二马身猪”遍布山西省。
【品种特征】
马身猪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坚实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乳头7~9对。可分为“大马身猪”(大)、“二马身猪”(中)和“钵盂猪”(小)三型。
【品种性能】
马身猪成年大型公猪平均体重154.50±17.20公斤,体长137.8±4.24厘米,胸围131.33±7.82厘米,体高77.0±2.89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28.82±8.00公斤,136.4±2.08厘米,120.76±4.52厘米,69.54±1.05厘米;成年中型公猪体重121.65±14.37公斤,123.3±6.02厘米,112.67±6.22厘米,75.67±4.33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101.03±5.18公斤,121.06±1.70厘米,113.48±1.36厘米,62.27±0.95厘米。马身猪分布面广,能适应较粗放的饲养条件,虽生长速度较慢,但胴体瘦肉率较高。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