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天看见一个饲料养猪企业总经理的观念和做法,与我们有很大不同,本不想发表意见,可担心养猪户被误导,造成损失,提出不同观点,希望大家讨论,共同提高:
原文载下
“可以大幅度降低饲料成本。在这方面我们也有比较大的突破,育肥猪后期和经产妊娠母猪这两个阶段可以使用无豆粕日粮。这两个配方我们在2003年开始尝试,并做了实验对比,与经典玉米—豆粕型日粮相比,在当时豆粕价格高涨的时候,每头猪饲料的成本下降的幅度最高达128元,全群的料比保持在了3:1左右。此外在2006年开始我们启动了牧原公司自己独特的猪营养体系,成功地将每头猪饲料成本降低了100-150元。
在制定饲料的配方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下几个误区:1、以生长速度为最终指标;2、以料比为指标;3、通过提高营养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4、轻理论,重感觉。
事实上,猪长得好不一定效益就好,关键看成本是否控制的好”
我的观点:
1 猪吃的饲料大量用来维持消耗,生长快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长得快,才可以节省饲料,降成本。猪生长慢,维持消耗很大,猪成本大增。
2 猪吃的饲料,只有一小部分用来增重,大部分是无用的消耗和必须的消耗,降低料肉比,就是减低无用消耗,节省粮食。 饲料价格对猪成本有一定影响,而饲料无用消耗是养猪成本主要因素
3 高营养,猪才有高的抵抗力,高的生长速度。才能缩短存栏时间,才能少排三十几天粪,少呼吸少心跳三十几天,少向猪舍散热三十几天,才能省饲料,降成本。
现在的猪,品种本身生长就快,需要的营养也高,如果营养低,猪的自身免疫力都不够用,发病率会提高,怎么提高成活率?
4 理论和实践是相互发展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中观察体会感觉不准确,会形成错误的理论。
理论又指导实践,相互依存和发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