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 Ethylene Oxide 与菌体蛋白结合,使酶代谢受阻而导致死亡,能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和芽胞。
1.特性
属于高效消毒剂。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杀菌谱广,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属灭菌剂。环氧乙烷在低温下为无色液体,沸点10.8℃,常压下为无色气体,易燃易爆,空气中浓度达3%以上即有爆炸危险。且有一定毒性。吸入气管会引起气管炎、呕吐、头昏、神经性疾病,还有致癌的危险,必须保持常换气。气体穿透力强,可穿透玻璃纸、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薄膜。遇水后可形成有毒的乙二醇,故不可用于食品的灭茵。
2.使用范围
用于电子仪器和不耐高温物品,如皮革、皮毛、化纤织物、一次性高分子医疗器材等的灭菌处理。
环氧乙烷不损害消毒的物品且穿透力较强,故大多数不宜用一般方法消毒的物品均可用环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内窥镜、透析器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
3.使用方法
少量物品可装入塑料袋或丁基橡胶袋中消毒,大量物品则用环氧乙烷灭菌器加温密闭消毒。常用剂量为0.12%-0.8%,温度为20-37℃,时间为6-24h,投药量为0.4-0.8kg/m3。用于中央器具室内非耐热性器具等的灭菌消毒。用后,注意清除该气体的遗留痕迹。
4.影响因素
影响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因素很多,只有严格控制有关因素,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1)气体浓度、灭菌环境温度和灭菌时间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升高、浓度增加,可使灭菌时间缩短。在用环氧乙烷灭菌时必须合理选择温度、浓度和时间参数。
(2)控制灭菌环境的相对湿度和物品的含水量:细菌本身含水量和消毒物品含水量,对环氧乙烷的消毒效果均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以相对湿度在60-80%为最好。含水太多,影响环氧乙烷的渗透。含水太少,可影响环氧乙烷的烷基化作用,降低其杀菌能力,因此消毒前可适当预湿,使微生物恢复失去的水分。
(3)注意菌体外保护物对消毒效果的影响:菌体表面含有的有机物越多,越难杀灭,有机物不仅可影响环氧乙烷的穿透,而且可消耗一部分环氧乙烷。因此,用环氧乙烷消毒脓、血、痰、大便和血浆污染物品上的微生物时,应适当加大用量或延长作用时间。在无机盐或有机物晶体中的微生物,用环氧乙烷难以杀灭。
(4)灭菌物品的质量、表面性质和厚度:环氧乙烷对多孔和能吸收环氧乙烷的物品表面灭菌效果较无孔表面为好。因此消毒时需要参考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所用环氧乙烷浓度和作用时间。环氧乙烷气体的穿透力强,可穿透玻璃纸、硬纸盒、塑料薄膜、塑料管等。但是其穿透力也有一定的限度,所以消毒物品不能太厚。
吸取或分装液态环氧乙烷时,须先将容器用冰水冷却,操作人员应戴防毒口罩,若不慎将液体落于皮肤粘膜上必须立即用水冲洗半分钟。
5.注意事项
此药易燃易爆,且有一定毒性,必须熟悉使用方法,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放置阴凉通风环氧乙烷存放处,应无火源,无转动马达、无火源及电源开关处,无日晒,通风好;贮存温度应低于40℃,但严禁放入电冰箱。贮存温度不可超过40℃,以防爆炸。灭菌后的物品应清除环氧乙烷残留量后方可使用。由于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且对人有毒,所以必须在密闭的环氧乙烷灭菌器内进行。
投药及开钢瓶时不能用力太猛,以免药液喷出,玻璃安兑瓿应用两层布包好后,才能打开,其液体不可直接溅落在塑料袋上。
经常检查环氧乙烷泄漏情况,可用含10%酚酞的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浸湿滤纸,贴于可疑漏气处,如滤纸变红,即证明有环氧乙烷漏出,应立即进行处理。
热水加热环氧乙烷容器时必须先打开阀门;移出热水后,才能关闭阀门。
灭菌后的物品,放人解析器内清除残留环氧乙烷。浓度500 mg/L、55~60℃,需经过3小时以上的处理。用于中央器具室内非耐热性器具等的灭菌消毒。用后,注意清除该气体的遗留痕迹。
环氧乙烷遇水后可形成有毒的乙二醇,故不可用于食品的灭茵。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