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中小型奶牛场建设越来越多,面临的饲养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中小型牧场日常饲养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购优质奶牛
目前中小型奶牛场在选购奶牛时往往贪图便宜而购买其他奶牛场产奶性状不确实的个体,这些个体生产性能差、经济效益低。选购奶牛时应到饲养管理规范、信誉高、规模大的国有或国外牧场。选购的奶牛以中等膘情为宜,不要选购过肥奶牛。奶牛的乳房应前伸后展,呈浴盆状,其乳头分布匀称。选购奶牛时还应查看奶牛场的奶牛档案,包括系谱档案、病历档案、防疫档案等,挑选具有优良系谱且防疫档案记录良好的健康牛。
二、合理搭配饲料
中小型奶牛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饲料种类往往较为单一,特别是冬春季节严重缺乏优质干青草和青绿多汁饲料,而冬春季正是奶牛产奶高峰期和适配期,需要优质、营养丰富的饲料,因此必须注意饲料的多样化,重视青干草、青绿多汁饲料的贮备与供应,同时调整精料中各营养成分的含量,以满足奶牛的生产需要。奶牛的饲料配方必须随着奶牛自身的状况而调整,不能一成不变,否则既浪费饲料,又影响生产性能。在泌乳期,由于精料成本占整个饲料成本的比例很大,因此精料的饲喂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奶牛产奶的多少以及经济效益的高低。奶牛日粮中精料所占比例一般应小于50%,以保证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3%,一般高产奶牛每天精料的饲喂量应小于10公斤。
三、加强日常管理
中小型奶牛牧场应做到饲养管理规范化,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切合自己实际的日常操作程序,并严格执行,不随意更改,尤其要做到奶牛的饲喂、挤奶时间与挤奶次数不能随意变化。在挤奶期间要搞好环境卫生,坚持天天清扫牛栏和运动场,定期刷拭牛体和清洗用具。挤奶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四、让奶牛安全度夏和越冬
夏季天气炎热,为了将由气温的升高而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奶牛生性耐寒怕热,奶牛的采食量在高温时下降,这时应注意合理搭配饲料,多喂青绿、鲜嫩、多汁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②尽量将饲喂时间调整到早晨和晚上;③给奶牛饮用清洁的深井凉水,加大尿液排泄量,以减少因大量出汗而造成的体液损失;④注意牛舍的通风换气;⑤要注意灭蝇、灭蚊,及时清理牛舍粪尿,定期对牛舍进行消毒。
冬季过度寒冷时,要加强奶牛营养,还要注意保温,防止温度过低给奶牛产量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北方高寒地区要预防乳头冻伤,不要让奶牛饮用结冰的冷水,以免造成奶牛严重的乳房炎和消化道疾病。
五、重视干奶期的饲养
中小型奶牛场一般对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比较重视,但往往忽视干奶牛的饲喂管理。实际上,奶牛干奶期的饲喂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奶牛下一个泌乳周期的生产性能。泌乳牛尤其是高产奶牛在产奶满1个周期305天后应有60天左右的干奶期,以便为下一个泌乳高峰打基础。不能因为奶牛在干奶期不产奶就不重视饲养管理,这样会严重影响奶牛以后的生产性能。干奶期每日给奶牛饲喂精料2-3公斤、优质干草2公斤以上,对于膘情不好的奶牛,还应适当增加营养全面的精饲料的饲喂量。在干奶期最后两周应及时降低日粮中钙、磷的含量(日供给量控制在钙60-80克、磷60克),以刺激奶牛产后对矿物质的吸收,预防产后发生疾病。
六、重视蹄肢病的预防
蹄是奶牛重要的支柱器官。由于蹄具有坚实的角质趾壳,因此具有保护知觉部和支持体重的功能。奶牛肢、蹄的健康,是实现高产,保证稳产的有力保证。目前,肢蹄病已在奶牛业中成为仅次于乳房炎和繁殖系统疾病引起奶牛被迫淘汰的第三大疾病。我国每年因肢蹄被迫过早淘汰的奶牛占淘汰总数的15%-30%。损失巨大,因此除了加强奶牛饲养管理,做到营养充足和平衡、环境清洁舒适外,还要坚持夏季每周两次药浴,坚持每年两次的修剪蹄肢,及时治疗和护理奶牛蹄肢病,减少损失。
七、严格预防和控制乳房炎的发生
任何一次乳房炎都不同程度地损伤泌乳组织。乳腺组织任何部位的损伤都会引起奶牛产奶性能不可挽回损失。发生乳房炎后,牛的摄入几乎没变,而最明显的变化是她的产出,进而引起经济效益的降低。
除少数情况外,没有一种治疗能明显恢复产奶性能的损失和消除乳房炎的影响,而预防却是唯一的途径。
八、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传染病防治条例
每年春、秋季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结核和布氏杆菌病检疫,扑杀发病牛只,每年按国家发布的免疫程序进行口蹄疫疫苗预防注射,定期进行预防驱虫,防止奶牛传染病的流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