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亚油酸对于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 王佳丽1 杨松2 (1辽宁医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121001;2辽宁医学院动物医学学院,121001)
[摘要] 试验选用体况相近的健康泌乳奶牛48头,采用单因子随机化设计,分4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共轭亚油酸添加量分别为15g/天·头、30g/天·头、45g/天·头的日粮。结果表明:1、在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可使奶牛产奶量提高,添加量为30g/天·头和45g/天·头时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8.9%和17.1%(P<0.05)。2、在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可使牛奶乳脂率下降,添加量为30g/天·头和45g/天·头时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12.3%、10.5%(P<0.05)。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产奶量; 乳脂率
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是一类在9与11位、10与12位或11与13位碳原子处有顺式或反式共轭双键的十八碳二烯酸,是亚油酸分子的几种位置与几何异构体的通称。国内外研究表明,CLA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加强免疫、抑制脂肪沉积、建造骨骼、防止高血糖和糖尿病、促进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因此,CLA已经成为动物营养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本试验主要研究在奶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共轭亚油酸对于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于2006年9月18日至10月29日在辽宁医学院畜牧学院实验农场完成,共历时40天,其中前10天为预饲期。乳品质分析于辽宁医学院反刍动物研究所进行。
1.2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采用单因子随机化设计,选择体重500kg左右,产奶量在20kg/d以上,胎次、产犊日期、体况相近的健康泌乳奶牛48头,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共轭亚油酸添加量为15g/天·头)、试验2组(共轭亚油酸添加量为30g/天·头)、试验3组(共轭亚油酸添加量为45g/天·头)。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牛,尽量缩小每组间产奶量、乳脂率上的差异。
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日粮参照我国奶牛饲养标准(农业部,2004)、NRC奶牛营养需要(NRC,2000)设计,由玉米青贮、玉米秸秆、苜蓿草粉和混合精料制成全混合日粮(total mixed ration,TMR)。
试验奶牛进行单槽饲喂,每天8:00、12:00、20:00上槽喂料,自由饮水,每日挤奶2次。
表1对照日粮与试验日粮组成(干物质基础,%)原料 | 比例(%) | 营养水平 | 精料组成 | | 产奶净能NEL(MJ/kg) | 6.52 | 玉米 | 37.05 | 可消化粗蛋白DCP(%) | 9.33 | 大豆粕 | 5.91 | 钙Ca(%) | 0.77 | 棉粕 | 5.00 | 总磷TP(%) | 0.53 | 石粉 | 0.87 | 粗纤维CF(%) | 19.45 | 磷酸氢钙 | 1.89 | | 食盐 | 0.50 | 预混料 | 0.50 | 总计 | 51.72 | 粗料组成 | 玉米青贮 | 20 | | 玉米秸秆 | 8.28 | 苜蓿草粉 | 20 | 总计 | 48.28 |
注:1%预混料包含奶牛所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产奶量 每次挤奶后称重并记录,统计日产奶量。
1.4.2 乳脂率 试验期第5、10、15、20、25、30天收集奶样,用乳成分分析仪测定各组乳脂率。
1.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共轭亚油酸对于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前期各试验组奶牛产奶量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均不显著,其中试验2组产奶量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13.8%(P>0.05);后期试验2组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4.2%(P<0.05)。从整个试验期看,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7.0%(P>0.05)、18.9%(P<0.05)和17.1%(P<0.05)。这说明共轭亚油酸添加量为30g/天·头和45g/天·头时能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表2日粮中共轭亚油酸对于奶牛产奶量(kg/d)的影响组别 | 前期 | 后期 | 全期 | 对照组 | 24.37±2.49a | 23.55±1.96b | 23.96±2.72b | 试验1组 | 25.96±2.85a | 25.31±2.31ab | 25.64±2.98ab | 试验2组 | 27.74±3.12a | 29.24±2.89a | 28.49±3.24a | 试验3组 | 28.98±2.96a | 27.14±2.75ab | 28.06±3.02a |
注:同列中,右肩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差异显著(P<0.05),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者差异不显著(P>0.05),以下同。
2.2 共轭亚油酸对于乳脂率的影响
从表3看出,试验前期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使牛奶中乳脂率有所下降,试验2组乳脂率最低,比对照组下降11.1%(P<0.05);试验后期,试验2组乳脂率比对照组下降了13.2%(P<0.05);从整个试验期看,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7%(P>0.05)、12.3%(P<0.05)、10.5%(P<0.05)。这说明共轭亚油酸添加量为30g/天·头和45g/天·头时能显著降低牛奶的乳脂率。
表3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对于乳脂率(%)的影响组别 | 前期 | 后期 | 全期 | 对照组 | 3.25±0.62 a | 3.42±0.69 a | 3.34±0.81a | 试验1组 | 3.01±0.66ab | 3.29±0.53 ab | 3.15±0.95ab | 试验2组 | 2.89±0.34 b | 2.97±0.39 b | 2.93±0.66b | 试验3组 | 2.93±0.71 ab | 3.04±0.52 b | 2.99±0.75b |
3、讨论
蒋桂韬等(2006)研究表明,高含量CLA 豆油可使奶牛全期产奶量比添加豆油的对照组提高4.97%, 而乳脂率却降低了2.67%, 表明高含量CLA 豆油对奶牛具有提高产奶量、降低乳脂率的良好作用,这与本试验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CLA能提高奶牛产奶量,这可能与其对乳腺组织的调节作用密切相关,有报道表明,CLA对乳腺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试验中添加CLA使牛奶乳脂率下降,则可能是产奶量提高的负效应,因为产奶量和乳脂率呈负相关。另外,一些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CLA还会改变乳中脂肪酸的组成,使乳脂中CLA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这将为开发新的富含CLA的保健牛奶打开一个宽阔的前景,并将成为反刍动物营养学以及保健品生产上的又一研究热点。
4、结论
4.1 在全混合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可使奶牛产奶量提高,添加量为15g/天·头、30g/天·头和45g/天·头的改善效率分别为7.0%、18.9%(P<0.05)和17.1%(P<0.05)。
4.2 在全混合日粮中添加共轭亚油酸能降低牛奶乳脂率。添加量为15g/天·头、30g/天·头和45g/天·头时乳脂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5.7%、12.3%(P<0.05)、10.5%(P<0.05)。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王佳丽(1979-),女,硕士,辽宁医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现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