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聊一聊羊的热应激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热应激?热应激是指环境温度超过动物等热区内的舒适区上限温度,导致体内产热与散热失衡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与行为机能上的负面反应。那么什么又是动物的等热区呢?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外界环境温度范围。如果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使体内蓄热和体温升高,而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的代谢率可增加10-20%,这种由于高温所导致代谢率升高的起始环境温度称为“上限临界温度”。如果气温下降使散热增加,而物理和行为调节又无法使动物保持体温正常,需要通过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这种由于低温所导致代谢率升高的起始环境温度称为“下限临界温度”。下限临界温度与上限临界温度之间的环境温度即为等热区。在等热区范围内,尤其是在舒适区内,家畜用于维持的能量最小,用于生产的能量最多,家畜对饲料的转化率最高,生产力也最高,动物的抗病力最强,饲养成本最低。但是,临界上限温度受到下述因素的影响而会发生改变:年龄,品种,营养水平,生产性能,以前对温度的适应状况,羊舍条件,体况,形态学的变化,行为等。湿度、太阳辐射、风速和荫蔽情况等环境因素还增加了确定临界上限温度的复杂性。绵羊的临界上限温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毛被厚度的影响。一般认为在饥饿状态下,山羊的等热区为20~28℃,绵羊为21~25℃。还有就是什么是舒适区呢?在等热区内尚有一个舒适区范围。在舒适区内,畜体代谢产热刚好等于散热,不需要物理调节就能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感觉最为舒适(见图1)。
超过舒适区上限温度,动物就会开始出现热应激。超过舒适区上限温度愈高,热应激反应程度就愈严重,导致出现中暑。羊处于热应激状态时,其机体产热增加,维持需要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生产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可能降低抵抗力和免疫力,导致羊只生长缓慢、生病,甚至中暑死亡。高温还导致母羊发情征兆不明显,公羊的异型精子数增加及性欲降低,胚胎早期死亡,最终使繁殖力下降。如果热应激所产生的热量不能顺利散发的话,就会造成体热蓄积、呼吸加快、体温上升,最后发生羊的中暑。
虽然高温环境会使动物产生应激反应,但是环境的湿度也是很重要的应激源。高温时,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身体真正感受到的温度会超过实际温度,这就是体感温度。因而采用热指数(温度加湿度)较之单独依靠温度是对热应激更为准确的评估方法。有的学者认为,羊对于热指数的容忍限度与人的相似(图2和图3)。例如,如果湿度不超过65%,绵羊可以容忍超过43°C的高温。山羊较能适应的温度是0-30°C。如果温度上升到30°C (85°F) ,而相对湿度超过60%,则山羊山羊开始出现中等程度的热应激反应。
山羊和绵羊较之猪、牛等家畜的耐热性强。山羊的耐热性好于绵羊,这是因为山羊身体的水分保持能力较强,汗的蒸发速度较快,基础热代谢较低,呼吸频率较快,皮肤温度较高,心率恒定,心输出量(在单位时间内,通常为每分钟内,心室搏出血液的有效容量,等于心搏排出量乘该单位时间内心跳的次数)恒定。皮肤松软和耳朵松垂的山羊耐热性更好。安哥拉山羊的耐热性很差。虽然浅色被毛个体易于被晒伤,但深色被毛个体更容易出现热应激。粗毛绵羊的耐热性要好于细毛羊或半细毛羊。脂尾羊有较好的耐热性。欧洲绵羊品种通常耐热性较差,这是因为其四肢短、体躯较矮、耳朵短而厚、皮肤紧绷和毛被厚密。欧洲山羊品种的耐热性也不如热带山羊品种,例如努比羊较之于瑞士山羊品种更易于出汗,因为大量出汗的皮肤维持了相对低的皮肤温度,从而对于呼吸次数增加的剌激强度就不如出汗少的温度相对高的皮肤。肥胖羊的耐热性差。有角羊较之无角(或去角)羊更易散热。幼年和老年羊的耐热性不如成年羊。营养不良羊的耐热性也差。
羊中暑的临床征状:羊只显现迟钝,萎靡不振,蹒跚行走,勉强或甚至不能站立,唾液分泌增加,张嘴呼吸,鼻翼煽动,热喘呼吸,呼吸频率超过50次/分钟(正常次数为绵羊12-20 次/分钟,山羊10-30次/分钟),结膜充血,瞳孔放大(早期),瞳孔收缩(晚期),食欲不振,心率增加,脉搏弱而快,心率超过120次/分钟(正常心率为绵羊60-120次/分钟,山羊70-135 次/分钟),体温过高(直肠温度超过40.5°C,正常直肠温度为绵羊38.5-40°C,山羊37.6-40°C),脱水,因出汗而导致钾、钠的过多排出,公羊的阴囊过度松垂。当羊出现无精打采,呆滞,懒散,无生气,冷漠等现象就是亚临床热应激征兆。尸检发现脑水肿,迅速腐烂,大面积的血管扩张。羊只处于热应激的最重要征兆就是体温与呼吸频率增加及精神消沉。
羊中暑的治疗:如果发现山羊中暑,就要及时处置。如果羊能行走,并走向阴凉处,就应测定体温。体温超过40.5°C,马上用风扇进行环境通风,用冷水浸没身体以降低体温,冷水灌肠,冰敷或者酒精涂擦。如果在15-20分钟内症状减轻,羊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要确信体温降低到40°C以下,并继续观察几个小时直到它的活动正常。并在情况稳定后继续监测羊的行为、体温、脉搏和呼吸。非妊娠个体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2毫克/公斤,静脉注射)治疗。脱水使体内正常的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被破坏,需通过大量饮水或补液以保持正常水合作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00 毫升 , 50克/升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碳酸氢钠50毫升,安钠咖10毫升 。受到热应激影响的羊应置于荫凉处,并保持通风。如果公羊有异形精子出现,就需要进行49-60天的精子重复检查。受到热应激影响的羊应剪毛。
羊中暑的预防:预防的目的是使羊只保持凉爽。毛用羊在炎热季节前应剪毛。公羊阴囊上的羊毛应剪去。羊应维持良好的体况。饲喂地点应当荫凉。在羊躺卧区域的上方应喷水雾降温。饲喂地点喷水雾有助于提高采食量。在高温高湿天气只应在早晨对羊进行有关的处理活动。应提供微量元素矿物盐和清凉的饮水。羊的饲喂应在早晨和晚上进行。高净空并且房脊开窗通风的羊舍更有助于羊的凉爽。如有可能,羊舍设置风扇,使舍内空气能缓慢流动。防止在夏季产羔,因为羔羊对于热环境更为敏感。
热应激羊的饲养:降低饲草与谷物之比能够减少热应激羊的热负荷。这是由于饲草较之精料产生更多的瘤胃发酵热。可是,也要注意精料含量高的日粮对于生产性能和瘤胃功能的负面影响。饲喂一些脂肪也可以减轻羊的热应激,因为对于反刍动物来说,脂肪的热增量小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饲喂脂肪的负面问题是钙的需要量增加。这是由于生成了脂肪酸钙,导致可利用钙的减少。补饲重碳酸钠对于生产性能可能是有益的。这是依据如下的假说:当热应激动物的呼吸加快时,由于二氧化碳的迅速损耗而使通过唾液分泌的缓冲能力下降。补饲碳酸氢钠还能纠正瘤胃PH值低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由于热应激动物饲喂高精料日粮和反刍功能下降造成的。热应激可能导致钠、钾、氯的不足,以及钙、镁某种程度的不足。这是由于高热条件下采食速度的降低造成的。由于钠、钾、氯是维持热应激羊身体渗透压平衡所必须的,高于NRC需要标准(NRC, 1981 )的补饲可能是有益的。
图1 等热区和临界温度图示
图2 热指数表 最上面一行是相对湿度,最左面一列是华氏温度。 温度(oF)与湿度(%)交叉处即为热指数。 不同热指数环境下可能出现的热平衡率乱: 热指数80-90 °F
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和身体的活动可能会导致疲劳。 热指数90-105 °F
可能发生日射病、中暑痉挛和中暑虚脱。 热指数105-130 °F
很可能发生日射病、中暑痉挛和中暑虚脱和可能发生热射病。 热指数103 °F以上 持续处于这种环境下,非常可能发生热射病。 日射病是指在炎热季节阳光长时间直接照射头部后,引起脑膜充血和脑实质的急性病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严重障碍的现象。 热射病是指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 动物机体产热多而散热少,体内积热,体温过高,由于热量散失障碍而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一种病理现象。
图3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换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