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28 19: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把甜菜颗粒粕的一些资料发出来:
甜菜颗粒粕是奶牛的一种优良添加饲料,我国于80年代初期开始与日本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开始生产颗粒粕,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现市场已拓展到欧洲及东南亚地区,但日本仍是主要的出口市场。
1、市场概况
1995年日本全国奶牛的存栏数为1951000头,每年需甜菜颗粒粕近100万吨(喂养甜菜颗粒粕的奶牛平均每天定量喂养2公斤),其中日本北海道8家甜菜糖厂每年约生产25万吨,其余靠进口补充,其进口国主要是美国、中国、智利三国。以1994年为例,当年共进口颗粒粕71.2万吨,其中:美国40.3万吨,占56.6%;中国21万吨,占29.4%;智利7.5万吨,占10.5%;其它占3.5%。
近几年日本甜菜颗粒粕进口量一直稳定在70万吨左右,以下是近十年的进口情况,(单位:万吨)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数量 66 65 65 72 70 69 75 75 71 约70
2、进口运作情况
日本的甜菜颗粒粕进口市场主要由几家公司控制。其中经营量最多的几家公司是全国农业协同组合贸易和共荣公司等,这些公司在港口都有自己的筒仓公司或专门的筒仓,已形成从订货、海运进口到港口贮存、散装发运至用户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整个系统都是散料处理、散装运输,筒仓保存。这种系统易实现自动化和机械化,成本也低廉,过程夹杂物少,质量稳定。
一般的进口操作流程如下:
海外船运至港口,先进行商检卫检,颗粒粕中易滋生害,在这种情况下,先将货物卸至筒仓,加药杀虫后进行检疫,无问题后才发合格证,准予报关。商、卫检合格并报关的颗粒粕由机械式或气动式输送装置输送至专用筒仓,由筒仓公司和运输公司分送到用户手中,筒仓公司和运输公司掌握管区内酪农的详细情况并与酪农签有长期的供货合同。公司根据酪农的需求情况,按时按量送货(一般都是专用散装车送货,酪农也有专门的小型筒仓接收颗粒粕)。因从进口商到用户已形成相对稳定供应关系,其它的公司想挤入这个经营圈是很困难的,同样这个圈中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也会引起用户的恐慌,因为奶牛不能没颗粒粕吃,这也是日本经营商特别希望中方稳定供应颗粒粕的原因之一。
贮存颗粒粕的典型的筒仓装备有:控制室、气动式卸载机(真空吸入)或机械式连续卸载机、输入输送带、计量器前输入用漏斗升降机、存储罐、输入计量器、送料器、输出用漏斗升降机、输出计量器、导向装置、装入卡车、筒仓装船输送带、薰蒸线(强制通风设备)。
3、质量标准
目前日本市场对甜菜颗粒粕的要求是:
直径:8~8.5毫米
水份:14%以下
含糖:8%以下(主要是关税要求,如果高于8%,即按制糖原料征税,税率比颗粒粕高许多)
灰份:6%以下
含砷量:2PPM
无霉变、无夹杂物和粉化现象。
4、用户对中国颗粒粕的评价
从甜菜颗粒粕本身质量看,中国产品与美国产品比已没什么差别,奶牛也分不出哪是中国产品,哪是美国产品,但在日本市场上中国产品与美国产品相比,价格差异较大。美国产品进口价格平均每吨高出中国产品30美元,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颗粒粕经营单位混杂,有些单位往往不能按期交货,造成供应中断,用户对供应商失去信任,供应商无法向用户交待。另外中国产品由于不采用散装运、贮,以大麻袋包装,然后到港口倒袋装船,易带入夹杂物,粉化现象也厉害。日方经营甜菜颗粒粕的单位希望中方能改变颗粒粕经营的散乱状况,特别是希望中国糖业协会能牵头把企业和进出口公司组织起来,并逐步建立能适合甜菜颗粒粕的散装运输、贮存系统,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长期稳定地向日方供货,以保证双方的利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