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蹄病的预防
蹄病是奶牛最常发生的四大疾病之一,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发展奶牛业,达到牛群健康、高产、长寿的目的,必须对严重危害奶牛生产的蹄病进行综治。在蹄病的防治中,必须贯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各场体情况,制订一整套的措施.
(一)饲养方面
1. 平衡日粮:根据奶牛泌乳各个阶段的不同,进行分群饲养。根据营
置各种符合奶牛需要的日粮,特别要注意的是精粗比例一定要得当
质的粗料是奶牛必须的。同时还要注意DF、NDF、与ENDF的量。
奶牛碳水化合物的适宜供应量
名称 泌乳阶段
阶段 初期 中期 后期
ADF(%DM) 19 21 24
NDF(%DM) 28 31 33
NFC(%DM) 40 37 34
有限NDF(%DM) 21 23 25
粗饲料NDF(%DM)21 23 25
NFC/NDF 1.4 1.2 1.0
2. 必须保证饲料中常量元素钙、磷、镁、钾、钠和硫的量,特别是钙和
的量和适当的钙磷比;保证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钴、硒、碘的
注意日粮中阴阳离子的平衡(DCAD)在奶牛干奶期是-50~-150meq/k
产奶阶段是+25~50meq/kg。
3. 必须保证奶牛维生素 A、D、E和烟酸的供应,为了保证瘤胃牛PH
6.2~6.5之间可以添加缓冲剂,以防止乳酸中毒和刺激采食量的提高。
(二)管理方面
1. 搞好奶牛场环境卫生,保持运动场和牛舍的清洁干燥,可有效预防蹄
发生。因为含氨量高可使蹄角质含水量增多,角质软化,降低牛蹄对各
伤的抵抗力。
2.每天应及时清除牛舍及运动场的牛粪、污水,及时清除运动场上的石
硬物,防止蹄底挫伤;刚修过蹄的奶牛在最初两个星期内不应在水泥地
动;水泥地上应有纹路,太光滑的水泥地容易引起奶牛打滑,损伤牛蹄3.牛舍的设计必须合理。散放式牛舍 85%的奶牛吃料后应睡在牛床上,牛床
上应有足够多的干燥清洁垫料,奶牛的休息时间也应保持在4小时以上,因
为干净干燥的牛床可以减少细菌繁殖和蹄病的发生率。
4.喷蹄、浴蹄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性蹄病和增加蹄角质的硬度,坚持每周2次给牛只
喷蹄,选用刺激性小,没有异味的 4%硫酸铜浴液,用塑料喷雾器直接
将药液喷在奶牛蹄部。喷蹄时应将牛扫去牛粪、泥土垫料,使药液全部
喷到蹄壳上。在有条件的地方在挤奶台的过道上和牛舍放牧场的过道
上,建造长 5 米,宽 3 米,深 10 公分的药浴池,让奶牛上台挤奶和放
牧时走过,达到浸泡目的,但是药浴池必须经常更换药液,不要使其成
为“牛粪尿池”。
5.修蹄
主要目的是使蹄形整洁,外形美观,保持蹄最佳生理功能。
1) 合理而及时的修蹄能够矫正蹄形,防止蹄变形程度加剧而招致姿势的改
变。
2) 对已发生蹄病的奶牛有治疗功效,当趾间腐烂、蹄腐烂及腐蹄病发生后
修蹄能促使蹄病痊愈。
3) 提高产量。
4) 可提高奶牛的利用年限,降低因蹄变形蹄病造成的淘汰率。
定期修蹄是预防蹄病的重要措施,在现代激越化的管理条件下,运动场牛舍的载畜量很大,奶牛活动范围小运动不足,蹄角质得不到应有的磨灭,上损伤代谢应激等因素,致使蹄变形的有742头,占41%而发生蹄变形的奶有289头发生了蹄病的有力措施,现在实行每年修蹄两次,平时有病随修蹄在修蹄工作上,最好有专业人员负责,对严重的蹄病可以分两次整蹄,修蹄过程中忌用立过猛,减少蹄磨出血,对严重者要用鱼石脂纱布包扎,置于干上的牛床,过1-2周再进行复诊.
蹄病的治疗
治疗蹄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以确切的诊断为基础,应根据奶牛的临床症并通过问诊、望诊、触诊以及各种特殊检查等诊断程序确定蹄病的病情和病不论治疗何种陈病,首先应彻底清蹄,用清水和棕刷、蹄刀等去除蹄部的污物,然后对蹄病进行必要的修整,充分暴露病变部位,在实施治疗措施前要对
患蹄彻底消毒。
为了高产优质长寿,为了牧场经济效益,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蹄病的发病率和被迫淘汰率减少到最
少,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头头健康优质的奶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