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工作的需要和自己的爱好,本人近段时间翻阅了有关外资进入中国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的文章,通过拜读大家的文章,感到新的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掠夺程度不亚于历次列强对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以及我们国人每天辛辛苦苦创造的社会财富正被外国资本源源不断地抽取,我们的矿山、资源性工厂已被他们步步地蚕食和侵占,我国的金融市场在外国政治的围攻以及说客的游说下已现松动,外资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我国的农业领域,正蠢蠢欲动地向我们脆弱的农业领域发动围攻,新的帝国主义的枷锁正套向我们的脖颈,正在掌控中国人的餐桌。
它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豆产业与食用豆油
东北的白山黑水,长出了国人引以为荣一颗颗黄金——大豆,他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它的丰欠决定着世界大豆市场的价格走向,东北大豆,是中国人的骄傲。可不知何故,当美国“商人”来到我国农科院时,竟慷慨地“赠送”了他们一粒大豆,他们回去后通过高科技手段,从这粒大豆中找到高产及抗病毒基因,开始进行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申请了多项专利,之后就开始着手进军中国大豆市场。他们不惜重金,派出说客游说我国政府,最后,在美国政府的高压下,我们放开了国内的大豆市场,“赠送”给美国的这粒大豆的子子孙孙很快就占领了国内的大豆市场,把他们的祖先——中国(东北)大豆挤出了市场。之后,他们又瞄准大豆的下游产业——榨油厂,进行疯狂的掠夺,他们先是抬拉大豆的价格达4400元/吨,然后又把大豆的价格下压到2000元/吨,结果导致国内的榨油厂纷纷倒闭。这时,他们又假惺惺地出面,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这些被他们挤垮的工厂,他们顺利地控制了中国食用油市场85%的份额,掌控了我国豆油的定价权。同时国内大豆粕的价格权也握在了他们的手中,对畜牧养殖业发展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二、对玉米产业的冲击
我国的玉米产业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黄河和长江流域,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由于今年工业和饲养业的飞速发展,一度出现了供求之间的不平衡,再加上自然灾害等的原因,近年玉米的价格节节攀升,在我地现已突破1元/500克(不排除国外炒家的介入),我国的工业和养殖业出现了价格倒挂,纷纷亏损,高度一致地期盼玉米价格能降下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外的粮商们“里应外合”纷纷要求我们开放玉米进口。因为他们控制了全世界90%的玉米交易量,政府每年对玉米又进行大量的补贴,所以,价格特别便宜,品质也好,一旦我们开放进口,就会横扫全国的玉米市场,把中国的玉米彻底淘汰,迫使农民撂荒或改种其他作物,当他们完全控制中国的玉米市场后,就会趁机抬拉玉米价格,让我们国人付出沉重的代价。更有甚者,他们就会趁机控制中国的饲料价格(玉米、豆粕),进一步操纵我们的肉、蛋、奶及衍生品市场。
另外,他们已经做好了第二手准备,就是进军中国的玉米种子市场。因为目前我们国内已经取消了玉米种子专营制度,放开了玉米种子经营市场,各个种子企业纷纷采用“品种专营”制,一下就把玉米种子终端市场价格抬拉至高价位。今年我地的玉米种子价格普遍在7-8元/500克以上,个别品种竟高达15元/500克,于是,他们通过各种关系,游说广西政府,用较低的种子价格在广西推广迪卡007和迪卡008玉米品种,想以广西作为北上的前进基地,逐步挤垮我国的玉米制种公司或实现注资控股及收购、兼并,从根本上瓦解我国的玉米产业。
三、对我国养殖业虎视眈眈,正逐步掌控养殖业的中间市场。
外资对我国的肉蛋奶市场垂涎已久,在入世谈判时,美国谈判代表就曾经无礼地要求中国无条件放开对美国猪肉的进口,之后,他们处心积虑地对我国的养殖业发起了全面地进攻,在外资掌控国内豆粕市场后,他们一方面向玉米市场举起了“屠刀”,另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挤进养殖业的中间市场——肉食品加工,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美国的高盛公司。
高盛公司在世界各地频频掀起“惊天巨浪”,是进入我国最早、也是至今唯一的外资证券商,从进入我国至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把它的触角深入到多个领域,每到一地,都要“刮地三尺”,剩下的却是中国股民的眼泪。在2004年和2006年高盛入股雨润集团和河南的双汇集团时,曾有专家以保护国人饮食安全为由建议有关部门阻止其进入这一领域,可不知何故,硬是给其发放了“通行证”。有了这张“通行证”,高盛不断“攻城略地”,除不断增持这两家的股份外,并与2008年出资3亿美元全资收购了十多家专业养猪场,大举向养猪业的上游进军,同时以雨润集团为代表,纷纷在各地建起连锁经营门店,开始控制养猪业的终端市场——批发零售业。慢慢地就会控制住中国的养猪产业,到时,中国老百姓吃什么价格的猪肉就有他们说了算,生猪收购价也有他们而定,我们就会失去这一领域的“话语权”。
四、新形势下的“土地垄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农业生产模式纷纷登场,农业产业基地也纷纷显现,嗅觉灵敏的外资企业纷纷通过各种方式,乔装打扮,以代言人的身份,用投资、入股的名义,与当地政府签订长期的土地倒租协议,变相控制大片土地,开始筹建所谓的农业生产基地。其直接目的就是控制中国的多个产业链,利用这些产业链来对我们进行“通吃”。如家乐福、沃尔玛等商业零售巨头已经在所在区域组建自己的产品供应基地,国外的几大奶业巨头也纷纷在我国抢夺奶源基地等等,在初期阶段,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确有助益,但当其急速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应当引其我们高度重视,同时,我们也应当借鉴他们的这种运营方式。
对以上出现的这几种问题,专家学者们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应当对国际资金进行监控,防止其利用投资三农为借口入股农产品生产、加工与贸易产业链,并进行投机炒作。也应当警惕他们伺机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打通资金进出渠道,进入中国内地,然后再进入有关农产品行业实施垄断性炒作,最后达到对整个产业链完全掌控的目的。一旦这一渠道打通,外资将在农产品流通环节中拉高利润空间,然后获利出货,最终把农产品价格炒作的风险转嫁到中国消费者身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