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ingbo82

[访客发言] 乳猪料不添加氯化胆碱会怎么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3 14: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加氯化胆碱?这个想法没啥意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6: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一下胆碱对维生素的破坏导致的损失大 还是胆碱对畜禽生产的作用大就知道该咋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7: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生产中忘记添加了。貌似市场没有什么反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4: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然界存在的脂肪中都含有胆碱。因此,凡量含脂肪的饲料都要以提供胆碱。饲料中的胆碱主要以卵磷脂的形式存在,较少以神经磷脂或游离胆碱形式出现。一般的需要量在400-1300mg/kg饲料,鱼可达到4g/kg。

常碧影和张丽英老师有篇文章写得很好,截部分给大家看看!

动物在蛋白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在肝脏中合成胆碱,但其量不能满足动物快速生长的需要,这点教科书和文献均有定论。但有人在设计配方时却发现:(l)不同出处的天然饲料或饲料原料的胆碱数据差异过大,孰是孰非?(2)以天然饲料或饲料原料中胆碱数据和规定的动物胆碱需求量计算,似乎无须添加氯化胆碱,到底是该加不该加?(3)添加量依据是什么?

  从表2的数据不难看出,同种原料胆碱含量数据的差异很大,甚至相差几倍,这绝不仅仅是测定误差造成的,而确实是某些实际样品化学分析得到的真实结果。问题在于样品本身的代表性如何?代表哪一群体,群体涵盖面多大。研究证明,天然饲料的胆碱含量随产地、气候(年份)、品种、施肥以及加工方法等不同而变异很大。设计配方时要根据原料的来源情况具体考虑,而不能随便以某一书本数据为依据,来进行计算。

表2  天然饲料原料的胆碱含量mq/ka
        NRC(1994) 胆 碱

     
  氯化胆碱 IEEB*(1997)氯化胆碱
高脂肉粉20772388
1570
玉米
620 713
200
豆粕(48%)
2731
3140 3560
玉米蛋白粉
330
379 660
小麦
1002
1152 440


引自:Asian Poultry magazine,2002,10,p35

*IEEB,欧盟国际环境研究所,波而多。

表3  天然饲料原料的胆碱含量   mg/kg

饲  料 氯化胆碱 胆碱 饲  料 氯化胆碱 胆碱
苜蓿(脱水) 1515 1317 花生粕 1540 1339
大麦 1027 893 葵花籽粕 2900 2522
燕麦 1070 930 亚麻籽粕 1672 1454
麦麸 980 852 羽毛粉 880 765
稻糠 1390 1209 鱼  粉 3510 3052
小黑麦 460 400 乳请粉 980 852
玉米(黄) 1100 956 酵母培养物 3711 3227
玉米蛋白粉 2420 1913 干海藻粉 275 239
豆粕 2673 2324 棉籽粕 2807 2441
菜籽粕 6700 5826

表4  动物生长对胆碱的需求量       mg/kg
家禽
肉鸡:0~3周 1300 生长猪:1~5kg 600
         3~6周 1000             5~10kg 500
         6~8周 750            10~20kg 400
蛋鸡:0~6周 1300                    20~110kg 300
         6~12周 900 大母猪: 1250
        12~18周 500 鱼类
   产蛋期 105 深水鲇鱼 400
火鸡:0~4周 1600 虹鱼 1000
         4~8周 1400 欧洲海洋鳟 800
16~20周 1100 鲤鱼 500
20~24周 950
孵化期 800~100

引自NRC,1994



  同样,比较表 3和表4,也确实令人对添加氯化胆碱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实际上,这种怀疑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即已产生。Berry,Marvel和Misheler等发现豆粕的胆碱含量很高(超过2500mg/kg),但加有豆粕的鸡日粮的胆碱表现需求量却反而增加。认为很可能是豆粕中胆碱的生物有效性较低所致。1976年Molitoris和Baker报告了豆粕胆碱对生长鸡的生物有效性,约为60%~75%。1980年Marcha和McMillan发现鸡日粮中含有足量表观胆碱,但添加氯化胆碱后生长性能仍有显著的增长。1997年Emmert和Baker用10~22日龄的鸡作试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直至1115mg/kg的氯化胆碱,日增重呈线性增长,添加量增至2000mg/kg,增重仍有增加,只是幅度小些。1997年法国农业研究所(INRA)在肉鸡典型玉米/豆粕日粮中,分别添加0、400、800、1600mg/kg氯化胆碱,发现添加 800mg/kg时,成鸡的耗料增重比由1.71提高到1.66,小鸡添加2100,生长鸡1900mg/kg可达同样效果。这说明,生产1t鸡肉,只要添加1.33kg氯化胆碱,即可节约50kg饲料。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天然饲料原料中胆碱含量的化学分析数据和生物有效性有较大差距,生物有效性有时会低很多,1997年Em-mert和Baker测定了豆粕、花生粕和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籽粕的胆碱生物有效性分别为83%、71%和24%。该试验结果和INRA、Larbier和Leclerque等以前的研究和氯化胆碱推荐量是一致的。

  总之,通过几十年的反复试验研究,证明天然饲料原料中胆碱含量的化学数据,因样品的生产条件不同,会有很大变异。同时天然饲料原料中的胆碱作为有机碱,大多与其他有机分子结合十分牢靠,它们作为整个细胞的一部分,在动物胃肠道中只能部分被消化吸收,余下还有部分为大肠或瘤胃微生物分解成没有任何营养价值的三甲胺,生物有效性有时会很低,如菜籽粕仅24%。因此,在配方设计中书本上的化学分析数据,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最保险的做法是直接按一些科研和专门机构的推荐量直接加入氯化胆碱,因为这些数据是建立在大量试验基础上,并为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表5列出了Roche公司的氯化胆碱推荐使用量。

  2.2 配方设计中如何正确理解胆碱、甜菜碱和蛋氨酸的关系问题

    近年来,有人片面强调氯化胆碱、蛋氨酸和甜菜碱的某些生理功能,宣传在饲料中可彼此完全替代,引起了不少混淆和误解。为阐明3者的关系我们试从生理功能、代谢生化关系和经济核算3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胆碱、蛋氨酸和甜菜碱确实有共同的生理功能,即有不稳定的甲基,可作为甲基供体,参加体内一些重要的代谢过程,但胆碱和蛋氨酸还具有其他的基本生理功能(见表 6),这些基本功能是不能用其他物质代替的。谁也不能设想胆碱和甜菜碱能代替蛋氨酸来合成蛋白,也不能设想甜菜碱和蛋氨酸能合成磷脂和乙酰胆碱,完成胆碱在建立、维持细胞结构脂肪代谢和神经传导中的作用。因此,早在 1939年 Du Vigneaug就指出的:只有胆碱和蛋氨酸的基本功能的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和甜菜碱一道启动它们甲基供体的功能。甜菜碱作为胆碱的氧化产物也有影响脂类代谢的作用,此外,还有调节渗透压,抗热应激和诱食或刺激食欲的作用。

  其次,作为甲基供体时胆碱、甜菜碱和蛋氨酸在代谢中的生化转化关系,所有的动物都能在肝中利用蛋氨酸生成的S-腺苷蛋氨酸(SAM)提供的甲基,使乙醇胺甲基化,合成胆碱。SAM供出甲基后自己变为S-腺苷高半胱氨酸,后者再代谢为高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在甲基四氢叶酸和VB12相关酶存在下,转化为蛋氨酸。另外,胆碱的氧化代谢产物甜菜碱又可作为甲基供体,将高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因此3者作为甲基供体确有一定的转化关系。然而,文献报道的动物试验结果说明:不同动物、不同年龄、不同饲料和饲喂方式下这种转化关系和转化效率不同,以鸡为例,有些研究报告认为在蛋氨酸不足的情况下,胆碱和甜菜碱均能满足鸡对日粮中蛋氨酸的需求,有些则认为它们都不能有效地满足鸡对蛋氨酸的需求,如Keshavarz和 Austic证明,在饲粮蛋白和含硫氨基酸不足的情况下,添加蛋氨酸和胆碱均能提高蛋产量,但唯有蛋氨酸才能提高蛋的大小。NRC也曾指出,当饲料中蛋氨酸的添加量超出了正常蛋白合成速率的需求时,确实有节省胆碱的作用,但就其提供甲基的能力衡量,4.3 mg蛋氨酸相当1 mg胆碱。近来,Auburn大学的Davis和Wu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他们用鲶鱼做的关于蛋氨酸、胆碱和甜菜碱相互关系的试验结果,他们证明:在蛋氨酸缺乏的情况下,胆碱和甜菜碱都能部分的满足鲶鱼对蛋氨酸的需求,而在胆碱不足时,甜菜碱可以起码部分地满足对胆碱的需求,但蛋氨酸却不能。

图1  胆碱、蛋氨酸和甜菜碱的代谢生化关系(图略)

  再从经济方面来看,我们之所以探讨上述3者的关系根本目的在于找出科学、适用的途径,在保证动物生产性能的基础上,降低饲料和生产的成本。且不说上面提到的蛋氨酸和胆碱提供甲基能力为4.3∶l,就是从这些产品的价格上,蛋氨酸的价格也要比氯化胆碱高许多,纯的结晶甜菜碱价格也很高,所以仅从提供甲基的角度,也是使用氯化胆碱最划算,事实上,美国和我国的日常操作也都是这样做的,除非我们能使用富含甜菜碱的代用材料如甜菜、糖蜜等或其他胆碱含量高的动物副产品来大幅度降低甜菜碱的成本。


原文链接:http://www.cy110.com/health/207031.html

点评

谢谢啊  发表于 2011-1-1 23: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6 15: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阳光绿茶008 于 2010-8-16 22:02 编辑

都是些高人呀。
常碧影和张丽英老师有篇文章《当前氯化胆碱的质量与有关应用的几个问题》可以供大家借鉴。主要是讲胆碱在常见原料中的含量以及变化,胆碱、蛋氨酸和甜菜碱的关系。添不添加,看了就有结论了,去伪存真呀!

我的认识是:必须要加,豆粕加到25%,应该说理论上有600ppm胆碱左右,满足生长好象够了,但是这中间没考虑豆粕中胆碱的利用率的问题。何况众多生产试验表明,玉米—豆粕型日粮中加胆碱,生长效率还是增加很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3 16: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2 20: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5 11: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预混料里不加,好像也没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6 15: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要加的人有没有试过不加,不加真的会有影响吗,我试过部分品种,没问题,不过还是不敢在关键的产品里不加,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8 1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短期内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4-18 09:49,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