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70|回复: 8

企业老板:五诫辅助基业长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6 10: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center]企业老板:五诫辅助基业长青[/align][table=97%]
[tr][td]
[/td][td=1,1,114][/td][/tr]
[/table]

前言
2009,诸多企业迎来关键之年,经营、发展、生存,都面临着严峻考验。还有很多企业,甚至都没有机会获得这样的考验,就消失在市场的浪潮下。伴随着部分企业倒闭、经营困难、发展放缓,失业、裁员随之而来。企业中的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都迎来了一次长考。
在这次长考中,企业能否安稳过冬,并获得长久的发展,乃至基业长青?职业经理人和企业雇员能否顺利延续职业发展历程,乃至取得更好的职业前景?有一个方面不能忽视,那就是老板群体、职业经理人群体、基层雇员群体,每个群体的职业化,尤其是溯源于传统文化的职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意义远远重过物质资源。并且意识到、重视并做好这一点,对于企业来说,就不是简单的为了度过经济低迷时期的短期行为,不是简单的解决企业管理中一池一地的板块问题,而是为未来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职业经理人和基层雇员群体,也使个体和群体的良性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点。本文即在研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首次针对企业老板群体、职业经理人群体、基层雇员群体三大群体,提出中国式传统职业化的五大诫条。
溯源传统:职业化发展之根本
国内企业的组织架构、流程制度、运营管理,主要还是学习和模仿欧美企业;职业化的发展,模仿的痕迹也同样很重。欧美企业强调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三个方面的职业化核心内容,很多企业都在学,但却没有像前者那样起到预期的效果。这并不是这些职业化内容有问题,问题主要在于没有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从国人所受的文化熏陶角度出发,抓不住内因,自然很难被重视、认同和接受。(编者注:甚表赞同,上班可以锻练身体,甚至洗澡的“自由散漫”的美国人创造了微软、GOOGLE等这样的超级企业,循规蹈矩、沉默寡言、不懂变通的的德国人拥有奥迪、宝马、奔驰,被上司扇了巴掌还得点头哈腰叫声“哈伊”的日本人,也打造出了松下,索尼,丰田等世界级大品牌,换言之,不同的民族个性都可以创造出世界级的品牌,不必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去移植别人的东西,咱自家有好的东西干嘛不拿来用呢?)
西方国家企业的职业化程度高,是因为职业化的制度是根植于其文化根源上的。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历史已经有几百年,最早起源自教会。信徒们为了死后不进地狱,就把财产捐给教会捐给上帝,以期赎罪。而教会拥有大量财产又不能自己去经营,就聘请专业的人才帮助教会来打理这些子民们捐给上帝的财物。于是,这些专业人才后来就成了职业经理人。
这些职业经理人的使命就是如何把企业经营好,使教会有更多的财富来照顾上帝所爱的子民,来荣耀人们热爱的上帝。早期这些职业经理人同样都是教徒,因为对上帝的信仰,使他们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是在替上帝管理这些财产,肩负着对上帝的信托责任。这种信托责任让他们克制自己的私欲,他们坚信自己做的任何违背良心的事上帝都会知道的,而如果这样做,自己死后就会下地狱而上不了天堂。强烈的道德约束力使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得以不断发展、成熟,也使他们对身后财物看的更淡。这其实也是为什么盖茨、巴菲特捐出巨量身家的深层文化内因。
同时,举个例子,这也是为什么同样在企业制度中要求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都要“诚实”,但中西方效果不同。在西方企业中,人们一贯受的教育就是如果不诚实,上帝会知道的,而不诚实的后果可能就是上不了天堂。前者有强烈的信仰敬畏,并且违背这点会被群体所不容,甚至被群体所抛弃。因此,不诚实的代价对于前者很大。而对于国内企业的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他们不诚实的代价会如何呢?如果不能从信仰敬畏的角度出发,即使有实物或行政处罚,也不能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这样的代价,很多情况下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归根结底,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文化根源,是一种对“后世报”的因果信仰敬畏。反过来,如果再看看中国很多耳熟能详的俗语和成语,比如“种瓜得瓜”、“人无信则不立”、“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等,我们会发现其中都含有一个因果的逻辑,即“如果……,则……”。每种行为都有一个行为后果暗含在其中,并且国人一直信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里既指人们做了好的事情就会有好的回报,也指做了不好的事情就会有不好的报应。这些回报和报应都会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实现。这种逻辑区别于西方的“后世报”,是“现世报”的因果信仰敬畏。这种“现世报”的因果信仰,就是千百年来约束古人德行的道德信仰。这种对于自己的行为会在生前产生因果报应的文化信仰,与西方社会的恰恰相反。因此,国内企业若想做好职业化,应该溯源于国人对于“现世报”因果信仰的敬畏。在职业化的学习、培训和执行中,强调职业化的善果和不职业化的恶果,都会在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每个群体的职业生涯中体现。只有根植于传统,根植于符合国人思维逻辑的职业化精神土壤之上,中国企业的职业化才会真正发扬光大,并转化为生产力。
下面,笔者将从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三个群体出发,挖掘传统文化中的职业化因果信仰敬畏诫条,分别归纳出每个群体最主要的中国式五大传统职业化诫条。每个诫条都有其因果反应暗含其中,以期为三大群体中有追求、有梦想、有抱负的企业和朋友提供一点自律或他律的借鉴。
企业老板:五诫辅助基业长青

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这是概括千百年来中国的家族或者是家族的事业命运。到目前为止,现实也确实几乎没有例外。还有个说法,叫百年老店。这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业之路。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几乎没有百年老店,有的也是只有招牌,创始人或创始家族多已物是人非。前不久,柳传志对中国现有的企业概括了一句话:中国现在还没有伟大的公司。这句话一语道破天机,中国之所以少有富过三代和百年老店,恰恰是不够伟大。千亿集团未必伟大,十亿企业未必不伟大。这“伟大”并不是指狭隘的企业规模、销售额、净利润的数字表现。
伟大的公司才能基业长青,成为百年老店。伟大的公司必然要有伟大的领导人。近年来,传统文化颇受诸多老板重视,这并不是一种短期的热潮,而是因为在学习和运用了西方的管理科学后,老板们发现,还是缺少一种管理的魂,而对这个魂的追寻,其实就是老板们学习传统文化的朴素动机。而这个魂也就是传统的职业化理念。下面,笔者从五个方面来介绍老板群体的传统职业化五诫。这五诫是老板群体基业长青的必要条件。
一诫:人无信不立,业无德则弃
老板的职业化,首要就是遵守职业信誉和道德。虽然有人侥幸没有受到违背信誉和道德的惩罚,但奶业事件引发的行业连锁反应和影响,以活生生的案例,给老板们上了一课:人无信不立,业无德则弃。
什么样的企业最赚钱?答案是最受人尊敬的企业。而这些企业的老板往往同样都是业内最受尊敬的人。老板的信誉和道德标准,以及对信誉和道德标准的追求,会贯穿在企业的运营中,并成为企业的文化,感染给企业的员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行为。而市场和消费者同样会给予这样的企业以回馈和反应。尤其是在目前企业经营面临经济动荡的时期,企业经久不衰的信誉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资产。
企业好的信誉和道德,是铸就金字招牌的前提。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持久的。甚至回报是不显而易见的。但是毁掉金字招牌很容易,往往一朝一夕即可。奶粉事件不仅迅速毁掉一个几十年的企业,而且给予整个行业沉重打击。这个案例给老板们上了最直观的一课。首先,法律的完善、舆论监督的加强,任何投机取巧和侥幸的心理要不得。任何不道德行为都有曝在阳光下的时刻。其次,市场和消费者是敏感的,任何虚假行为都会被市场和消费者惩罚。只是时间问题。再次,靠虚假宣传和忽悠打造的招牌,虽然也会发出金光,但终究还是刷了漆的木牌,经不起风吹日晒。
二诫: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追求利润,是老板们的当然目标。老板的职业化取财之道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笔者不赘述取之道,主讲不取之道。其实,不取,是为了更长久、更合理、合法地取。
结合这些年火箭般崛起,然后又流星般逝去的企业及老板们的案例,笔者认为不取之道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不违背社会法律,不取不法之财。否则取了不义之财,终究还会散去,甚至落得身败名裂。第二,不违背社会公德,不取不道德之财,在企业公民责任日益受重视的今天,无德之企最易被市场抛弃。第三,不盘剥员工,不取血汗之财。虽说工作不好找,但是不能就此盘剥员工,所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失去员工之心的企业终究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四,不取短期之利,不竭泽而渔。企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行业的发展也有其自身规律,如果为了企业的一己之利而破坏了行业的生存环境,终究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相融共生,共同做大是很多老板们应该好好领悟的道理。
三诫:用人要疑,疑人有度
老板最通俗的定义,就是让别人帮助做事赚钱的人。能否用好人决定着企业做好做坏、做大做小,赚钱多少。怎么用人,是很多老板最关心的事。老板的职业化用人之道,是用人要疑,疑人有度。
让一个老板完全用人不疑是不可能的,也是太理想化的。对于疑人,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有这个习惯。关键是要正确把握疑人有度的原则。
首先,疑人要在前。在用一个人之前,要充分疑人,对其德、才充分考察。这是对双方都负责的态度。比如,对一个人的才能不能充分把握,出现小马拉大车的情况,不仅企业受损,其本人也会不堪其负。其次,用人之后,就要给予充分信任,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评判一个人,不能凭个人主观和臆断。没有人能忍受一个整天疑神疑鬼的老板,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尊重的问题。再次,人是会动态变化的。这也是为什么老板们会始终保持对一个人的怀疑和警惕的原因。因此,在用人之前,要设立一个科学、严谨的制度,通过制度来防范和管理,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任何人。
四诫: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不能否认很多老板的赚钱能力,但很多老板不会当老板也是不争的事实。会不会当老板,之间的差距很大。也许是业绩一亿和百亿的差距,也许是企业一般和卓越的差距,也许是事业短期和持久的差距……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会当老板的职业化表现之一。有的人会说,我的企业,我最珍惜,当然要事无巨细都要管。因此,有销售几十亿的企业老板一个200块的出差单都要终签;有的精力旺盛的老板经常越俎代庖,经常把下属干的活拿过来亲力亲为……这些不在其位,谋其政的行动,不仅无利反而限制企业的运营与发展。首先会延缓企业的效率;其次打乱下属的正常工作安排;再次让下属得不到锻炼。此外,老板未必事事专业,往往会热心办砸事,而下属又敢怒不敢言。最重要的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的行为多了,势必减少老板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时间。而企业的隐患也可能就此埋下。如果有一天你做到了如下四点,就说明你真正职业化的做好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第一,你可以带上家人度假几天,而企业运营健康有序。第二,晚上八点以后,没有下属电话向你请示问题。第三,你不再签所有的报销单据,但所有的报销没有问题。第四,你在一月中总有那么几天,自己人坐在办公室,但没有下属找你签报告,也没有客户来访,而是可以静静地思考一些问题或看本书。
当然,如果有一天你可以像美的老板何享健一样,出差从来不带手机,而且企业运营状况也和美的一样好,那么祝贺你。因为这些表象的背后是企业科学管理、健康运营的结果。
五诫:量力而行,顺势而为
有人总结出中国老板失败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总想把企业做大。扩张和兼并成为很多有报负的老板必走之路,也成了很多老板的发展陷阱。违背企业发展规律,没有量力而行的苦果已经被很多曾经知名的企业吞下。
一些老板总是想把企业做大,动辄百亿、千亿目标,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企业的发展有其规律。如果可以解决以下五个问题,那么做大无可厚非。第一,市场的容量足够;第二,企业至少可以保持原有的盈利能力;第三,企业的资金流健康;第四,企业的人力资源可以支撑企业的快速发展;第五,企业文化没有被稀释,企业的行为不会变形。最后一点,企业的老板和管理层可以继续康健驾驭整个企业。
否则,这样的做大不如不做。其实考验老板智慧的并不仅仅是做大,顺势而为,甚至懂得把企业做小也是一种大智慧。在经济危机之前,就有一些企业通过形势判断,做出收缩行为,未尝不是明智之举。其实判断一个老板优不优秀,还包括投资回报率高低、市场占有率高低等。就像很多德国企业,未必规模多大,但是在细分市场可以做到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投资回报率远高于同行。在市场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这样的经营智慧同样可贵。

[p=30, 2, center] [/p]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mch_sy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26 19: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很有道理,也很有实际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2论坛币 +3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19: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一次 学习了一个好的课文!做为一个代理商  这些学习的资料十分的必要。置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19: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b]回复 [url=http://www.xumure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542351&ptid=308816]1#[/url] [i]嘉康牧业[/i] [/b]


    希望楼主能多发些这些内容的贴子 ,我们十分的需要!我的经营出现困难,谢谢你的五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19: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根结底,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文化根源,是一种对“后世报”的因果信仰敬畏。反过来,如果再看看中国很多耳熟能详的俗语和成语,比如“种瓜得瓜”、“人无信则不立”、“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等等,我们会发现其中都含有一个因果的逻辑,即“如果……,则……”。每种行为都有一个行为后果暗含在其中,并且国人一直信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里既指人们做了好的事情就会有好的回报,也指做了不好的事情就会有不好的报应。这些回报和报应都会在一个人的人生中实现。这种逻辑区别于西方的“后世报”,是“现世报”的因果信仰敬畏。这种“现世报”的因果信仰,就是千百年来约束古人德行的道德信仰。这种对于自己的行为会在生前产生因果报应的文化信仰,与西方社会的恰恰相反。因此,国内企业若想做好职业化,应该溯源于国人对于“现世报”因果信仰的敬畏。在职业化的学习、培训和执行中,强调职业化的善果和不职业化的恶果,都会在企业老板、职业经理人、基层雇员每个群体的职业生涯中体现。只有根植于传统,根植于符合国人思维逻辑的职业化精神土壤之上,中国企业的职业化才会真正发扬光大,并转化为生产力。
十分认同以上的关点!我正在学习!谢谢楼主   谢谢你的五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8 14: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拜倒,又是楼主的文章,太有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2 16: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鹅的神啊 你哈佛的吧 你石榴裙下全是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2 16:5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学习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6 14: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感谢啊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25 13: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