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18|回复: 24

[繁殖育种] 奶牛流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5 10: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ongmeng82 于 2010-4-5 10:08 编辑

昨天去一个养牛场。1500奶牛规模。
最近二个星期内连续有四头奶牛流产。
有妊娠2个月的,有42个月的,也有7个月的。
饲料玉米没什么问题。水是温水。青贮也没有霉变。
配种标准都是18月龄,350KG体重。
也没有奶牛之间打架的因素。近期无用药记录,直直肠检查记录。
高手分析一下流产的真正原因在哪?---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立佳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4-5 11: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ch_sy 于 2010-4-7 08:28 编辑

奶牛流产的原因十分复杂,常见的原因有:遗传缺陷、热应激、毒素(亚硝酸盐、真菌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烯酮、麦角毒素等等)、饲料性(饲料内的部分物质可造成流产,如松针、疯草……)、病原性、机械性等。
病原性流产可能由于细菌、霉形体、寄生虫、病毒导致,但实验室检测结果并不理想,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表明仅有40%的流产病例可以找出流产原因。常见可导致流产的细菌有:化脓放线菌、芽孢杆菌、链球菌、流产布氏杆菌、昏睡嗜血杆菌、钩端螺旋体、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牛支原体、脲原体……;常见可导致流产的病毒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等;其它因素还包括:真菌、犬新孢子虫、肉孢子虫、胎儿毛滴虫、胎儿弯曲杆菌……
常见的病原性流产,具有明显的时间段分布,可通过流产时间,初步确定怀疑范围,继而做出确诊:
钩端螺旋体——流产常发于怀孕后期(波蒙那型)或任何阶段(其它血清型),主要由于饮水被野生动物或带毒牛污染传播
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流产常发于怀孕中期或后期,主要存在于质量较差的青贮内
BVDV——妊娠牛接触病原30天后,但不一定流产,部分牛感染后会娩出持续感染牛(PI)牛,有部分流产
IBRV——流产多发于怀孕的中、后期
犬新孢子虫——流产多发于怀孕中、后期,多见于怀孕4-5个月
流产布氏杆菌——流产主要见于头胎牛,多发于怀孕150天后
胎儿毛滴虫、胎儿弯曲杆菌——流产可能发生于怀孕前期(胚胎流失),弯曲杆菌造成的流产多见于怀孕4-7月,这两种原因多由本交引起,现在多用冻精,很少见由其引起的流产。

我想具体情况还应该根据你场内的情况具体分析,上面的仅作参考。如果你的牛18个月龄参配,我想你的后备牛培育还是要加强,如果后备牛培育得当,时间可以提前2-4个月。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20 收起 理由
nety + 20 该贴得到楼主的二次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5 14: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口蹄疫很严重,是不是这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5 14: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奶牛间冲顶造成的可能性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5 15: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吓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5 15: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是不是布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5 17: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问是不是乳房炎! 属于个体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6 21: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说的是  说的很详细  过于拥挤 惊吓 狂躁 激烈运动 没有说
18个月达到350公斤  饲养应该没有跟上

点评

很好,机械性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需要考虑。:)3:  发表于 2010-4-7 08:29
很好,机械性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需要考虑。:)3:  发表于 2010-4-7 08:29
很好,机械性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需要考虑。:)3:  发表于 2010-4-7 08:29
很好,机械性因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需要考虑。:)3:  发表于 2010-4-7 08:29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mch_sy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6 22: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怀疑两个原因:口蹄疫引起或互相顶撞造成的流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7 13: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2楼说的挺详细。我认为还是以寄生虫和布病着手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 10: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