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对利巴韦林特别敏感,尤其是口服,对猪的毒性很大。虽然,关于猪利巴韦林中毒的病例时有报道。但对猪利巴韦林中毒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报道。本试验拟通过对生长猪饲喂高剂量(0.1~0.2 g/kg体重)的利巴韦林,使实验猪发生急性利巴韦林中毒,建立猪利巴韦林急性中毒实验动物模型,观察试验猪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检测组织脏器的病理性损伤及血液指标的变化,探讨利巴韦林中毒的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以便为猪利巴韦林中毒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70日龄体重20 kg左右的大长二元商品猪9头,聊城市某商品猪场提供。
1.2试验材料利巴韦林购自广州庆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08848);生长猪全价配合饲料购自六合饲料公司;组织切片机购自德国LEICA公司;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购自北京松上技术有限公司。
1.3试验设计将9头70日龄体重20 kg左右的仔猪平均分为3组(A、B、C),每组3头,A组和B组分别O.1 g/kg体重和0.2 g/kg体重利巴韦林拌料,连喂5 d,C组饲喂正常饲料作为对照,每天观察记录临床症状和生理指标。试验第5天时,各组猪进行前腔静脉采血l.5 mL,使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检测,第6天各组猪全部屠宰,观察病理变化,采取所有试验猪组织,l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制作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拍照。
2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症状
2.1.1 A组猪临床症状 连续6 d的临床记录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A组试验猪前2 d精神状态良好,饮食和粪便较正常,体温有所升高;随着中毒时间逐渐延长,试验猪的精神倦怠而喜卧,饮食逐渐下降,粪便变稀,颜色变淡、变黄,后期出现便秘症状。皮肤发白,部分黄染,出现贫血症状,可视黏膜黄染,后期食欲废绝,体温下降,尿液变红,出现血红蛋白尿,至第6天时,死亡1头。
2.1.2 8组猪临床症状 连续6 d的临床记录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B组试验猪(0.2 g/kg体重/d)前2 d精神状态良好,食饮未见异常,粪便颜色正常,有喘息现象。随着中毒时间逐渐延长,试验猪的精神倦怠而喜卧,体温升高,饮食逐渐下降直至废绝,粪便变稀,颜色变淡、变黄,后期出现便秘症状,皮肤发白,并有大量皮屑,部分黄染,贫血症状明显,后期食欲废绝,体温下降,尿液变红,出现血红蛋白尿,最终全部死亡。
2.1.3对照组临床症状 对照组猪的临床观察记录和生理指标记录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2.2血液检测其结果见表1。
结果显示,A组猪(0.1 g/kg·d)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且远低于标准值;白细胞数变化不明显。血小板数,在试验期较高,抗凝性能下降。8组猪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减少明显,且远低于标准值;白细胞数,较明显的增加。血小板数,在试验期较高,抗凝性能下降。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在标准值范围内,未见异常。本文来自www.powerpigs.net猪场动力网。
2.3剖检病变A组(0.1 g/kg·d):死亡仔猪,皮肤苍白,局部黄染明显。未死猪贫血,轻度黄疸,极度衰弱。8组(0.2 g/kg·d):已全部死亡,皮肤苍白,皮屑多,局部黄染明显。A组和8组猪剖检眼 皮下脂肪黄染,肌肉色淡,有的有散在出血点;多处淋巴结肿大,有的出血;肺肿大、色淡、质软,有多量白色气肿区;心脏纵沟、冠状沟脂肪黄染,心肌色淡,有出血点;脾脏肿大、质脆,呈暗红色;肝脏肿大,色淡、质脆,有明显淤血现象;肾肿大、色淡,有出血,包膜易剥离,质脆易碎;胃浆膜面色淡,胃黏膜水肿、充血、出血、溃疡,胃黏膜脱落;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直肠肠管浆膜面淤血,肠内容物少,有臌气,肠黏膜肿胀、充血、出血,十二指肠有黄色纤维素性固膜,肠系膜有出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肿胀、轻度出血;膀胱尿液充盈,尿呈黄棕色;脑组织充血、水肿。C组各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变化。观病变无显著差异。
2.4组织学病变
2.4.1 A组猪和B组猪病理组织学观察 从形态学角度看,两组猪组织无显著差异。
脾脏白髓内淋巴细胞明显减少,体积萎缩,红髓内有大量红细胞;淋巴结组织充血、水肿,淋巴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肝可见肝细胞肿大,颗粒变性及轻度脂肪变性,小叶中心区肝细胞病变较明显;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以近曲小管最为明显,近曲小管和集合管内含有透明管型,间质充血、出血;肠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固有层充血、水肿,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脑中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充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胃黏膜固有层充血、水肿,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心肌纤维间质充血、出血;肺问质、肺泡壁轻度充血。
2.4.2对照组各组织器官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病变。
3 讨论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有关利巴韦林的不良反应报告共8 600余例,涉及不良反应26 000余例次,其中不良反应表现为溶血性贫血的有123例次。本试验A组和B组试验猪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远低于标准值,皮肤苍白,可视黏膜黄染,尿液变红,血液抗凝性能下降,说明利巴韦林可以导致猪产生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主要见于过敏性反应和寄生虫感染等,本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猪均表现出胃、肠道黏膜发生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炎症反应,高剂量组肺泡内有少量红细胞,并见嗜酸性
粒细胞浸润,说明利巴韦林能够引起猪的过敏性炎症反应。同时各试验组猪免疫器官体积萎缩,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说明利巴韦林能够影响猪的免疫功能。
牛莫王 于 2010-4-2 17:51 补充以下内容
免费资料,唯一希望的就是大家的顶贴,你们的顶贴将是我发帖的原动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