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大豆产业安全问题又被炒的沸沸扬扬。行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通过合理使用合成氨基酸,理论上可降低饲料粕类用量25%以上,这样全国就可以减少豆粕用量700万吨以上,从而减少900万吨大豆进口量。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饲用蛋白原料对国外的依赖度,提高原料保障系数。 果真如此吗?有人置疑这种观点,认为这是饲料养殖行业的行业内人士在自我欣赏。理由是,中国是因为食用油需求旺盛才会进口大豆,现在中外油脂加工企业在中国大陆的布局已基本完成,要保障企业的开工率并满足食用油市场需求就不会减少大豆进口量。只不过经加工的大豆只有20%转化为油脂,80%加工成了豆粕。既然不是为满足豆粕需求而进口大豆,即使饲料配方再调整也不会减少大豆进口量。
所以说,解中国大豆产业安全之危机还是要靠提高自身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