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98|回复: 5

请教几个生化方面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4 12: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30, 2, left][font=宋体]1 蛋白质和核酸的变性与复兴的分子机制有何区别[/font]?[/p][p=30, 2, left][font=宋体]2 动物不间断长途奔跑或使役,请问其体内糖,脂肪代谢的变化。[/font][/p][p=30, 2, left][font=宋体]3 当动物摄入过多的酸性物质后,如何通过调节使其体液的[/font]PH[font=宋体]值恒定?[/font][/p][p=30, 2, left][font=宋体]4 糖代谢主要途径的三个交汇点,并说明其作用。[/font][/p][p=30, 2, left][font=宋体]5 写出生成[/font]ATP[font=宋体]的两种方式,各举一例说明。[/font][/p][p=30, 2, left][font=宋体][font=宋体][size=10.5pt]6 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的结构特征及其与[/size][/font][size=10.5pt]RNA[/size][font=宋体][size=10.5pt]聚合酶的相互作用过程[/size][/font][/font][/p][p=30, 2, left][font=宋体]
[/font][/p][p=30, 2, left][font=宋体][font=宋体][size=10.5pt]要可以当做考试答案的回答标准[/size][/font][/font][/p][p=30, 2, left][font=宋体][font=宋体][size=10.5pt]不胜感激!![/size][/font][/font][/p]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楚天 + 1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2-24 12: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搜索下就可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4 20: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b]回复 [url=http://www.xumuren.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1447331&ptid=296540]2#[/url] [i]zhou112[/i] [/b]


    搜不到啊,搜到就不问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4 20: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08: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蛋白质变性的机理:天然蛋白具有紧密的结构,由分子中的次级键互相联系而形成有规则的排列形式。变性作用是使其结构中的次级键遭到破坏,蛋白质分子就从原来有序的卷曲的紧密结构变为无序的松散的伸展状结构(但一级结构并未改变)。
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受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使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丧失。如果变性条件剧烈持久,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如果变性条件不剧烈,这种变性作用是可逆的,说明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的变化不大。这时,如果除去变性因素,在适当条件下变性蛋白质可恢复其天然构象和生物活性,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复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5 09: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核酸:(一) 变性
  核酸在变性因子作用下,双螺旋结构解开,氢键断裂,成为无规则的线团样,此种由螺旋向线团转化的作用称为核酸的变性。核酸变性时,并不涉及核苷酸间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后者称为核酸降解,核酸降解伴有核酸分子量降低,而核酸变性作用则无此改变。
  引起核酸变性的因素很多,由于温度升高而引起的变性称热变性。
DNA热变性的温度一般为70°C~80°C。DNA中G-C碱基配对愈多,变性温度值也愈高。
  核酸变性后常能观察到的改变:
  (1)紫外吸收值增高。这一现象称为增色效应。
  (2)变性后核酸的粘度明显降低。
  (二) 复性
  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彼此分开的两条链重新缔合恢复其天然DNA性质,这一过程称为复性或退火。若变性不彻底,两条链没有完全分开,则复性过程很快。DNA样品的性质与复性速度有关。
  当变性DNA恢复成天然构象时,对紫外光的吸收又可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减色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23 16:5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