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们畜牧人网站上看到了一篇“中国十大冤死将军”的文章
好像是转载的,看后很是感悟
于是有了下面的这几句呓语
我们先来看看案例:
原文“十大冤将第十名:韩信 ”
淮阴候,主要战绩有:灭赵,代,魏,齐,燕,楚及三秦王,可以说整个汉家江山九成是他一人打下来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功 高震 主,当君主对这样的将领已无封赏可赐的时候一般都会取了他们的脑袋,所以,很不幸,他成了本文的第一位主角
死法,勒死,据说是刘邦曾答应他不使其终生有"血光之灾",真假不知,反正挺窝囊,如此不可一世的英雄,竟然死得如此凄惨,楚霸王泉下有知,不知是否可以含笑?
罪名:谋 反,有人说有,有人说没有,说有的能举出若干的例子,说没有的只有一条:果真想反,韩信早就反了,反了刘邦还拿他没办法。
原帖网址:http://www.xumuren.com/redirect.php?tid=294355&goto=lastpost#lastpost
那么韩信死的冤不冤呢?我认为不冤,原因如下:
1.首先,韩信把自己定位了做一个臣子,这也是韩信拥有重兵而不造反的一个原因。但是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既然打算做一个臣子,就要认真的俯首称臣。做臣子有做臣子的规矩,他却犯了这个规矩。
当初,刘邦与项羽约定,“先入汉中者为王”。这个时候,刘邦想先入汉中,唯一的希望就是韩信的支持,此时,韩信的价值是一生中最凸显的时候,但是,他却错误的利用了自己的价值。
韩信在这个时候和刘邦讨价还价,要刘邦封他为王,刘邦心知肚明、迫于用人之际,爽快的答应了。韩信果然也不负众望,为刘邦漂亮的干好了这件事,但是,也埋下了祸根。
作为一个臣子,在领导最需要的时候以实力相威胁,拥兵自重,虽然自己没有反意,但是破坏了职场的规矩。如果不杀掉韩信,以后在出来几个韩信怎么办?
君王是万乘之身,眼里是揉不得沙子的,今天你要挟了他,等用不着你的时候,他自然也就“兔死狗烹”了。
再者,刘邦是个小无赖,在小沛(今徐州沛县)做亭长的时候就经常吃樊哙的狗肉不给钱,他没有那种大家风范,所以,早晚是要出这口恶气的。
这个韩信第一破坏了职场规矩,让人不爽;第二遇人不淑,不懂得领导的心理,最后落这么个下场,看似偶然,实属必然。
韩信过去曾忍下胯下之辱,我估计虽然忍了,但是心理埋下了病根,总想着扬眉吐气,平息这心中窝着的火。但是他找错了对象,算是白忍了一次,他为啥就不能一直忍下去呢?
我现在在徐州,离刘邦的家不过几十公里,刻薄地评点这么一个远古的乡邻,我心里也有点害怕,不知道会不会被老婆骂。
20万字国内第一部农牧行业白话营销书即将面世,首印1万本,将突破行业记录,欢迎广告合作和分省发行代理!必有意外收获!河北、山东、黑龙江除外。
联系方式:
qq:513010142 电话:13199261228 邮箱:mouyi99@126.com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