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37|回复: 1

[营养饲喂]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的营养调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1 15:2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反刍动物日粮中的碳水化合物可分为纤维性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纤维性碳水化合物(FC)的主要营养生理功能包括,保证瘤胃的健康和为机体提供能量;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的营养生理功能包括为瘤胃微生物提供能量,为机体提供能量和葡萄糖。理想供应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为,供应瘤胃充盈度低、瘤胃发酵率高的日粮,在保证动物健康的前提下,提供适量的能量和葡萄糖。本文着重于介绍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的营养调控标准和营养检测方法。

1 瘤胃健康程度的营养调控

临床和亚临床症状的瘤胃酸中毒是高产反刍动物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他代谢疾病,如蹄叶炎、跛行、真胃移位等与瘤胃酸中毒也有一定的关系。瘤胃酸中毒直接影响动物健康、饲料利用效率和奶牛的利用年限,严重时甚至导致动物死亡。瘤胃pH是衡量瘤胃酸度最直接的指标。

1.1 影响瘤胃pH的主要因素

瘤胃pH是饲料在瘤胃内发酵产生的酸和动物唾液中的缓冲物质中和的结果。在1天内,瘤胃pH一般在5.0~7.0之间变化,采食饲料使瘤胃pH急剧下降

饲料的酸产生量、缓冲物质产生量、一些饲料添加剂和动物饲养管理措施是影响瘤胃pH的主要因素。影响NFC瘤胃降解量的因素均可影响饲料的酸产生量,主要包括:日粮NFC含量、谷物的种类和加工处理方法。影响动物咀嚼活动的因素是影响缓冲物质产生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日粮NDF含量、饲料长度、韧性。环境温度(尤其是热应激)、动物对饲料的适应时间、某些饲料添加剂(如碳酸氢钠、酵母培养物、饲喂微生物、瘤胃素、阴阳离子调节剂),以及饲养管理措施(如饲喂次数、全混日粮或精粗分开的饲喂方式)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瘤胃pH

总体而言,决定瘤胃pH的主要因素为日粮瘤胃降解NFC含量、物理有效纤维(peNDF)含量和采食量。

1.2 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和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推荐标准

日粮NFC含量过低,氮利用率和能量供应量不足;NFC含量过高,代谢疾病频发,影响动物健康和饲料利用效率。泌乳牛日粮中最大的NFC含量为36%44%

长纤维可刺激咀嚼,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日粮中纤维含量过低,代谢疾病频发;含有过多的纤维,日粮能量浓度低、瘤胃充盈度大,采食量和饲料利用效率低下,不能充分发挥动物的生产潜能。权衡二者利弊,日粮中的粗饲料NDFFNDF)以15%21%为宜。

NFCFNDF的推荐标准受对方含量、淀粉降解特性和纤维物理有效性的影响。泌乳牛日粮中谷物为粉碎玉米,粗饲料较长时,FNDF19%,最大NFC44%FNDF15%,最大NFC36%,谷物为大麦、蒸汽压片谷物或高水分玉米,FNDF应为22%,最大NFC38%。粗饲料长度过短或NDF含量过低,FNDF应适当提高,NFC应适当降低。

1.3 碳水化合物的综合调控

日粮的NFC含量无法反映谷物的种类和加工处理方法对瘤胃pH的影响。典型的高产反刍动物日粮,瘤胃降解淀粉(RDS)是瘤胃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RDS含量可综合NFC含量、谷物种类和加工处理方法对瘤胃pH影响方面的信息;NDFFNDF含量无法反映粗饲料物理有效性对瘤胃pH的影响,peNDF可综合NDFFNDF含量、饲料长度和韧性对瘤胃pH的影响效果。

RDSpeNDF对瘤胃pH的影响有关联关系。二者的推荐标准并非固定不变,需根据对方的含量进行调节。RDSpeNDF对瘤胃pH的影响效果相反,因此,二者的关联关系应为相除或相减的形式。

1.3.1
相除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peNDF/RDS;CBIR)

徐明首先采用了相除的形式(peNDF/RDSCBIR),定义为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由于多数试验中缺乏饲料长度的测定结果,或测定和计算的方法不同,无法计算peNDF含量,只能用FNDF的数据。回归结果显示,FNDF/RDS对泌乳牛和育肥牛瘤胃pH的影响均符合折线模型,推荐值分别为0.81.10.20.3。这与Zebeli等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泌乳牛瘤胃pHCBIR的提高呈折线模型变化,推荐值为0.71.0。以Beachimin推荐值为基础,计算得:泌乳牛CBIR推荐值为0.80.9

研究表明,瘤胃纤维降解率随CBIR0.42.5)的提高呈折线模型变化,CBIR小于1.1,降解率随CBIR的提高而线性提高,CBIR大于1.1,降解率不受CBIR的影响;淀粉和蛋白质降解率随CBIR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最大降解率在CBIR0.8处出现。奶山羊瘤胃乳头高度和表面积随CBIR的提高呈二次曲线变化,CBIR1.1,乳头高度和表面积达到最大值。

CBIR可综合日粮纤维和NFC的效应,对瘤胃pH的回归效果优于peNDF、淀粉和RDS的含量;育肥牛日粮适宜的CBIR0.25±0.05,泌乳牛和奶山羊为1.0±0.1

1.3.2
相减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RDS-peNDF;CBIM)

饲料采食量影响瘤胃pH,而CBIR无法反映此影响效果;育肥牛日粮的适宜CBIR低于泌乳牛,可能是饲料采食量更低的缘故。相减形式的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RDS-k×peNDF)可以包含饲料采食量的信息,kpeNDF相对于RDS对瘤胃pH的相对影响效果。

杜莎对180组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RDSFNDF对瘤胃pH的影响程度相同(k=1)。即,一定数量的淀粉在瘤胃内发酵产生、并经吸收后剩余的酸性物质,刚好被相同数量FNDF刺激咀嚼产生的唾液相中和,瘤胃pH保持不变;同时提出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为(RDS-peNDFCBIM)。回归公式显示,当CBIM1.5 kg/d时,平均瘤胃pH6.0CBIM3.3 kg/d时,平均瘤胃pH5.8

KrauseOetzel推测,RDS对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可能比FNDF更大。Allen的推算结果显示,1 kgFNDF可中和1.2 kg可发酵有机物(RDOM)产生的酸性物质;RDS产生的酸性物质比RDOM产生的酸性更强;Beauchimin认为,1 kgFNDF可中和0.4 kg RDS0.5 kg粉碎玉米或0.75 kg破碎玉米)产生的酸性物质。但这些计算中均未考虑酸性物质的吸收。需要进一步研究体内情况下RDSpeNDF对瘤胃pH的相对影响效果。

CBIR相比,CBIM加入了饲料采食量对瘤胃pH的影响,可统一育肥牛和泌乳牛的差异,为更广泛的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从瘤胃pH出发,成年泌乳牛适宜的CBIM1.01.5 kg/d,肥育牛为1.53.5 kg/d

CBIM仅为数学推理的结果,缺乏生物学证据的支持,尤其是RDSpeNDF对瘤胃pH的相对有效性尚无定论。CBIM计算结果表示瘤胃液中滞留酸的量。瘤胃壁吸收酸的量与瘤胃液酸浓度成正比,瘤胃液容积影响瘤胃液中酸的浓度。但Pitt等利用动物体重估算瘤胃液容积取得了很好的回归效果,模型未引入饲料采食量和饲料组成。因此,CBIM是否需要用饲料采食量和组成进行调整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在上述问题未解决之前,建议将反刍动物根据种类(牛、羊、鹿)和用途(维持、育肥、泌乳)分类,推荐各自CBIR的标准。

1.4 瘤胃健康程度的营养检测方法

CBI为配制和优化反刍动物日粮提供方法。但生产实践中,DMI波动、饲料品质和加工程度的差异等因素也影响瘤胃pH。通过各种指标反映瘤胃健康程度在实际生产中更为重要。

1.4.1
综合检测瘤胃各项指标

研究表明,发生瘤胃酸中毒的泌乳牛,瘤胃液pH和乙酸丙酸比显著下降,乳酸、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和戊酸浓度显著提高。综合分析上述各指标,是判断瘤胃酸中毒最稳妥的办法。

1.4.2
测定平均或最低的瘤胃pH

测定瘤胃pH是判断瘤胃健康程度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一般认为,平均瘤胃pH6.0,最低瘤胃pH5.5,或瘤胃pH低于5.8的时间为5 h是判断亚临床瘤胃酸中毒(SARA)的界限。

连续24h监测瘤胃pH,可以观测瘤胃pH的最低值、低于5.8的时间,以及计算其平均值。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安装瘤胃瘘管的动物,仅可用于试验研究,无法应用于生产实践;目前有投放到瘤胃中的小型瘤胃pH监测仪,但价格昂贵,不适宜用于生产。

最低的瘤胃pH一般出现在饲喂后24 h。可以采用瘤胃穿刺和胃管取瘤胃液,测定pH,这是生产实践中直接测定瘤胃健康程度最简易的方法。但前者易伤害动物;后者易受到唾液的污染,使测定值比实际偏高0.10.2个单位。

1.4.3
利用瘤胃温度反映瘤胃健康程度

研究发现,瘤胃温度与瘤胃pH呈高度负相关关系;最低瘤胃pH5.5对应瘤胃温度为39.2°C,超过此温度,表明瘤胃过度发酵,视为已发生SARA

1.4.4
利用泌乳动物的乳脂率反映瘤胃健康程度

SARA对泌乳反刍动物的生理伤害和经济损失比肥育动物大。特定品种动物的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相对稳定。正常荷斯坦奶牛的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一般分别为3.60 %3.80 %1.181.20。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随瘤胃pH的下降而显著降低,发生SARA的荷斯坦奶牛,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动物,这为利用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反映瘤胃pH提供基础。

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的检测标准分别为3.30 %1.15,对应于平均瘤胃pH 6.0、最低瘤胃pH5.5或瘤胃pH低于5.8的时间为5 h。如果测定值低于检测标准可视为发生了SARA

乳脂的合成不仅受瘤胃发酵类型的影响,而且受可发酵纤维的影响,利用乳脂率检测瘤胃健康程度需要排除可发酵纤维的干扰。徐明提出了纤维的化学有效性和乳脂调节指数(RFS),排除了可发酵纤维对乳脂率的干扰,可用于定量检测瘤胃健康程度。RFS的计算公式应如下:

RFS =eNDF–peNDF=(ef-pef)×NDF

其中,eNDF为有效纤维含量,peNDF为物理有效纤维含量,ef为纤维的有效因子,pef为纤维的物理有效因子。当RFS =0时,即ef=pef,纤维用于合成乳脂的能力等于维持瘤胃pH的能力,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的检测标准分别为3.30 %1.15;当RFS >0时,即ef>pef,纤维合成乳脂的能力大于维持瘤胃pH的能力,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的检测标准应适当上调;当RFS <0时,即ef<pef,纤维用于合成乳脂的能力小于维持瘤胃pH的能力,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的检测标准应适当下调。

乳脂率检测标准(%= 3.30 + 0.05 RFS

乳脂乳蛋白比值检测标准=1.15 + 0.017 RFS

乳脂率也受机体能量状况的影响,能量负平衡越严重,血液游离脂肪酸(FFA)越多,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就越高。上述检测标准用于泌乳前期(能量负平衡)的奶牛时,需要结合能量供应状况,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利用乳脂率和乳脂乳蛋白比值检测瘤胃健康程度的方法简单、易行,但这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

1.4.5
表观判断方法

实践中,可根据牛粪的含水量、pH、形状、残余物粒度和是否存在气泡,定性判断瘤胃健康程度。粪便含水量越高、残余物粒度越大,表明瘤胃越不健康,饲料利用效率越差。粪便的高度和形状是判断含水量最直接的方法。粪便含水率与大肠发酵的碳水化合物数量直接相关,而与瘤胃发酵碳水化合物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此种方法有时会产生偏差,尤其在使用麦类或蒸汽压片谷物等容易在瘤胃发酵的谷物时,淀粉不易到达大肠,此时即使粪便含水量低,也要特别注意动物的瘤胃健康,需结合其他指标和方法进行综合判定。瘤胃pH过低会抑制瘤胃微生物生长,降低纤维和淀粉的消化率,粪中发现长的纤维(>1cm)和玉米残余物意味着瘤胃酸度过大。

发生SARA时,采食量下降,这是动物本身的一种保护机制,采食量减少后,瘤胃pH恢复正常。采食量波动可作为一种简易的方法判断瘤胃健康程度,但发生SARA的动物无此症状。

2 碳水化合物能量利用效率的营养调控

能量对反刍动物的生长、生产和繁殖至关重要。尤其是奶牛的泌乳盛期,严重的能量负平衡会直接影响生产性能、健康程度、繁殖性能,甚至犊牛的健康。

2.1 纤维性碳水化合物能量利用效率的营养调控

纤维的能量利用效率主要决定于纤维瘤胃降解率。粗饲料的木质化程度、加工处理方法,以及瘤胃健康状况影响纤维的瘤胃降解率,进而改变其能量利用效率。粗饲料和副产品中NDF的含量与纤维和干物质的瘤胃降解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纤维的瘤胃降解率随粗饲料NDF含量的提高而线性下降,NDF含量每提高1%,能量利用效率下降1%

常用的粗饲料加工方法包括氨化、碱化、钙化和微生物处理等,这些处理方法,以及日粮中添加纤维素酶可提高纤维的瘤胃降解率,改善粗饲料的能量利用效率。杜莎综述认为,粗饲料的化学处理、纤维素酶处理,以及Brown Midrib青贮玉米可提高纤维的消化特性,但可能同时降低了纤维刺激咀嚼、产生唾液的能力。

低的瘤胃pH抑制纤维的降解,高精料日粮降低纤维的消化率和纤维的能量浓度。研究表明,CBIR大于1.1,纤维的降解率不受CBIR的影响;CBIR小于1.1时,CBIR每降低0.1,纤维的瘤胃降解率降低10%

2.2 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能量利用效率的营养调控

目前反刍动物的能量体系基本基于饲料的全消化道消化率(总可消化养分),没有充分考虑淀粉的降解部位对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淀粉在瘤胃中降解,需要维持微生物生长以及CH4等的浪费,能量利用效率为小肠降解的70%75%;在大肠中降解所合成的MCP不能为机体所用,能量利用效率更低,约为小肠降解的35%

淀粉的能量利用效率主要决定于淀粉的降解部位和程度。CBIR影响淀粉的瘤胃降解率,但小肠有补偿消化的功能,因此,淀粉的能量利用效率可能不受CBIR的影响。

徐明总结了数个试验,发现,育肥牛日粮中蒸汽压片谷物的容重以310-330 g/L为佳,泌乳牛以330-390 g/L为宜,且生产性能越高,最佳容重越大,这与瘤胃健康状况有关。日粮中添加淀粉酶可提高淀粉的瘤胃降解率,日粮含较难降解的谷物(破碎玉米),淀粉酶可提高育肥牛和泌乳牛的生产性能;当日粮含有易降解的谷物(蒸汽压片谷物、高水分玉米、粉碎玉米)时,添加淀粉酶没有提高生产性能。

调控淀粉降解部位的原则为,当小肠淀粉消化率小于70%,可通过提高淀粉的降解特性,增加其瘤胃降解率和小肠消化率,以提高淀粉的能量利用效率;但过度处理会使过量的淀粉在瘤胃中降解,降低淀粉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淀粉的小肠消化率是改善淀粉能量利用效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2.3 机体能量状况的营养检测

能量平衡值可由NRC2001)计算得到。但饲料的能量含量、动物的能量需要量,以及目前对动物自身调控机制研究有限,估计值可能产生偏差;实际过程中,DMI、体重(肠道食物的影响)和环境温度影响能量平衡值计算的准确性。

体况分是反映泌乳牛能量状况的常用方法。产犊时的体况分以3.03.5分为宜,产后体况分的损失以0.50.75分为宜(约4060 kg体重),体况分过低会造成严重的能量负平衡,体况分过高会造成难产和引发代谢疾病。泌乳牛一般在产后48周转为能量正平衡,增加采食量和能量摄入量会减少能量负平衡的持续时间和程度,有利于动物的健康、生产和繁殖。

但体况分的变化在短时间内不易察觉,判断结果往往滞后于实际生理的变化。能量负平衡的泌乳牛将动用脂肪组织产生脂肪酸,为机体提供能量。血液FFA和β-羟丁酸浓度可反映脂肪的分解程度,含量越高,机体能量越缺乏。随着能量负平衡值降为零,NEFA和β-羟丁酸浓度也随之降低,转入正平衡时,NEFA和β-羟丁酸浓度落回基础值。早饲前血浆NEFA和β-羟丁酸浓度的检测标准分别为0.4mEq/L120μmol/L,测定值高于检测标准表示机体缺乏能量、易发代谢疾病血液FFA和β-羟丁酸浓度与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血液葡萄糖浓度也可作为衡量能量状况的指标。

血液中的FFA可用来合成乳脂,NEFA含量越高,乳脂含量越高,如果乳脂乳蛋白比值高于1.5,表示动物能量状况很差,可能已经发生了代谢疾病。

3 反刍动物葡萄糖的营养调控

代谢葡萄糖和生糖前体能量均可定量反映反刍动物葡萄糖的供应状况。代谢葡萄糖是饲料经动物消化、吸收后为代谢提供可利用葡萄糖的总量;生糖前体能量包括瘤胃丙酸和小肠吸收葡萄糖。碳水化合物在瘤胃和大肠发酵产生的VFA既是能量载体,又是机体葡萄糖合成的主要前体;小肠吸收葡萄糖既可直接作为葡萄糖,也可作为能量载体氧化供能,参与机体代谢。能量和葡萄糖的营养调控途径基本一致。

3.1 反刍动物葡萄糖的来源

代谢葡萄糖主要包括机体合成葡萄糖和小肠吸收葡萄糖,即内源和外源葡萄糖。内源葡萄糖由生糖物质在体内生成,难于调控。外源葡萄糖由淀粉在小肠中降解生成的葡萄糖提供,调节过瘤胃淀粉的数量及降解特性是调控外源葡萄糖供应量的主要途径。

3.1.1
内源葡萄糖

肝脏是体内葡萄糖合成的主要场所,其次是肾脏。育肥牛内源葡萄糖合成的原料中,丙酸占4080%,乳酸占1030%,氨基酸占1030%;泌乳牛中,丙酸占5565%,乳酸占1020%,氨基酸占1520%,各种来源所占比重受饲料供应量、日粮类型和动物生理状态等影响。内源葡萄糖合成量与能量摄入量呈高度正相关。相同代谢能摄入量,谷物合成的葡萄糖约为粗饲料的2倍,这主要与不同饲料的丙酸产生率不同有关。

3.1.2
外源葡萄糖

过瘤胃淀粉在小肠中被淀粉酶降解为糊精和寡聚糖,再经寡聚糖酶裂解为单体葡萄糖,经葡萄糖转运蛋白转运入血,提供能量和葡萄糖。高产反刍动物小肠淀粉的消化率较低,一般5070%,且随过瘤胃淀粉数量的提高消化率下降

淀粉在瘤胃降解为丙酸,经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供应效率较低,内源途径(瘤胃降解淀粉)提供代谢葡萄糖的效率为外源途径(小肠降解淀粉)的64%

3.2 葡萄糖的需要量和调控原则

反刍动物葡萄糖供应方案是以代谢葡萄糖需要量为基础,先估计内源葡萄糖生成量,其余不足部分用外源葡萄糖提供。

3.2.1
葡萄糖的需要量


肥育动物葡萄糖需要量的研究很少。Reynolds等研究发现,体重为400kg的阉牛,葡萄糖的维持需要量约为500 g/d。生长需要报道很少。

泌乳动物葡萄糖的维持需要是非乳腺组织的葡萄糖氧化量。泌乳前期的奶牛往往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非乳腺组织利用的葡萄糖比泌乳中后期的奶牛少,葡萄糖的维持需要量为200 g/d;处于能量平衡状态的中期泌乳牛,按Reynolds等的研究结果计算,葡萄糖的维持需要为750 g/d;泌乳后期,组织脂肪和蛋白质的沉积,以及胎儿的生长需要额外的葡萄糖,加之生长激素水平下降,葡萄糖的氧化量增加,维持、增重和妊娠所需要葡萄糖的总和可能高于1000 g/d。按乳糖含量为4.8%计算,每产1 kg乳,乳腺组织需要的葡萄糖为70 g6080g)。

3.2.2
反刍动物葡萄糖的调控原则

维持、生长和肥育,以及低泌乳水平的反刍动物,内源合成的葡萄糖可满足机体的需要,配制日粮时只需考虑能量,无需考虑代谢葡萄糖的需要量,谷物的加工处理方法以达到最大的能量利用效率为目标。

高产泌乳动物以及双羔妊娠羊需要大量的葡萄糖用于乳糖合成和胎儿生长;能量负平衡的泌乳动物,补充一定量的葡萄糖可缓解能量负平衡,改善健康状况。作者总结了7个泌乳牛瘤胃后消化道灌注淀粉或葡萄糖的试验发现,以粉碎玉米或麦类为主要的淀粉来源,乳产量低于25 kg/d,淀粉或葡萄糖灌注不影响乳产量;乳产量为30 kg/d35 kg/d40 kg/d,小肠可吸收葡萄糖分别为1.0 kg/d1.5 kg/d2.0 kg/d,乳产量和饲料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值。以粉碎玉米为主要淀粉来源的高产反刍动物,配制日粮时需考虑代谢葡萄糖的需要量,单以能量为指标配制日粮可能会出现葡萄糖的缺乏;以蒸汽压片谷物为主要的淀粉来源,内源葡萄糖合成量可支持3540 kg/d的产奶量,但损害了瘤胃和机体的健康。

由于受到瘤胃健康问题、肝脏负荷过重和瘤胃能量利用效率偏低的制约,提高小肠葡萄糖供应量是解决高产反刍动物能量和葡萄糖需求的关键。日粮中谷物含量、种类及其加工处理方法取决于瘤胃健康状况、能量利用效率和代谢葡萄糖的需要量。

3.3 提高反刍动物小肠淀粉的利用效率

调节小肠能量和葡萄糖供应量可通过改变过瘤胃淀粉数量和小肠淀粉消化率来实现。反刍动物小肠淀粉消化率显著低于单胃动物,一般仅50%70%,且大量的过瘤胃淀粉和小肠可消化淀粉降低了胰腺α-淀粉酶的表达和分泌。

提高小肠淀粉消化率比增加过瘤胃淀粉数量更重要。以日采食6.0 kg淀粉的高产奶牛为例,小肠淀粉的消化率如果由60%提高到90%,小肠吸收葡萄糖净增加500 g/d,这样可有效缓解能量负平衡,提高奶产量,节约饲料资源;再者,如果能提高小肠淀粉的利用效率,使用瘤胃淀粉酶抑制剂、谷物包被技术或大颗粒谷物可适当降低淀粉对瘤胃健康和发酵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大化的能量利用效率和机体葡萄糖供应量,解决高产反刍动物的代谢疾病和能量负平衡问题。因此,提高小肠淀粉的利用效率是保证瘤胃健康、提高日粮能量供应量和发挥高产奶牛泌乳潜能的最根本途径。

但目前没有实用、有效地提高小肠淀粉消化率的方法。实践中不得不以部分牺牲瘤胃和机体健康为代价,通过增加日粮淀粉含量(瘤胃降解淀粉)来提高机体能量供应量。真胃灌注蛋白可提高小肠淀粉消化率,但反刍动物有最佳的蛋白质需要量,过度供应有害无益。Remillard等在采食高淀粉日粮的阉牛十二指肠灌注微生物α-淀粉酶和碳酸氢钠,没有改善小肠淀粉的消化率。

目前也没有一种谷物加工处理方法,在保持低的瘤胃淀粉降解率的基础上,定向提高小肠淀粉消化率。蒸汽压片谷物在提高小肠消化率的同时提高了瘤胃消化率,小肠可消化淀粉的供应量降低;易降解谷物(蒸汽压片谷物、大麦或小麦)的过瘤胃保护技术可能是提高小肠可消化淀粉供应量的有效方法。谷物中的蛋白质包裹在淀粉颗粒周围,阻碍微生物和消化酶对淀粉的降解。甲醛和丹宁均可缓解瘤胃微生物对谷物蛋白质的降解,但对淀粉降解率的影响结果不一致。甲醛和丹宁不影响或降低体外试验条件下淀粉,体内试验却未能提高过瘤胃淀粉的数量;Speight (2006)利用体外试验研究了碳水化合物酶抑制剂对淀粉降解率和发酵液pH的影响,结果表明,AcarboseTrestatin可有效降低淀粉的降解率,提高瘤胃液pH

3.4 机体葡萄糖营养状况的检测

高产泌乳牛优先将葡萄糖供应给乳腺合成乳糖,而后供其他组织氧化供能。乳糖含量相对稳定,一般介于4.65.0%,基本不受葡萄糖供应量的影响。乳糖含量不能反映机体葡萄糖的营养状况。

血液葡萄糖浓度可作为衡量机体葡萄糖供应状况的指标。血液葡萄糖浓度随泌乳天数的增加呈先不变,后提高、再不变的趋势变化。泌乳盛期血液葡萄糖浓度非常低,这与能量平衡状况和葡萄糖需求量有关。早饲前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3.5 mg/L表示机体缺乏葡萄糖和能量,乳腺葡萄糖供应限制乳的合成,且机体健康状况不佳。

4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的供应策略是,在维持健康、高效的瘤胃发酵基础上,根据生产性能和生产目的,调节瘤胃和小肠降解的碳水化合物数量,满足机体能量和葡萄糖的需要量。理想的碳水化合物供应方式是,调节谷物和粗饲料的用量、种类、成熟度和加工方法,使CBI达到特定动物的适宜值,同时提高FCNFC的能量利用效率。

CBI可衡量淀粉对瘤胃pH的负面影响,而没有包含NFC中除淀粉以外成分(可溶性糖、果胶、有机酸、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体外试验表明,NFC中除淀粉以外的成分对瘤胃pH也有一定的影响。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以谷物、干草和青贮为主要碳水化合物来源的日粮,日粮NFC中淀粉含量波动不大,CBI的效果很好;日粮中含有大量的青草或副产品,CBI的回归效果可能不佳,这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生产实践中,DMI、饲料品质和加工程度等许多因素的差异影响瘤胃pH,需要通过各种营养检测方法,综合反映瘤胃和机体的健康程度。

利用FCNFC调节瘤胃健康状况和能量利用效率已趋于成熟,利用包被技术和外源调节因子调控瘤胃碳水化合物降解和提高小肠淀粉利用效率是目前研究的关键。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穆然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31 15: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 10:5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