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固原市黄牛业处于扩量、提质、增效培育优质肉牛市场的发展阶段。十年九旱的自然条件和千家万户分散养殖的特点,决定了固原市黄牛养殖为建立以户为单位,以政策科技为支持的微生态循环模式。通过种植、养殖的有机结合和沼气处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和效益的最大化。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固原市的草畜产业发生了一些变化:规模化、区域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农村的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1 多元化饲草种植。 1.1 建立紫花苜蓿基地 我市四县一区,各县都建立了成片的千亩紫花苜蓿基地,现紫花苜蓿留床面积为 350 万亩。通过单播和保护播种以提高紫花苜蓿的成活率。通过混播以提高红豆草等多年生牧草的比例。 1.2 建立全株青贮玉米基地 养牛专业村示范村建立青贮玉米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小麦种植面积。扩大以全株青贮玉米为主的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加大禾本科, 豆科牧草的种植面积,加大禾本科豆科牧草混合复种的面积,实现饲草产量最大化和结构多元化。 1.3 建立青绿多汁饲料基地 加大胡萝卜、饲料甜菜的种植面积,以加大青绿多汁饲料的供给。青绿多汁饲料的应用满足了肉牛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 2 科学调制饲草。 2.1 多年生牧草干贮 通过提高机械化程度以及时刈割入手,对多年生牧草实行干贮为主。示范推广禾本科牧草混贮。紫花苜蓿刈割最适宜时期为孕雷至初花期,因此时的营养价值最高。应选择晴天刈割防止雨淋,制干含水量约 20% 左右(可折断)时堆剁存放。 2.1.1 制干 紫花苜蓿贮藏必须制干,预防霉变,制干可用自然晒干、风干和烘干,其中烘干成本较高。 2.1.2 辗干 盛花期紫花苜蓿青割打成捆,将其与麦秸或其它农作物秸秆混合碾压一至三遍,晾晒后堆贮或打捆。 2.1.3 打剁 将辗青后的紫花苜蓿和农作物秸秆混合打剁,剁的最上层全由麦草构成(防雨)。 2.1.4 制粒 用制粒机将风干后的紫花苜蓿制粒,作为高蛋白饲料利用。 2.2 一年生牧草青贮。玉米甜高粱等一年生牧草实行青贮 2.2.1 收割 全株青贮玉米适宜的收割时期是玉米秸秆有 1 ~ 2 片叶枯黄时或乳熟期时为佳。 2.2.2 铡短切碎 青贮时将收割来的原料切至 3 -5cm ,水份保持在 60 % ~ 70% 。(即抓一把切断的原料握在手中紧捏,手中有水珠,但不成串则水份适中。若捏不出水珠,是水份不足,要加水调制;若成串流出,则水份过大,可晾晒或加入秕谷减少水份。) 2.2.3 装料、压实 随割随切随装填在青贮窖中,分层装填分层压实,即装料 30 ~ 45cm 时必须压实一次,小型窖人工踩踏,大中型窖用拖拉机进行来回镇压,边缘和四周压不到的要用人脚踩踏,排除缝隙存留的空气。 2.2.4 封顶、检查 直至装填原料高于青贮窖上沿 30cm 成馒头型,为防止接触棚膜的一层变质腐烂,在原料表面均匀撒食盐 250g / ㎡ , 然后盖上 0.125mm 厚无毒塑料膜,膜上面压上约 20cm 后的土压实,四周封严,以保证厌氧发酵。随时观察,如有下沉和裂缝,应及时修填拍实,并在四周挖好排水沟。 2.2.5 开窖启用 一般青贮后经 20d 左右的乳酸发酵过程就可开窖取用,使用青贮饲料过程中要自上而下逐层取料,始终保持料面平整,取料后随手封好,以防止二次发酵。 2.2.6 品质鉴定 优质青贮料为青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有芳香酒酸味,质地柔软湿润,茎叶结构良好,保持原状容易分离。劣质的多为褐色,黑褐色或黑色,质地松软腐烂失去茎叶的结构,有臭味或霉味,这种青贮料不能喂牛。 2.2.7 饲喂方法 用优质青贮料喂牛开始时由少到多与其它饲料掺喂,饲喂量不超过日粮总量的 1/2 ,犊牛每头日喂量 3 ~ 5kg ,育肥牛每天日喂量 10 ~ 15kg 。 2.3 农作物秸秆氨化、微贮。农作物秸秆氨化为主,示范推广酶贮,微贮,通过加工调制实现牧草地有效利用,解决了肉牛养殖常年缺草瓶颈问题。 2.3.1 氨化饲料 饲草氨化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力推广的畜牧实用新技术,经氨化处理的秸秆,粗蛋白含量提高 1 ~ 2 倍,而且适口性好,利用率高。能量转化率可提高 10% ~ 15% 。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2.3.1 .1 氨化前的准备。各种农作物秸秆,一般都可氨化,如玉米秸、稻草和麦秸等。用于氨化的秸秆最好是新的,没受污染的;氨化要选择风和日暖的天气进行。先准备好铡草机和配套动力及大缸、水桶、喷壶等用具。
2.3.1 .2 配制尿素溶液。按 100kg 秸秆加 3 ~ 5kg 尿素、 40kg 水,按比例配制好尿素溶液备用。先准确称取尿素放入大缸中,然后加足水。如气温较低,可先用少量温水将尿素溶解,然后按比例加足水,并用木棒搅动,直至尿素完全溶解为止。
2.3.1 .3 装窖与封窖。用铡草机或切割机将秸秆铡成2 ~ 3cm ,装入窖中。一边装窖,一边用喷壶均匀喷洒尿素溶液,一边踏实。装满窖口,高出地面 30cm 为止。装窖要连续作业,当日封窖。装满窖后,用塑料布盖严,上面覆土 20cm 厚。周围挖好排水沟,防止雨水渗入。经常检查发现下沉裂缝,及时用土填平。
2.3.1 .4 开窖与利用。一般冬季50 d ,春秋季20 d ,夏季10 d 即可开窖利用。开窖后,氨化饲草具有强烈的氨气味,经 1 ~ 2d 风吹日晒,氨气味放净后再喂牲畜。开始牲畜不习惯吃氨化饲草,可先少掺些,以后逐渐增多。 2.4 微贮饲料 秸秆微贮是在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放入一定的容器中进行发酵,使秸秆变成带有酸、香、酒味的家畜喜食的粗饲料。由于它是利用微生物使饲料进行发酵,故称微贮。秸秆微贮饲料的特点是成本低、效益高,能提高消化率和营养价值。 2.4.1 原料 麦秸、稻草、黄玉米秸、土豆秧、山芋秧、青玉米秸、无毒野草及青绿水生植物等,无论是干秸秆还是青秸秆,都可作为微贮的原料。
2.4.2 调制方法 微贮时秸秆铡成 3 ~ 5cm 长,将草按 1 : 1.5-2 的比例均匀喷洒水,即 100 干草加水 150 ~ 200kg ,酶贮复合酶的用量是干草重量的 0.1% 。先用 10 倍以上玉米粉或 20 倍以上麸皮, 1.0%-1.5% 的食盐混合均匀,在逐级与草粉混合均匀。要有计划地掌握应喷洒的数量,使秸秆含水率达 60 %~ 70 %。喷洒后及时踩实,尤其 注意窖的四周及角落处。压实后再铺放 20 ~ 30 厘米厚秸秆,喷洒菌液、踩实等。如此一层层装填原料,直到高出窖口 30 厘米,在最上层均匀洒上食盐粉,盖塑料薄膜。食盐用量 250g / ㎡,其目的是确保微贮饲料上部不发生霉烂变质。盖塑料薄膜后,在上面铺 20 ~ 30cm 厚的稻草或麦秸,覆土 15 ~ 20cm ,密封。随时观察,如有下沉和裂缝,应及时修填拍实,并在四周挖好排水沟。
2.4.3 品质鉴定 秸秆微贮饲料,一般需在窖内贮 21 ~ 30d ,才能取喂,冬季则需要时间长些。取料时要从一角开始,从上到下逐段取用。每次取出量应以当天能喂完为宜。一般育肥牛每头每日可食 10 ~ 15kg ,犊牛可食 5 ~ 7kg. 每次取料后必须立即将口封严,以免雨水浸入引起微贮饲料变质。优质微贮青玉米秸秆色泽呈橄榄绿,稻草、麦秸呈金黄褐色,具有醇香味和果香气味,并具有弱酸味。如果变成褐色和墨绿色则质量低劣,有腐臭味,拿到手里发黏,或者黏在一起,则不能饲喂。 3 规范饲养管理 建立符合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要求的疫病防治体系,保证养牛业健康发展,在扩大改良的同时,进行地方品种的选育。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根据生长阶段和生产要求进行分群,标准化饲养,让农户养上好牛,扩大标准化暖棚建设,铡草机的投放与青贮池的扩建,使养牛覆盖面不断扩大。 3.1 大力加强疫病防治体系和冷配改良点建设力度,务实了肉牛产业基础,增强了可操作发展的后劲 3.1.1 扩大疫病防治肉牛繁育冷配改良点。多方筹资在养牛相对集中的行政村修建标准化防治冷配改良点 3500 多个,并配备必需的疫病防治、疫苗保存、冷配改良器械,使养牛重点村肉牛疾病治疗率达 100% ,冷配受胎率达到 95% 以上。 3.1.2 努力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举办肉牛疫病防治冷配改良培训班,培训业务人员 980 多名,并将业务能力强,技术熟练的业务骨干送往自治区四正生物工程中心接受新知识技能培训和交流。 3.1.3 不断提高冷配改良数量和质量,改进冷配技术。采取“直把式”输精技术。积极做好不孕牛的诊治工作,对营养性发情母牛,免费投放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营养舔砖,指导农户合理搭配牧草,改善繁殖母牛营养元素缺乏症,并对疾病性母牛对症治病。进行杂交改良和地方品种选育。以发挥杂种优势。据调查统计,改良牛市场价每头比土种牛高 1000 元以上,尤其是二代利木赞 8 ~ 12 月龄,售价在 3500 元以上。 3.1.4 组建良种牛核心区。组织专门人员进村入户,对养牛相对集中的村组的良种肉用母牛进行建档立卡,并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可查到该牛的祖系。对肉牛进行分群饲养管理,组建基础母牛群,扩大优质肉牛育肥群,保留地方品种群。从而使我市肉牛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2 大力加强动物防疫免疫工作,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疫预案和动物防疫储备制度,认真落实防疫目标责任制,把动物防疫作为政府考核部门和乡(镇)的重要指标。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加大动物防疫执法,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开展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确保动物防疫免疫率,标识率和免疫抗体检出率均达到 100% ,抗体保护率达到 70% 以上,确保我市草畜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3.3 大力利用项目支持,使农民养牛的基础设施得到基本完善 通过政府几年的扶持,养牛迅速发展,政府采取的补助标准为:每栋( 6*8 )的标准牛棚补贴 1000 元,投放两头基础母牛每头补贴 500 元,修建一座 20 立方的氨化池补贴 80 元,牛棚内配备沼气池补贴 100 元,种植紫花苜蓿每亩供种子 2 ㎏,种一亩饲料玉米补贴 80 元 , 配发一台铡草机补贴 450 元,通过政府扶持提高了农民的养殖积极性。通过几年的扶持,全市已经建立标准牛棚 3.5 万多座, 投放基础母牛 11.5 万多头,配发铡草机 4.6 万台,饲料 800 多 t ,营养舔砖 1200 多 t 。坚持家家种草,户户养畜的标准,大力发展肉牛基地项目的作用,着实扩大种草面积及肉牛饲养量;以扩总量、提质量、重出栏、增收入为主流;以抓落实、抓服务、强化疫病防治为保障,从而提升养殖业科技含量。 3.4 大力开展科技养殖技术服务,提高肉牛养殖水平 在肉牛养殖专业村、示范户广泛推广肉牛科技养殖技术,增加微量添加剂,营养舔砖的技术应用,推广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技术,推进繁育和育肥进度,加大科技养殖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养殖农户科技养殖水平,通过全面实施农民创业与文明教育活动工程;有效开展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积极开展“科技入户”工程;分层次对村干部、防疫改良人员、养牛户、贩运大户进行设施养殖改良繁育和饲草加工调制等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一批用的上、留的住、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全年分层次培训 2 万人。通过受训农民的带动,有效提高了农民科学养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4 生态能源利用 大力推广生态能源循环,沼气池使厕所和畜禽舍沼气池结合在一起,人粪便自动流到池中经过了厌氧发酵过程,杀灭了病原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畜、禽交叉传染过程,减少了人畜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还净化了庭院环境。产生沼气用于生产和照明,沼渣返田,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村环境卫生的改善。 5 农民经济增收 农民育肥的肉牛在交易市场出卖,不断增加经济收入。据调查,一头 1.5 岁的牛育肥 3 个月左右,就能赚纯利润 500 ~ 700 元。有了宽裕的经济收入,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另一部分用于改善居住环境。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6 结论 通过实践证明,宁南山区肉牛养殖循环模式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固原市肉牛业的发展,该模式使固原市肉牛业向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健康发展。 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畜牧业生产体系 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