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神五”和“神六”的圆满飞天和“嫦娥奔月”工程的顺利进展,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以后第三个拥有载人技术到地球以外太空飞翔的国家,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目前,在英文媒体上taikonaut 一词用得已经很普遍,国内媒体上也不时有出现。但是,相对于美国人常用的astronaut 和俄罗斯人常用的cosmonaut,taikonaut 一词的产生和走向世界的过程似乎仍然有些扑朔迷离。
考察taikonaut 一词的来源,一般认为应该是随着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太空而产生的,即2003 年10 月。吴岩先生则认为是在“97 北京科幻大会”后在美国《新闻周刊》和《华盛顿邮报》上的几篇文章中首次出现的[1]。陈宏薇教授考证“创造taikonaut 的人是马来西亚华人赵里昱(Chiew Lee Yih)”[2]。
根据维基百科词典(http://wikipedia. jaylee.cn)的介绍,马来西亚的赵里昱在1998 年3 月创造了“taikonaut”这个英文词,并首先在某个网络科技论坛里使用。几乎同时,陈蓝(Chen Lan)在其个人网页“Go Taikonauts!”中也使用了这个词。从此,这个词就被西方媒体普遍用来称呼中国的航天员。据当事人之一陈蓝先生介绍,1998 年5 月他在一个航天论坛FPSPACE 中发现有不少人认为英文中已有astronaut 和cosmonaut 这两个描述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宇航员的词,应该也有一个单独的词来称呼中国宇航员,而且有人杜撰了sinonaut等词。他当时想到了taikonaut 这个词,“因为这符合一个太空相关的音译词再加naut 后缀的惯例,三个词也就具有了对称性”。但他只是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一位俄罗斯记者,既没有发布在FPSPACE,也没有公布在其个人网站中。1999 年6 月,他将自己的个人网站改名为“Go Taikonauts!”,立即引起了媒体的注意和报道。几天后,陈蓝收到马来西亚赵里昱电子邮件,信中指出赵里昱在1998 年5月已经在另一个航天论坛里首先使用了此词,并给出了相关链接。陈蓝确认后马上如实公布,并指出赵里昱也是该词的发明人。从此之后,taikonaut一词就慢慢被世界所接受。陈蓝在博客(http://blog.sina.com. cn/taikonaut)中写道:“同年(注:1999 年)和一位马来西亚航天爱好者共同创造‘中国航天员’英文单taikonaut,并通过上述个人网站(注:指陈蓝的个人网站Go Taikonauts!)宣传,最终被国际主流媒体和词典所接受。”由此可见,维基百科词典中taikonaut 一词释义中的说法还是比较接近事实的,陈蓝的个人陈述也是客观可信的。这就是taikonaut 一词的诞生过程。
从词源学角度来看,俄语космонавт(cosmonaut)来自希腊语kosmos (universe 宇宙)和nautēs(sailor 舵手)的组合;英语astronaut 来自希腊语astro(star 星)和nautēs 的组合。cosmonaut 和astronaut 意思相同,都是指“航天员”, cosmonaut常被用指“苏联/俄罗斯航天员”,而astronaut 常被用指“美国航天员”。而且,每一个词语都已经在其各自的语言中产生出一类词语,这两个词都顺利地进入了英语词汇,成为诸多英语词典收录的词条。taikonaut 是汉语拼音taikong(great emptiness太空)和希腊语nautēs(sailor 舵手)的组合,这个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taikonaut 一词在词源形式上与上述两词完全对应,那应该也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英语词汇。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维基百科词典中提到“但在中国官方发布的稿件中,多半坚持使用更带技术性的名词‘航天员’astronaut”。
事实上,民间和国内外一些媒体一直致力于taikonaut 一词的普及和推广,如陈蓝、赵里昱等,此外,《今日美国报》(USA Today)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在报道中一直使用taikonaut 一词,这是最早使用该词的主流媒体。法新社(AFP)则也从1999 年开始正式使用该词,而且频度颇高。英国航天历史学家,航天作家菲利普·克拉克(Phillip Clark)和美国广播公司航天专栏作家、前NASA 工程师詹姆斯·奥伯格(James Oberg)则坚持在其文章中和接受采访时使用该词。在杨利伟太空飞行过程的电视新闻中,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广播员也在一直使用taikonaut 这一词汇。taikonaut 一词的普及,他们功不可没。现在,官方的态度也在转变,新华社发布的英文稿件中也经常出现taikonaut 的字样。 过去还曾有人批判过使用taikonaut 一词,说这是一个“文化后殖民过程”,这种说法也已经被陈宏薇教授充分驳斥。[2]
《英汉军事大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年版)就也收录了taikonaut 词条,但将taikonaut 释义为“太空人”。在香港和东南亚,“航天员”一般也被称为“太空人”。然而笔者却认为这种做法欠妥。因为在美国,飞行高度超过80公里的人被称为航天员(astronaut),但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航天员的飞行高度需超过100公里,而《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对“太空”所做的定义是“大气层外的空间”,这样看来,“太空”的高度也就50 公里(指平流层高度,平均高度),那“太空人”自然不能准确表达taikonaut 的确切含义了。笔者曾对space 一词的用法进行了25万字语料的使用频次统计,[3]事实表明,“太空”的使用远没有“航天”广泛。因此,taikonaut 一词应被释义为“航天员,特指中国航天员”。笔者在即将出版的一部汉英/英汉大百科词典中,收进了taikonaut 一词,同时也建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开展“航天科学技术名词”再版审定时酌情考虑添加相应的词条。
张霄军: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71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