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天然毒素中毒
在自然界中,一些动植物本身含有天然有毒成分,这些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引起的中毒,近年已有不断上升趋势,诸如河豚中毒、毒蘑菇中毒、豆角中毒、贝、螺类等中毒。中毒轻者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则不治身亡。
自然界中有毒的动植物种类很多,所含的有毒成分复杂,我们应严防引起中毒的常见有毒动植物品种主要是:
1、河豚毒素:
河豚鱼是一种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物质的鱼类,是一种无鳞鱼,在海水、淡水中都能生活。河豚毒素是河豚鱼所含有毒成分,河豚的肝、脾、肾、卵巢、卵子、睾丸、皮肤以及血液,眼球都含有河豚毒素,其中以卵巢最毒,肝脏次之。每年春季2-5月为河豚鱼的生殖产卵期,此时含毒最多,因此春季易发生中毒。一般食后10分钟至3小时发病,严重者10-30分钟死亡。由于河豚毒素耐热,一般要120℃,60分钟才可破坏,一般家庭烹饪方法难将毒素去除,因此,最有效的严防方法,就是禁止出售和将河豚鱼集中处理。
2、雪卡毒素:是食用贝类如蛤类、螺类、牡蛎等引起,中毒特点为神经麻痹、故称为麻痹性贝类中毒。雪卡毒素为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为阻断神经传导,对人的经口致死量为0.54-0.9mg。贝类之所以具有毒性与海水中藻类有关,当贝类食入有毒藻类如膝沟藻科的藻类后,其所含有毒物质即进入贝体内,此毒素在贝体内呈结合状态,对贝类本身没有危害,但人食入这种贝后,毒素可迅速从贝肉中释放出来,致使人中毒。贝类中毒的发生往往与海水域中大量藻类繁殖,集结成所谓“赤潮”有关。严防的方法:主要是应进行预防性监测,发现存在有毒藻类或按标准测定毒素量(美国规定贝类、雪卡毒素最高允许量不得超过80ug/100g),及时防止出售有毒贝类,并禁止食用。
3、毒蕈毒素:蕈类又称蘑菇,毒蕈或称毒蘑菇,是指食后可引起中毒的蕈类。毒蕈在我国有100多种,对人生命安全有威胁的有20多种,其剧毒致死的不到10种,主要存在的毒蕈毒素有胃肠毒素、神经精神毒素、血液毒素、原浆毒素、肝肾毒素等,一种毒蘑菇可含多种毒素,中毒症状也常表现很复杂,常是一个系统的症状为主,兼有其他症状,抢救不及时也易死亡。由于人们缺乏识别有毒与无毒蘑菇经验,通常都误将有毒蘑菇采摘食用造成中毒。严防方法:主要在如春夏季易有野蘑菇生长的时期,应及时宣传切勿食用,毫无识别经验者则应严禁采摘蘑菇食用。
4、龙葵碱:主要是发芽马铃薯,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碱含量激增,人食后可引起中毒。所以要严防发生中毒。一是马铃薯可低温贮藏,防止发芽。二是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的马铃薯。三是生芽少的应削去生芽部分,水浸泡后,在烹调时加少量醋,在破坏龙葵碱后,才可食用。
5、皂甙等毒素:豆角因地域不同又称为芸豆、菜豆、梅豆角、四季豆等。通常烹调不当会造成中毒。一般认为豆角中所含皂甙和红细胞凝集素人食后可造成凝血作用,主要中毒原因是烹调不当造成的。只要充分煮熟、煮透,充分加热就可破坏其毒素,就可预防中毒发生。
6、氰苷:氰苷是杏仁、苦桃仁、枇杷仁、李子仁和木薯的有毒成分,是一种含有氰基的苷类,可在酶和酸的作用下释放出氢氰酸,迅速被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引起中毒。如苦杏仁苷为剧毒,对人的最少致死量为0.4~1mg/kg体重,约相当于1~3粒苦杏仁,当然产地不同毒性也不同。预防方法:一是宣传教育不能生吃苦杏仁或各种核仁;二是要加热,水解可形成氢氰酸后挥发除去;三是如木薯所含氰苷多在皮内,故食用鲜木薯应去皮加水浸泡二天,蒸煮后才可食用。
上述几种只是最常见的,也是经常引起中毒的天然毒素,此外还有棉酚、生豆浆等,这里不再累述。天然毒素的动植物引起的中毒的特点是:季节性区域较明显,与动植物的分布、生长、采摘捕捞和饮食习惯有关,散发性、偶然性大,中毒潜伏期短,大多数在数分钟至十多小时,很少超过一天发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预后也不好。例如当前就是河豚鱼最毒季节(2~5月)沿海各地都是重点多发地区,为了保障人们生命安全,做好严防天然毒素中毒,刻不容缓。
朋友,希望对你的健康有所帮助,让更多的朋友看到并且受益!祝你健康、快乐、成功!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