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986|回复: 13

“三教九流”----你可知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0 23: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教九流的几种说法
  【一】"三教九流"在民间的说法是:
  三教:佛教、道教、儒教。
  九流:
  上九流:一流佛祖 二流仙 三流皇帝 四流官 五流烧锅 六流当 七商 八客 九种田
  中九流:一流举子 二流医 三流风水 四流批 五流丹青 六流相 七僧 八道 九琴棋
  下九流:一流巫 二流娼 三流大神 四流帮 五剃头 六吹手 七戏子 八叫花子 九卖糖
  不过,这是民间口头传诵,不以为据,如著书,还当再须查证。
  【二】"三教九流"这词的意义曾经是颇为高雅的。
  "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教、释教、道教三种教派。河南嵩阳书院里有一尊三神像,在一个头上雕出了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的面孔。
  儒教,孔子所创,并非宗教,而汉儒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学说渲染的像宗教一样,就被人们看做宗教了,自汉朝至“五四运动”前,一直在中国文化界及思想界占重要地位。孟子、董仲舒适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释(佛)教,指东汉时传入我国的佛教,以其为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而简称为释。
  道教,以先秦老子“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流派。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被称为“道德家”,老子哲学思想,具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汉代道教尊奉老子为道教的始祖,东汉时创立的一种宗教,讲究炼丹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法。
  "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后来,人们把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统称之为"三教九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人们又把它作为贬义词,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行当的人。
  阴阳家:战国时提倡阴阳五行之说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齐国的邹衍。
  法家:战国时主张法治的重要学派。源于春秋时的管仲、子产,代表人物是战国时的商鞅、申不害,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名家:是战国时的学派,一名“辩者”,是古代的逻辑学。代表人物公孙龙。
  墨家:是战国时的学派,提倡“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节用”、“节葬”等。创始人是墨翟。
  纵横家:战国时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策士中有“合纵派”和“连横派”。代表人物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
  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他们的特点是“兼儒墨,和名、法”。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
  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
  上述为‘三教九流’的原义。因许多人不明其意,随时代更迭、引伸为三、九之贬意。
  【三】三教九流 “三教”无疑是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对“九流”历来又不同说法。一说“九流”分三等。
  上九流是:一佛祖,二仙,三圣贤,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庄田。
  中九流是:一评书,二医,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师),五丹青(画匠),六仕(兵卒),七横(说客),八义(侠客),九打渔。
  下九流是:一高台(唱戏),二吹(吹鼓手),三马戏,四剃(剃头),五池子(开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脚),八配(配种的),九娼妓。
  【四】九流三教 还有一种说法,也将“九流”分三等。
  上九流:一宰相,二尚书,三督抚,四藩臬,五提督,六镇台,七道台,八知府,九知州。
  中九流:一医,二金(算命),三飘行(测字),四推(推算历法),五琴棋,六书画,七僧人,八道士,九星相(观星相定吉凶)。
  下九流:一忘八(开妓院),二龟(纵妻卖淫),三优伶(唱戏),四吹(吹鼓手),五大财(耍大把戏),六小财(耍小把戏),七生(理发匠),八盗,九吹灰(卖鸦片)。“三教九流”把人分为若干等,在旧社会,受压迫者多被视作下九流,命运悲惨。
  元朝的时候,政府按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把被征服的臣民详细划分为十个等级,即“十流”:一官、二吏、三僧、四盗、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元朝统治者是骑在马背上的征服者,敌视知识分子,儒被列在娼妓之后。就像文革期间,知识分子被叫做“臭老九”、儒家成为批判对象一样。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izhuzi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30 23: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老师,刚教育我,这么快就传播信息了哈。看来我说的还是对哈,你适合搞信息学

点评

丝竹子兄,就不要洗我脑壳了嘛:)3: 感觉比较有意思,所以就贴过来了哦  发表于 2009-12-1 00:13
丝竹子兄,就不要洗我脑壳了嘛:)3: 感觉比较有意思,所以就贴过来了哦  发表于 2009-12-1 00:13
丝竹子兄,就不要洗我脑壳了嘛:)3: 感觉比较有意思,所以就贴过来了哦  发表于 2009-12-1 00:13
丝竹子兄,就不要洗我脑壳了嘛:)3: 感觉比较有意思,所以就贴过来了哦  发表于 2009-12-1 00: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 09:3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 感谢楼住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5: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传诵也是文化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2 15: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传诵也是文化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0: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7 21: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儒家和道家文化在国外是备受推崇,前两天还刚看到电视里播了一个专题片,介绍越来越多的老外们来中国学习《论语》和《道德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21: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很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21: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还是相当的有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16 14:2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么回事,很多典故平时只知道随口一说,却不知道其中的来历。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5 10:4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