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解放前中国每年至少有3000万以上疟疾病人,病死率约为1%。解放后在1954年、1960年和1970年曾发生三次大范围的疟疾暴发流行,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近几年疟疾发病人数已控制在20万-30万例,疟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我国常见的是间日疟,恶性疟主要流行于海南、云南二省,其余各省有少数输入病例,三日疟和卵形疟已罕见。我国的疟区大多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地带;北纬33度以北地区传播发生在7月至11月间,北纬33度至北纬25度间地区传播发生在5月至12月间,北纬25度以南地区全年均有传播发生。黑龙江、吉林、内蒙、甘肃、北京、宁夏、青海、新疆(除伊犁河谷地带)以及西藏(除雅鲁藏布江河谷的最东南端)目前已不存在疟疾流行的危险性。
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与地区,疟疾流行仍很严重。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中南美洲、印度次大陆、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岛国地区尤甚,全球每年发病人数约1.5亿-2亿,死亡人数约150万-270万。抗氯喹恶性疟原虫广泛存在于热带地区,特别是亚马逊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抗氯喹间日疟原虫存在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印度尼西亚和缅甸的部分地区也有报告。近年来我国援外、商贸、国际旅行人员感染疟疾的病例增多。
二、病原体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及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4种,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疟原虫的生活史可分为人体内的无性生殖(裂体增殖)和在蚊体内的有性生殖(孢子增殖)两个阶段。
三、作用机制
红内期裂殖子胀破红细胞,释放出裂殖子、虫体代谢产物、变性的Hb、红细胞碎片。进入血流后被多形核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内源性热源和虫体代谢产物(外源性热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发生紊乱,疟疾发作。致病物质被吞噬降解完后,热源消失,体温调节中枢恢复正常,出汗散热。
四、症状
疟疾的三大基本症状:周期性寒热发作、贫血和脾肿大。潜伏期,是指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前 这段时间。 疟疾发作,是指周期性寒热发作(寒颤、高热、出汗退热)。疟疾潜伏期因感染的疟原虫种类不同而异。恶性疟平均为12天,三日疟平均30天,间日疟和卵形疟平均14天,但间日疟有时可长达12个月以上。经输血传播的疟疾,其潜伏期的长短与血中疟原虫的数量有关,3-41天不等,一般为7-14天。疟疾临床症状通常有以下四期:
1、前驱期 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畏寒。
2、发冷期 手脚发冷,继而寒战、发抖、面色苍白、口唇指甲发绀。体温迅速上升、此期可持续10多分钟至2小时。
3、发热期 寒战后全身发热、头痛、口渴,体温可升至39oC或以上,有些病人可出现抽搐、此期可持续2-3小时。
4、出汗期 高热后大汗淋漓,体温迅速下降,此期可持续1小时以上。
五、再燃与复发
再燃:recrudescence:由于疟疾治疗不彻底,或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杀死红细胞内大部分虫体,疟疾发作停止后,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残存于红细胞的疟原虫大量增殖而又引起疟疾发作,这一现象称为再燃。
复发:relapse:经药物治疗或免疫作用,红内期的疟原虫全部被杀灭,疟疾发作停止。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肝细胞内的迟发型子孢子休眠体复苏,经裂体增殖产生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发育,再次引起疟疾发作,这一现象称为复发。
六、诊断标准
流行区居民或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区住宿,或曾经患疟,或有输血史等,当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时,应考虑疟疾的可能。
七、诊断方法
1. 临床症状诊断 间歇性定时发作上述临床症状,恶性疟为每日或隔日发作1次,间日疟为隔日发作1次。发作多次的患者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人可出现昏迷。
2. 病原诊断 发热病人从耳垂取血,在玻片上涂制厚血膜,用吉氏染液染色,显微镜油镜检查见疟原虫。这是目前最简单而可靠的诊断方法。
3. 血清学诊断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查疟疾抗体,抗体阳性者说明曾患过疟疾。
八、治疗原则
1. 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氯喹1.5g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45g),加伯氨喹90-180mg, 4-8日分服(每日22.5mg),以上均为成人剂量,儿童酌减,下同。
2. 恶性疟治疗:氯喹1.5g 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45g),加伯氨喹45mg, 2日分服(每日22.5mg)。
3. 对氯喹抗性的恶性疟治疗:咯萘啶1.2g、磺胺多辛1.0g加伯氨喹45mg,2日分服;或青蒿琥酯600mg 5日分服(第1日200mg,2次分服;第2-5日每日100mg,2次分服),加伯氨喹45mg,2日分服。
4. 重症疟疾治疗:用青蒿琥酯钠或咯萘啶或蒿甲醚或二盐酸奎宁注射作抗疟治疗,以及输液,补充维生素并作辅助治疗和对症治疗。
九、流行病学
1.传染源: 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病人和带虫者。
2.传播途径:按蚊。
3.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监测
疟疾是国际监测的传染病之一。系统地收集、整理和分析疟疾的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对疟疾的发生、分布和趋势进行连续观察,并将资料及其分析反馈给有关人员,对有效预防和控制疟疾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加强疟情报告系统以提高监测的质量。疟疾监测的内容包括疟疾病例的侦查、治疗、分类和追踪观察;疫点的调查和处理;流动人口疟疾管理;疟原虫对抗疟药敏感性测定;媒介种群数量、吸血习性和对杀虫剂敏感性监测等。
十、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 健康教育 加强宣传,使群众了解疟疾知识,自觉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对赴疟区的旅行者和无免疫力人群的健康指导。
2. 免疫接种 目前子孢子疫苗、裂殖子疫苗和配子体疫苗的研究有重要进展,但迄今尚无确属高效、安全的疟疾疫苗可供实际应用。
3. 个体预防 提倡使用蚊帐、蚊香,利用蒿、艾等野生植物烟熏驱蚊。尽可能不露宿,必要时使用驱避剂,防止蚊虫叮咬。
4. 群体预防
(1) 服药 在高疟区和疟疾暴发流行地区,流行季节居民用乙胺嘧啶50mg加伯氨喹22.5mg预防服药,孕妇改用氯喹或哌喹0.3g,均每10日1次。
(2) 灭蚊 在高疟区和出现疟疾暴发流行趋势地区,用二二三 (2g/m2)滞留喷洒住屋和牲畜棚;在普遍使用蚊帐地区用溴氰菊酯 (10-20mg/m2)或二氯苯醚菊酯 (200-300mg/m2 )浸泡或喷洒蚊帐。
(3) 改善环境 填平坑洼、排除积水、平整田地、修整沟渠,减少孳生地。在有条件地区,稻田养鱼或湿润灌溉,在大劣按蚊为媒介地区,结合生产开发村庄周围的灌木林。
(二)暴发流行的控制
对已经发生暴发流行的地区,应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应急措施,迅速控制疫情。应急措施包括重点人群预防服药;视情况采用全民、重点人群或有疟史者治疗措施;以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暴发流行区,采取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亦可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切实抓好现症病人的正规治疗和管理工作。对间日疟病人还应于次年春季进行抗复发治疗。暴发流行区(点)周围地区要加强病例侦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病人,防止疫情扩散。控制流行后应继续加强监测。
(三) 流动人口聚集地的疟疾防治
疟区的建设工地或经济开发区,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医务人员负责查清疟疾流行情况和主要传播媒介;对两年内有疟史者和疑似病人进行登记,给予正规治疗;对有疟史者随访一年;在疟疾流行季节应规定使用蚊帐,加强个人防护,有疟疾流行趋势时应采取人群预防服药及防蚊灭蚊措施;民工疏散或转移前,对有疟史者给予正规治疗,并将治疗记录通知迁往地区县(市)卫生防疫机构。
十一、灾害影响
洪涝灾害和异常气候影响蚊媒孳生地增加,战争和动乱影响大规模人口流动或聚集,均可导致疟疾流行和蔓延。应予重视开展灾害对疟疾传播影响的监测、预测和预报。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