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71|回复: 3

中国文化之谜 “离骚”二字怎样诠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6 15: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伟大诗人屈原的诗篇《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代四个中最长的抒情诗。这首诗中,诗人的崇高理想和炽热的爱国热情,迸发出异常灿烂的光彩,使这首浪漫主义杰作成为传颂千古的爱国主义的诗篇。

    但是,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历来却说法很多,这种分歧自汉代以来就有了。首先对“离骚”作出解释的是司马迁,他认为“离骚”的意思就是离忧。他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王逸则把“离骚”解释成“别愁”。《离骚》汉代又称之为《离骚经》,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离骚经》作出的解释是“离,别也;骚,愁也。经,径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径以讽谏君也。”王逸把“离骚”解释为“别愁”,司马迁解释为“离忧”,其实相去不远,两说是较为接近的。

    班固对“离骚”二字作了另外的解释,他在《离骚赞序》中解释“离骚”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已遭忧作辞也”。班固认为《离骚》是屈原抒写自己遭受忧患的诗篇。与班固看法相同的还有颜师古,他认为《汉书·贾谊传》作注说:“离,遭也;忧动曰骚,遭忧而作此词”。

    周圣楷把“离骚”解释为“明扰”,他的《楚宝》释“离骚”说:“离,明也;骚,扰也。何取乎明而扰也?离为火,火在天则明,风则扰矣。”周圣楷对“离骚”的解释别出心裁,是在不好懂。

    近人陈思苓认为:“离骚”的意思,就是独自遭受祸难。他在《释“离骚”》一文中,对此解释甚详,而要旨则为:“‘离骚’的意义,就是独自遭受祸难,这正是屈原早于的自白。”他对“离”字的解释,主班固说,认为“遭”的意思:“班固、应劭等云:‘离,犹遭也’最为正确。”他举《方言》:“骚,蹇,展,难也”为证,认为“吴楚蹇、展同训,皆所谓人与人相难。”即认为楚方言“骚”就是“蹇”的意思,“蹇”就是难的意思,因此“骚”就是人与人互相为难之意。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解释“离骚”说:“偏有独义,如偏蹇与离字和解,引而申之,犹言独受人之为难,亦即独受祸难之意。”

    近人游国恩则认为“离骚”就是“劳商”,是楚国当时的一种歌曲名。他是从古音“双声通转”这一现象来解释的。他的《楚辞概论》说:“‘离骚’到底是什么?……乃是楚国当时一种曲名。按《大招》云:‘楚劳商只’。王逸曰:‘曲名也。’按‘劳商’与‘离骚’为双音字……并以旁纽通转,故‘劳’即‘离’,‘商’,即‘骚’,然则‘劳商’与‘离骚’,原来是一物而异其名罢了。”

    在论证“离骚”就是楚曲“劳商”的基础上,游国恩进一步认为“离骚”二字其义就是“牢骚”,他说:“《离骚》既然是楚曲,它究竟有什么意义呢?《汉书·扬雄传》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牢愁’,古叠韵字,韦昭训为‘牢愁’。‘牢愁’、‘牢骚’与‘离骚’,古并以双声叠韵通转,然则‘离骚’者。殆有不平的义。屈原楚国忠臣,被谗放逐,大概借此发他满腹不平的气。”

    持“离骚”就是“牢骚”之义的现代学者很多,范文澜、姜亮夫、林庚、冯沅君均主此说。如姜亮夫《屈原赋校注》说:“韦昭以浶骚释牢骚,浶骚亦即离骚声转,今常语也,谓心中不平之意。……倒言之则曰骚离,《楚语》伍举曰:‘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远者距违。’伍举亦楚人,则离骚、骚离皆除之方言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说:“离骚即伍举所谓骚离,扬雄所谓牢愁,均即常语所谓牢骚耳。二字相接自成一词,无待分训也。”林庚、冯沅君《中国历代诗歌选》说:“离骚”“等于说‘牢骚’,‘离’‘牢’是双声字。”他们或以古音双声通转释“离骚”,或以楚方言释“离骚”,或兼用此二法释“离骚”,均认为“离骚”就是“牢骚”。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9 收起 理由
yisiyi + 19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11-27 10: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喜欢古文,现在读的饶口呢。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7 15: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独自遭受祸难,比较靠谱,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心里不痛快啊,发牢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0 18: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牢骚,还是踏踏实实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6 07:03,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