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业需要套期保值
戴援洲
2007----2008年度玉米2000元/吨、豆粕4500元/吨,还有棉粕、菜粕等饲料大宗原料的大幅涨价是饲料业20年来从未见过的,饲料界同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原本微薄的利润正在被侵蚀,甚至变成负利润。饲料业正面临一场生死考验,不在这场巨变中蝉变,就在残酷的竞争中死亡。
20年来饲料业对营养科学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步,与遗传育种进步一起对动物产品产量高速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对营养科学的研究相比,饲料业似乎对饲料大宗原料市场研究缺乏应有的重视,对原料价格波动只是被动应付,缺乏前瞻性。最终只是把价格上涨传递给下游-----养殖业。
对饲料原料价格上涨,饲料业真的毫无办法吗?回答是否定的。到饲料企业去考察一下不难发现,饲料企业的组织机构中技术部、研发部、营销部人才济济,但能见到有原料市场研究机构的寥寥无几;饲料界的技术研讨会、交流会可谓精彩纷呈,销售培训如火如荼,但鲜能见到原料市场研讨会。当然并不是说不应该重视技术和研发,和技术研发相比,饲料业对原料市场的研究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和饲料产品要素:质量---价格重要程度相比显得极不相称。虽然近几年流行饲料质量靠技术,利润靠采购的经营理念,但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手段上说还是老套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原料市场的研究和保证原料质量、价格的相对稳定是饲料业的软肋。
自从大连期货交易所上市玉米、豆粕期货合约以来,就为饲料企业提供了一种转移价格风险的有利工具。但饲料企业很少去使用它为自己的生产经营服务。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期货公司在饲料原料套期保值方面的宣传推介工作做的还不够。到2007年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头号饲料大国,年产销量过亿吨,保守估计一年需消耗0.5亿吨玉米(折合成单边合约500万手)、0.1亿吨豆粕(折合成单边合约100万手)。尤其是广东这样缺乏原料的饲料大省,应该值得期货公司去开发这块市场。
饲料企业有相当一部分还不知道期货交易对他有什么作用,还有一部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期货公司去做细致的工作,帮助饲料企业正确认识套期保值不是赌博,是转移价格风险,风险并没有消失,只是把风险转移给了别人;其次、套期保值有一定的技巧,正确的套期保值不仅完全转移价格风险,而且有净盈余;再者、在饲料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相对时空的原料价格优势将在残酷的竞争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饲料产品属于价格敏感型商品。
作为饲料企业该如何利用好套期保值工具以规避风险呢?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饲料质量的稳定来源于配方质量的稳定,配方质量的稳定来源于原料质量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看,把期货交易所作为采购质量稳定的原料渠道不失为现货采购的有益补充。因为期货合约的条款包括质量条款是标准化的,期货的交割制度和期转现交易提供了便捷的现货采购渠道。在重视配方技术的同时下大力气研究原料市场行情,以期在有利时机进行套期保值操作会给饲料企业创造有利的市场竞争空间。
明确需要套期保值的原料品种及总量,这是和其总产销量相关的。不可超量保值,超量保值就带有投机性。
在牛市时做买期保值,以规避原料价格上涨风险;在熊市时做卖期保值,避免库存原料价格下跌损失。
至于何时进场、离场则属于战术性问题,原则上牛市趁短暂回调时买进保值;熊市趁短暂反弹时卖出保值。
有理由相信今后的饲料市场竞争不仅仅是常规技术、营销、服务层面的竞争;原料质量、价格的竞争将使饲料企业处于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期货套期保值将为饲料企业提供一套重量级竞争砝码,帮助饲料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地位。
E-mail:[email]daiyuanzhou@163.com[/email]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