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何 提 高 孵 化 率
一:种鸡质量
1.1种鸡的健康水平种鸡是优质雏鸡的基础,其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种蛋和雏鸡质量。只有饲养健康优良的种鸡群,才能保持种鸡健康良好的种用体况和繁殖能力,保证有高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
为确保种鸡健康,种鸡场必须通过采取综合措施,认真贯彻实施“防重于治”的方针;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强防疫设施;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防疫措施;建立定期的免疫监测、预防接种和消毒制度。对一些重大传染病如鸡新城疫(ND)、鸡痘(FP)、禽霍乱(FC)、鸡马立克氏病(M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CI(HG)等要杜绝发生,并严防鸡贫血因子(CAA)及禽流感(AI)侵入;对鸡白痢(PD)、慢性呼吸道(CRD)、淋巴白血病(LL)等垂直感染性疾病要定期进行净化,淘汰阳性鸡,从而提高种源质量,确保种鸡群的健康水平。
1.2种鸡的营养水平全价、优质、平衡的饲料是种鸡生产高质量的种蛋的基础。众所周知,从受精蛋发育成雏鸡,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只能从种蛋内获得。如果饲料搭配不当,就会使种蛋内缺乏某种鸡胎发育所需的物质,造成胚胎营养不良。生产中易出现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足或不平衡,结果使孵化效果受到影响。例如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特别是VB族维生素)和色氨酸、赖氨酸及微量元素锰、锌、硒、碘等,就会造成胚胎畸型、异位和中期死亡。在多次对鸡死胚因的研究分析中发现,约有70%以上死胚是因营养不良所致。在孵化季节里,要充分满足对鸡孵化率影响较大的VA、VB2、VB12、VD3、VE、泛酸和钙、磷、锌、锰、碘、硒等的供给。必要时在种母鸡每千克日粮中补加6μgVB12,种公鸡日粮中适量增加维生素A、E或每万只鸡每天喂一个鸡蛋,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3种鸡的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与环境条件对鸡的性活动、产蛋量、蛋品质以及孵化率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在饲养上要给种鸡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防止应激,加强精细管理:每1.5h捡蛋1次,减少蛋的破损和污染;提高受精率;产蛋期间忌用呋喃类、磺胺类等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和接种疫苗、驱虫等;注意光照、公母比例、均匀度、体况的强健等情况。
1.4种鸡利用年限母鸡在28~58周龄间所产蛋的合格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均高。28周龄前蛋重小、壳厚,58周龄后蛋重大、壳薄、易失水、胚胎早期死亡率高、孵化率低,因此均不宜种用。公鸡在26~76周龄性机能旺盛,受精率高,利用时间一般与母鸡一样,采用一个周期的全进全出制。实践得知,在年龄结构上采取“老♀×♂新”、“新♀×老♂”交替配种的办法,效果亦较理想。
二:加强卫生消毒措施
此项工作是最难把握而又最重要的,它需要做到消毒全面而又经常化。
2.1种蛋消毒包括入库消毒、入孵消毒和落盘后消毒。采取种蛋产出2小时内和入库前各熏蒸消毒一次;入孵开始和孵至5天,12天时各使用0.2%百毒杀喷雾消毒一次;落盘后福尔马林消毒一次,效果良好。
2.2人员消毒进入孵化室时脚踏消毒池,更衣换鞋后再通过消毒间进入孵化室;工作服由专人每天消毒一次;接触种蛋、雏鸡前先用消毒液洗手,杜绝外来人员入室,等等。
2.3孵化室及用具消毒每天清扫、消毒孵化室;落盘后对地面、蛋盘、蛋车进行冲洗之后再用3倍福尔马林熏蒸30分钟;出雏室于每次捡完雏后彻底冲洗出雏器出雏盘、出雏车、地面,并施以熏蒸消毒。
2.4细菌监测定期做好细菌监测工作,以便消毒有的放矢。
2.5污物处理凡从孵化室清理出来的蛋壳、死胚蛋、死雏、污物等尽快运到远离孵化场区的指定地点作无害化处理。
2.6环境消毒定期清理孵化场区杂物,每周对周围环境用0.3%百毒杀或生石灰液消毒一次;加强对接雏专用道路的冲洗消毒和车辆消毒;绿化场区,改善生态环境。
三:种蛋管理
3.1种蛋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种蛋新鲜、清洁,蛋形、蛋色正常,蛋重一般为55~65克;脏蛋、裂纹蛋、水洗蛋忌用;破蛋、脏蛋 、畸形、双黄、软壳、皱壳、薄壳、过圆过长、过大过小(45克~70克)、沙壳沙顶、钢皮、两头尖、腰凸蛋以及颜色异常的蛋一律剔除;种蛋带小粪粒要用刀片刮去,忌用手搓擦。蛋出汗的后果:1、炸蛋、臭蛋 2、早期死亡多;3、苗鸡淘汰率高;4、降低孵化率;5、影响苗鸡质量;
3.2种蛋保存
3.2.1种蛋保存时间:愈短愈新鲜,孵化率愈高,最好不超过1周;超过1周,要适当降低贮存温度,采用5~7天间隔分批入孵,能较好的保持种蛋的新鲜度。对老龄种蛋尽量缩短保存期。温、湿度:贮蛋库要安装空调机,随时调节库内温度。一般温度在12℃~20℃之间为宜,湿度70%~80%为宜,温度过小过大会导致蛋内水分蒸发或变质。另外,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种蛋储存以3—5天为宜,温度为18℃,超过7天要降低储存温度。
3.2.2 1.种蛋摆放距墙壁最少5cm 2.每垛种蛋底下要垫一空盘 3.按场、群、舍分开放置并标识明确 4.种蛋码放高度不超过12层 5.种蛋摆放应方便操作 6.每天保持种蛋库清洁卫生 7.报表、记录要及时准确 8.每小时做一次温、湿度记
四:控制好孵化温度
温度是鸡胚发育的关键,只有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因此在孵化施温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看胎施温”技术,掌握好施温原则:一要灵活,根据本地区气候特点、季节、环境温度、机器性能、入孵方式、种蛋品种及其大小等灵活掌握,切忌生搬硬套;二要平稳,忌大起大落;三要均匀,即保持孵化机内温度均衡。 多年以来,根据北方区域的温度变化规律,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冬保暖(孵化温度稍高一点)、夏降温(孵化温度稍低一点)、定期对不同孵化期的温度进行测试,结合“看胎”,灵活掌握和运用施温的原则,总体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选择最佳湿度
适宜的湿度,初期使胚蛋受热均匀,后期利于散热和啄壳出雏。实验证明:种蛋在孵化前19.5天中失重12%~13.5%孵化效果为最佳。由于孵化期内种蛋失重与孵化相对湿度直接相关,因此在确定孵化湿度设定值时,应以种蛋失重为原则,若种蛋失重比12%少一个百分点,那可将湿球温度下调1;若种蛋失重比13.5%多一个百分点,则可将湿球温度上调1 。
六:通风与翻蛋
通风之目的在于供给胚蛋充足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防止微生物的产生和繁衍,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和促进胚胎的正常发育。各地的孵化机千差万别,很难有一个统一标准。总的原则是:参考孵化机厂家设计要求,依据胚龄等因素,开启风门选择开关,既要保证温度场均匀,又要防止后期胚蛋代谢热过剩而引起自温超温。
翻蛋对于种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不仅能促进胚胎运动、减少粘连,而且能使胚胎受热均匀、促进羊膜运动和改善血液循环。现代孵化机采取自动翻蛋系统,鸡胚角度±45度,每2小时翻蛋1次,能满足胚蛋的翻动要求。不过应经常检查翻蛋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注意停翻、偷翻和翻而不停的现象发生。实践证明,胚蛋以16胚龄停止翻蛋为宜。
七:出雏管理
种蛋一般孵至18~19天时落于出雏器内。雏鸡开始啄壳出雏时,要精于管理:温度控制低一点,在36.8℃~37.3℃之间。当大批量雏鸡从出雏器内捡出后,鸡体内代谢热下降,这时要把尚未出壳的胚蛋拼盘,并将温度升高1℃,湿度提高10%以上,促其出雏。增加湿度:控制在70%~75%之间,这既可防止绒毛与壳膜粘连,又可保证在此湿度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下,蛋壳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随之酥脆,利于破壳出雏。良好的通风:此时雏鸡和鸡胚均开始用肺呼吸,吸入大量的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因此要适量加大通风量,保持出雏器内空气新鲜,防止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