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29|回复: 1

[饲养管理] 新产牛的营养管理策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9 20: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产牛的营养管理策略
养牛人在养殖泌乳早期奶牛经常会遇到下列问题:奶牛高峰期产量不高,或者高峰期持续时间短;奶指标不正常:乳蛋白低、乳脂率低,或者说脂蛋比不合理;蹄病发病率高;奶牛不发情或者发情不明显,受胎率低等,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究其原因,还是新产牛的营养管理问题。
新产牛的饲养目标是逐步提高养分摄入;稳定瘤胃内环境;尽量提高新产牛干物质采食量;注重产后监控等几个方面,而做好这几个方面,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和营养措施。
本文就新产牛的营养管理特点和常见误区进行阐述,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新产牛的重视,为牧场效益打基础。
1 新产牛一定要单独分群
新产牛经历了营养、生理、代谢等诸多方面的应激,需要调节自身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和矿物质代谢以适应泌乳的需要,会出现疾病易感,消化功能弱,营养需求高,应激反应强等现象,一定要进行单独分群以便于日粮合理过渡、营养调控和产后监控。一般建议新产牛单独分群时间应该是新产到产后一个月。
2 关注日粮的合理过渡---引导饲养法
一般来说,从奶牛产前高粗料日粮到产后以高精料日粮的过渡,瘤胃微生物和瘤胃乳头生长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来适应,且新产牛食欲下降,需要特别提供适口性好,营养浓度高、质量好的日粮;随着产奶量的上升,产后食欲逐步恢复,需要根据胃口逐步增加精料,需要每天饲喂足够长纤维的优质粗料,以保证瘤胃的正常功能。
引导饲养法是指新产阶段和泌乳早期随着产量的上升和食欲的好转,先加料,奶产量会随着饲料的增加而上升。如果没有使用TMR,可以采用先加精料(每天不要超过500g),隔天加粗料,等2~3天产量上去,再继续加,这样一直到产量高峰。若使用TMR饲喂,请注意不要直接饲喂高产牛的TMR日粮,由于新产牛和高产牛干物质采食量的差异,容易出现新产牛采食日粮营养浓度低,粗饲料采食不足等情况;TMR日粮一定要有剩料量,每天剩料量在5%左右为宜。
3 尽量提高新产牛的干物质采食量
由于新产牛采食量高峰滞后于产奶高峰,因此新产牛会出现能量负平衡的过程,如何将新产牛的能量负平衡减至最小,需要我们尽快提高新产牛干物质采食量(DMI);持续的、高的DMI是影响新产牛产量和体重损失的最主要的因素。
提高新产牛DMI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营养平衡,适口性好的日粮;控制日粮的水分含量 ,一般在25~50%为宜,不宜超过55%;提高饲料适口性;使用缓冲剂;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和延长给饲时间;保证饲槽清洁和足够的饲槽空间;使用全混合日粮(TMR);尽量使群的竞争性变小(如头胎牛和二三胎牛最好分隔开);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
4 新产牛的营养需求特点
新产牛提供日粮,总的原则是营养平衡、适口性好,新产牛日粮应该含有能量利用率高,高可消化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含量丰富,含优质的长纤维草刺激瘤胃功能,需要考虑能氮平衡、精粗平衡、氨基酸平衡、矿物质平衡、维生素平衡等。
对于处于能量负平衡的新产牛来说,日粮中需要提供高能量;奶牛日粮的两个主要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NFC/NSC)—淀粉/多糖/果胶和脂肪;含淀粉丰富的饲料主要有玉米、大麦、小麦,全株玉米等;含多糖和果胶丰富的饲料主要有糖蜜、甜菜粕、苹果渣、枣粉等;含脂肪较高的饲料有脂肪酸钙、脂肪粉、全脂大豆、全脂米糠、全棉籽等,但需注意,脂肪用量不宜超过日粮DMI的7~8%,否则会影响采食量,游离脂肪高还会影响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发育,且由于采食中枢受血液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脂肪过量饲喂会引起采食量的下降;无全株青贮玉米日粮注意补充富含NFC的饲料,以补充能量。
粗料质量是限制新产牛产量潜力发挥的重要因素,而目前草资源紧缺且价格飞涨,如何能满足奶牛纤维的需要又能发挥奶牛的产奶潜能是广大奶牛养殖者考虑的问题。长纤维的草是促进奶牛反刍的关键,一般每头牛每天不得少于3kg。全株青贮是目前最便宜的粗饲料来源,若有条件制作全株青贮,既能解决新高产牛的能量问题,又提供了优质粗料;另外提供可消化纤维丰富的精饲料也可以弥补日粮纤维不足和粗饲料品质差的情况,含可消化纤维丰富的饲料有:大豆皮、甜菜粕、干啤酒糟、柑橘渣、全棉籽、DDGS等,但不宜过度依赖;。
新产牛添加剂是新产牛饲养过程中必不可少,使用适当,投入产出比非常明显:
²        缓冲盐:小苏打(150g 左右)/氧化镁,比率2~3:1;尤其是日粮中含有大量青贮玉米和快速发酵的谷物时,能调节瘤胃内环境
²        有机锌和生物素:对保护趾蹄健康和蹄病的修复有促进作用。
²        微生态产品:活性酵母、酵母培养物主要能够改善瘤胃内环境,调节瘤胃菌群,促进瘤胃微生物生长等作用,有助于促进粗饲料的采食,提高饲料利用率
²        过瘤胃蛋氨酸:为奶牛限制性氨基酸,为奶牛提供甲基供体,参与奶牛的脂肪代谢,防止脂肪在肝中沉积,从而降低酮病和脂肪肝发生率
²        奶牛专用抗氧化剂:能消除添加脂肪对瘤胃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能清除产后奶牛体内大量的自由基,还能保护日粮不产生自由基及消除已经产生的自由基,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
²        新产宝™----健荷2008年最新推出新产牛专用添加剂,富含多种调节奶牛脂肪代谢,蛋白质代谢,矿物质代谢的营养性添加剂,经过实践证明能有效提高新产牛采食量、降低乳中尿素氮、降低体细胞,改善繁殖性能,使奶牛的产奶潜力充分发挥。
5     重视产后监控
产犊期间免疫力下降,疾病易感,单独分群便于产后观察,监控等;产后监控的主要内容有:1)观察牛只食欲 ,如精神状况不好的牛只可能患了亚临床性乳热症,酮病或是其它代谢紊乱疾病;2)注意观察子宫分泌物情况,粘液的气味等物理性状;3)保持牛只体温记录,以便观察牛只是否患有子宫炎或是其它感染;4)观察牛只反刍情况,能反应出是否粗饲料能否满足的情况;5)粪便观察,观察粪便是否过稀,是否含有大量未消化的饲料;6)肢蹄观察,是否红肿,是否存在慢性酸中毒等。
6    新产牛饲养过程中的常见错误
6.1   产房和病房不分开

由于新产牛和病牛的群体都不大,对营养要求相对较高,许多牧场都对两群牛养在一起;殊不知,新产牛由于免疫力差,易感染疾病,如果不进行分开,将会引起交叉感染,对产后恢复非常不利。
6.2·产后一个月内喂糟渣类饲料
由于新产牛最重要的营养要点是尽量提高干物质采食量,所以在能量负平衡严重时期,在产后一个月内,最好是两个月,不要饲喂糟渣类饲料,以免影响干物质采食量,另外糟渣类饲料如啤酒糟有催奶效果,会加剧新产牛能量负平衡。
6.3   精料饲喂过多过急--慢性酸中毒/蹄病
新产牛的瘤胃内环境需要合理过渡,所以精饲料加料不易过快过急,以免导致奶牛慢性酸中毒,出现蹄叶炎等蹄病。

总之,新产牛阶段是泌乳牛管理的关键时期,饲养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泌乳期的产量。因此,牧场只要重视好新产牛,单独管理,对牧场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nety + 10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30 20: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   顶此贴 !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2-1 10:4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